開闊心胸,不讓憤怒侵襲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令人氣憤的事,那些心胸寬廣的人能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不僅令他們彰顯出其大家風范,獲得尊重和敬仰,也令他們收獲到很多快樂。
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老,在寺院的高墻邊發現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墻到寺外。長老搬走了椅子,憑感覺在這兒等候。午夜,外出歸來的小和尚爬上墻,再跳到“椅子”上,他覺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軟軟的甚至有點彈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經變成了長老,原來他跳在了長老的身上,長老是用脊梁來承接他的。小和尚倉皇離去,此后一段日子,他誠惶誠恐地等候著長老的發落。但長老并沒有這樣做,壓根兒沒提及這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從長老的寬容中獲得啟示,他收住了心,再沒有去翻墻,通過刻苦的修煉,成了寺院中僧人的佼佼者,若干年后,他成為這里的長老。
這個小故事估計我們早已耳熟能詳,它一直向生活中的每個人昭示著這樣一個道理:寬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我們在接受別人的長處之時,也要學著接受別人的短處、缺點與錯誤。這樣,人們才能真正地和平相處,社會才會和諧。
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就是不計較,事情過了就算了。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如果執著于他人過去的錯誤,就會形成思想包袱,并對此耿耿于懷,這會限制自己的思維,也會限制對方的發展。
一個智者這樣說過:“你必須寬容三個人。你必須原諒你自己,因為你不可能完美無缺;你必須原諒你的敵人,因為你的憤怒之火只會影響自己和家人;在尋找快樂的路途中,最難做到的是你必須原諒你的朋友,因為越是親密的朋友越能于無意中深深中傷你。”我們往往對別人太嚴厲了。每個人都在企圖證明“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而寬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世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世原則。
你是否曾因朋友無意中的一個過錯而耿耿于懷?你是否因為想證明自己的觀點而對朋友惡語相向?如果是,請考慮一下對方的感受吧!人總有自尊心,沒人會愿意被人直指短處。更何況,我們所想的真理,其實可能正是他人認為的謬誤。
不過,寬容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并不容易。“寬容”,歸根結底,根源于愛和理解。只有心中有愛,我們才能以同情的態度對待他人,才會充分尊重他人的立場和見解。只有愛,才能消除彼此的敵視、猜忌、誤解;而愛的消亡,將使最親密的人彼此傷害、仇視,甚至惡語相向。
心態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