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日常保健

一、孕婦合理進行日光浴

妊娠期為保證胎兒骨骼和牙胚的正常發育,孕婦必須增加鈣的攝入,鈣的吸收和利用需要借助人體血液中的維生素D。維生素D一方面可以從食物中獲取,另一方面可由體內膽固醇在紫外線照射下合成。因此,懷孕后除了食物進補之外,孕婦也別忽視了日光浴“進補”。但應注意過多過強的紫外線照射同樣會對皮膚和眼睛造成傷害,那么孕婦們到底應該如何合理地進行日光浴呢?

1.時間

日光浴時間最好選擇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5時以后,此時紫外線的波長能有效幫助維生素D的合成,是曬太陽的“黃金時間”。

2.頻率及部位

可選擇每天1次,每次1~2小時,也可選擇每天數次,每次15~30分鐘,重點曬背部、雙腿、頭頂。

3.防曬

在紫外線強烈的夏季或戶外活動時間較長時,可適度地涂抹防曬霜,使用遮陽帽或遮陽傘,避免陽光對皮膚的直接照射。因白色衣服會將紫外線反射到臉上或裸露的胳膊上,讓皮膚受傷,因而建議選擇紅色或藍色的衣服,以有效減少短波紫外線的輻射。

4.注意事項

有的孕婦怕受風,常常隔著玻璃曬太陽,豈不知玻璃會阻擋50%~70%的紫外線,故而降低了日光浴的效果。所以不建議隔著玻璃曬,如要避風,可選擇背風地帶進行日光浴。

二、寶寶多做成長運動

1.寶寶的爬坐交替

俗話說“七爬八坐”,即第7個月會爬,第8個月會坐,這是寶寶生長發育的規律,爬和坐是互相關聯、互相促進的。爸媽們要了解這種規律,以更好地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大多數寶寶是在爬行和站立的中間完成坐姿的,爬坐交替可以滿足寶寶不愿安靜坐的習慣,既鍛煉了胸腹腰背及四肢的肌肉,又促進了骨骼生長,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礎。爬坐交替是一項激烈的活動,消耗能量多,有助于促進寶寶食欲和睡眠。

寶寶爬行時間表如下:

(1)7個月:寶寶由兩側肘部交替的向前移動帶動下肢,見不到下肢交替動作,為肘爬、拖爬或匍匐爬行。

(2)8個月:用雙手支撐或肘部支撐,胸部離開床面,腹部不離開床面,可見到下肢交替動作,為腹爬、低爬。

(3)9個月:手或肘支撐,腹部離開床面爬行或向后退著移動。

(4)10個月:胸腹部離開床面,用手和膝關節進行交替運動的姿勢,為膝爬、四肢爬。

(5)11個月:軀干完全離開床面,用手和腳像動物走路那樣的向前移動,為高爬、熊步。

(6)12個月:可以用膝關節支撐軀干立直地向前移動,為行走。

寶寶爬行,頭與頸部抬起,胸腹部也相應挺高。由于整個身體的重量是借助上下肢支撐的,每天反復如此活動,不但可使四肢的肌肉得到鍛煉,提高活動能力,增強體質,還能增進親子間的交流,預防近視,培養良好的性格和探索精神。爸媽們應該重視寶寶的爬坐交替運動,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2.學步越早越好嗎?

有些媽媽,把“寶寶走路早”視為寶寶聰明、發育好的表現,于是在寶寶還沒有出現學走路的跡象時,就開始早早地訓練寶寶學走路了。實際上,過早地讓寶寶學站立、行走并不正確,因為此時寶寶骨骼的骨質還比較軟弱,肌肉組織尤其是下肢及足部肌群比較嬌嫩,肌力較弱,再加上剛學走路時姿勢可能不太正確,使全身的重量壓到下肢,在這種垂直重力的持續作用下,容易造成雙腿彎曲畸形,甚至形成“X”形或“O”形腿,不僅影響到寶寶以后的形態健美,而且也不利于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每個寶寶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在學會自己走路這件事上,月齡跨度其實很大,一般來說,從11月齡到16月齡,都算學步的正常范圍。爸媽們不能因看到其他同齡寶寶都會走路了便心急地強迫自家的寶寶也要學會走路,而是應根據自家寶寶的發育節奏,珍惜短暫而寶貴的爬行期,同時保證營養需要,為寶寶走路前做好相關準備,讓寶寶輕松學會走路。

(尤祥妹 施萬英 石 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永仁县| 饶河县| 大同县| 麻城市| 剑河县| 额尔古纳市| 丹凤县| 迁安市| 阳城县| 商丘市| 德格县| 成都市| 铜川市| 甘德县| 马公市| 长沙县| 正安县| 两当县| 西乡县| 航空| 潜山县| 浦江县| 凉城县| 略阳县| 汕尾市| 沙坪坝区| 酒泉市| 普宁市| 杭锦后旗| 永仁县| 灌阳县| 南康市| 鸡东县| 乌鲁木齐县| 峨眉山市| 开封市| 荃湾区| 铜鼓县| 奉节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