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為什么錢多了并不一定感到富有原文發表于《證券市場周刊》,2007年7月14日。有改動。

中國正在經歷的轉型總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因為正在發生的事情太多、太廣,也太快,對于有興趣研究人、研究社會的學者來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研究機會。還是以我們在前面談到的“中國的錢為什么這么多”這個話題為例,我們看到,商品交換的日益市場化、經濟活動的進一步“錢化”、財富和未來收入的快速資本化,這些都使中國的“錢”和金融資本越來越多。

但是,除此之外,正在進行的社會結構與文化轉型也在給中國帶來很多“錢”。具體講,就是原來通過親情關系、友情關系實現的許多隱性經濟交易和隱性保險信貸投資交易,都逐步被顯性的市場交易取而代之,被直接“錢化”、金融證券化了,其結果必然使中國的“錢”和收入大大增加,當然同時也對金融業的發展提出挑戰。原來由親情、友情實現的互助互惠式隱性金融交易被“錢化”之后,如果替代性的顯性金融保險、信貸、養老、投資產品無法跟上,中國人在錢多的同時,可能反而對未來更感到不安。這不僅使中國的內需無法增長,使中國經濟增長繼續依賴出口,也讓中國人的幸福感下降。

靠親情實現的隱性金融交易逐漸由市場取代

人類自古就難以以個體獨自生存,人際經濟交易、感情交換歷來是人類得以存活的主要保障形式,必須通過彼此利益交換,特別是在不同時間、空間之間的人際利益交換來使我們的生存概率最大化,來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包括養老)有安全感。但是,人際交易,尤其是跨時間或空間的人際交易必須以相互信任為前提,否則,交易的不安全性使我們即使有需要,也不會去跟他人做不同時空的價值交換,不會去互相保險、互相借貸、互相養老、互相投資。

在市場規則、信用交易保障體系均不發達的社會里,人們主要依靠以血緣建立的家庭、家族為跨時空利益交易的場地,或者說家庭、家族就是隱性的內部金融市場。在傳統中國的社會里,血緣是這些家族、親屬內部利益交換的信用基礎,而“三綱五?!钡拿值燃壷刃虮闶切庞媒灰椎木唧w文化制度保障。“孝道”文化是這種個人未來生活安全保障體系的另稱。

“養兒防老”,親戚間禮尚往來,生老病死時的相互幫助,這些都是保險、養老、信貸、投資等的具體實現形式,“血濃于水”的信念是用以強化這種體系的信用基礎的文化價值。這些當然都是不能被稱作“利益交換”的跨時空經濟交易活動,是只能做但不能這樣說的經濟活動,因此,這些經濟交易所創造的價值從來不能以貨幣單位來計算,沒有被“錢化”,自然沒有計入GDP之中。家庭、家族之內的經濟交易或者說“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再多,這種價值交換由于沒以錢來核算,人們自然不會感到“錢多”。

不過,隨著中國社會結構的轉型、文化價值觀的變化,原來靠血緣、親情實現的隱性金融交易正在由金融市場以顯性金融交易的形式取而代之。原因有幾個方面:第一,人口流動大大增加,例如在江西出生但到北京、上海、廣州生活的人口比例越來越高,人口流動起來后,由血緣、家族提供的經濟保障和養老互助功能越來越不可靠,正式的金融交易產品必須取而代之;第二,多年來所執行的獨生子女政策也使單純的家庭、家族養老互助體系無法持續下去,特別是人均壽命的上升,使年輕的夫妻很普遍要負責上兩代12位老人的生活,因此,以血緣為基礎的保障體系的效果越來越低;第三,在文化價值觀上,中國人越來越追求個人自由和經濟獨立,把未來的生活保障盡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過各種金融產品的組合安排把未來各類經濟需要事先設定好,以此最大限度地實現經濟上的獨立。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依賴金融市場,而不是只依賴家庭、家族達到保障未來生活的目的。這當然也使中國的金融市場交易額大大增加,“錢”自然也多了。

就以中國的保險業為例,壽險、財產險、人身險、意外事故險、健康險等各類保費的總額,在2006年底為2萬億元,到2007年5月底大約是2.5萬億元,5個月增長25%。也就是說,如果是在傳統中國社會里,這些保險品種都會以人格化的形式在家庭、家族以及朋友網絡間隱性地實現。這2.5萬億元金融資產也不會在中國經濟中出現,全社會的金融資本供給量就會少2.5萬億元,保險公司的收入和從業者的收入也不會有,中國的“錢”量當然也會少許多。換言之,正是由于這些保險功能已逐步走出血緣、走出友情,由保險行業取代,中國的金融資產多了2.5萬億元,中國的貨幣收入也因此增加了許多。

信貸行業、養老行業、基金行業、證券行業的增長,也部分得益于傳統家庭、家族實現的隱性金融交易正在被逐步顯性化。也正由于這些經濟利益交易功能會進一步走出血緣網絡,中國的各類金融業今后必然會更快發展。與此同時,“錢”的供應量就必然要更快增加,今后的“錢”只會更多。

靠友情實現的交易越來越由市場取代

在血緣關系之外,朋友網絡是另一個能為信用交易提供支持的基礎架構,這也是一種相當人格化的小范圍利益交易體系。以前,當張三要搬家或者因外出要帶大件行李時,他可能要找朋友幫忙,朋友往往會一叫就到,也不會要求報酬,自然不會用錢支付。但是,朋友之間有一個隱性的共識或默契,那就是在這次來幫忙的朋友需要搬家或者外出時,張三也必須隨叫隨到。

同樣的道理,張三生病發燒不能起床時,他的可靠朋友會帶他去醫院;但是等他的朋友生病時,他也必須提供幫助。張三如果一時缺錢,朋友可能會幫忙,但當朋友有類似需要時,張三也必須以類似幫助去回報。

以上所舉的友情幫助表面上看不是經濟交易,而是友情,但實際上都是隱性的跨時空利益交換,具備投資、保險或信貸的經濟功能。市場越不發達的社會,這些隱性利益交換會越普遍,靠親情、友情來進行跨時空的利益交易是傳統社會的普遍特征。這些交易不要錢,卻是典型的經濟交易,也因此使傳統社會“錢少”。

到今天的中國,許多這類交易也被市場交易顯性化了,被“錢化”了。比如,中國現在有許多搬家公司,張三搬家不必找朋友,而是更愿意花錢找搬家公司;暫時缺錢或者要購房時,可以找信貸機構;去火車站或機場時,不必找朋友送,而是找出租車;外出旅行時,不必找朋友家住,而是更自在地住在酒店?!霸谕饪颗笥选痹瓉硎鞘袌霾话l達的結果!

這樣一來,我們中國人以前很多在友情名義下所從事的“經濟活動”,今天正在被一一市場化,許多原來沒有收入意義的友情“經濟活動”今天以“錢”結算了,直接對每個人的收入有貢獻了,個人的收入都會因此而增加,個人“錢多了”。在國家層面,為支持市場化程度的上升,貨幣供給量也必須增加,這就很容易產生表面上的“流動性泛濫”的境況。

在這里,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過去是隱性的經濟活動今天被“錢化”之后,每個人的“錢”收入當然會增加,但這種新增的收入只是表面的,并不一定是真實的收入增加,因為這類收入和投資原來就有,只是沒有被“錢化”而已,是隱性的。今天在市場化發展深化之后,這些經濟活動被市場取代了,同樣的經濟交易被顯性化了。這就是為什么許多人在錢包鼓起來的同時,卻并不一定感到更富有,原因在于市場化發展后“什么都要錢了”。

金融市場必須加快發展

在原來由親情和友情實現的隱性養老、隱性經濟互助、隱性意外事件互保以及其他人際利益交換被市場取代、被“錢化”之后,人們的收入是增加了,錢也多了。但是,如果各類品種的保險、養老、醫療、投資、理財產品不能夠發展到位,那么,中國人在錢多的同時,可能反而對未來充滿不安。

道理很簡單,原來大家都把注意力和經濟收入投放在家庭、家族和朋友網絡上,今天不計經濟成本的互相幫助和相互援助,是對自己未來經濟安全的投資,是在買人格化的保險,或是在放貸,這些為個人提供安全感。當這些經濟活動被逐步市場化、“錢化”之后,人們在家族、朋友網內的這些投入會越來越少,親情和友情會更純粹,而不是以經濟利益交易為核心。那么,在這種時候,如果金融產品的豐富程度又有限,錢多了以后的中國人就會難以安排好未來的各種經濟需要,反而會對未來深感不安。

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金融產品已日益豐富,市場提供的各類保險、借貸、養老和投資品種越來越多,北京人的家庭已越來越定位在感情交流上,未來生活的保障功能正在進一步從血緣體系中淡出。相比之下,農村的金融很不發達,農村的家族結構雖遠沒有過去那么牢靠,血緣體系所能提供的經濟安全感在農村正在衰退,但農村的家族形態還在,通過重新對家族網絡的投資,農村人還多少能靠著親戚得到一些經濟互助和生活保障。相比之下,地級市和縣城的人們對未來最沒有安全感,他們處在傳統家族和現代金融市場中間,哪邊都不靠。因為這些地方的人基本都是在最近二三十年的城市化中進入城鎮的,已離開了自己的血緣家族網,所以他們不能靠家族、親戚實現經濟互助和安全保障;同時,那些縣城和地級市又沒有發達的現代金融。在兩邊都不靠的情況下,這些中小城市的人反而對未來生活最沒有安全感。

一方面,市場化、“錢化”出來的錢的確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中國的金融發展水平總體還很低,投資和理財的選擇空間很小,只有少數有限的投資渠道。這兩方面擠在一起,各種資產價格扭曲和畸形資產泡沫層出不窮,就不奇怪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格尔木市| 大同县| 巴青县| 道孚县| 尉犁县| 澎湖县| 漾濞| 聂拉木县| 炉霍县| 金坛市| 黑山县| 台北县| 衡阳县| 新蔡县| 永吉县| 寿阳县| 米脂县| 绥宁县| 正镶白旗| 图木舒克市| 达日县| 松滋市| 家居| 苍溪县| 阿拉善盟| 博野县| 宁远县| 凤城市| 鹰潭市| 凌云县| 元江| 铁力市| 汤阴县| 措美县| 黔南| 博客| 涿州市| 梅河口市| 祁门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