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為什么有的新媒體公司不愿被稱為“媒體”

由于“媒體”在實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豐富的含義,導致一些廣義的媒體工作人員或者新媒體公司在對外介紹自己時并不經常提及“媒體”二字,甚至一些自媒體人會自稱投資人或從事其他職業的人,有些媒體機構稱自己是咨詢機構或研究機構,這種特殊現象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以筆者較為熟悉的科技媒體為例,頭部媒體包括36Kr、虎嗅、鈦媒體、i黑馬、億歐等,其中,36Kr是2010年劉成城在讀研究生時參考美國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創建的;虎嗅是《中國企業家》雜志執行總編李岷辭職后創辦的新媒體平臺;鈦媒體是知名財經媒體人趙何娟創辦的一家TMT觀察媒體;i黑馬則是知名媒體人牛文文創辦的創業者社群“黑馬會”,屬于媒體型企業服務平臺;億歐是自媒體人黃淵普創辦的面向移動互聯網創業者的媒體平臺。這些新媒體平臺內容優質、審稿嚴,在圖文形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音頻、短視頻等形式,嘗試付費專欄和知識經濟。除了公關傳播業務,這些新媒體平臺還形成了創業者社群、會議路演等企業服務模式,均屬于移動互聯網浪潮之下新媒體公司的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36Kr在2019年納斯達克的招股書中并未提及自己是“媒體”,而是用“服務中國新經濟參與者的卓越品牌和開創性平臺”的模糊表述;虎嗅在2015年9月新三板中掛牌也未提及自己是“媒體”,而是統稱為“聚焦科技與創新的資訊平臺”;i黑馬的定位是“中國領先的企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和城市產業升級加速基地”;億歐介紹自己是“一家專注科技+產業+投資的信息平臺和智庫”;僅有名稱中帶“媒體”字樣的鈦媒體在表述中強調自己是“全球領先的科技投資與產業服務平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新媒體標桿之一”。

上述措辭有著縝密考量,為什么頭部媒體在對外的介紹中大多會刻意淡化媒體色彩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如下三點:

●它們作為帶有媒介屬性的內容平臺和互聯網新媒體公司,屬于廣義的媒體范疇,而非狹義的新聞媒體機構。

●一般媒體需要“立場中立”,以維持其公信力,上市后難免受資本市場的影響,再加上媒體業務競爭激烈,在資本市場估值和市值并不會太高。

●以網站、App為主的新媒體更突出自身的“科技屬性”,把內容平臺作為資源的連接器和孵化器,通常業務收入來自廣告、企業咨詢、用戶訂閱等。此外,還會涉及FA(投資咨詢)、教育培訓、會議路演、商業運營服務等業務。

新媒體公司吸收了媒體在內容持續生產與內容人員培養上的優勢,成為媒體化浪潮過程中的MCN。有關MCN的內容,將在下一節詳細介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罗平县| 泽州县| 汉川市| 牟定县| 滦平县| 稷山县| 耒阳市| 绥芬河市| 武强县| 文登市| 拉孜县| 格尔木市| 江陵县| 江西省| 垫江县| 本溪| 开封市| 日喀则市| 惠东县| 青河县| 青阳县| 莎车县| 抚州市| 黄大仙区| 延川县| 涿州市| 新泰市| 当雄县| 肇东市| 云阳县| 教育| 五原县| 二手房| 房山区| 锡林郭勒盟| 武宁县| 永泰县| 吉木乃县| 临洮县|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