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第3版)
- 林勛亮 陳海權 張鐘允主編
- 2344字
- 2021-05-19 18:04:39
2.3 裝卸搬運
2.3.1 裝卸搬運概述
1.裝卸搬運的概念
裝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點以人力或機械裝入運輸設備或卸下;搬運是指在同一場所內將物品進行以水平移動為主的物流作業。裝卸是改變“物”的存放、支撐狀態的活動,主要指物體上下方向的移動;而搬運是改變“物”的空間位置的活動,主要指物體橫向或斜向的移動。裝卸搬運是指在某一物流節點范圍內進行的,以改變物料的存放狀態及空間位置為主要內容和目的的活動。
2.裝卸搬運的特點
(1)裝卸搬運是附屬性、伴生性的活動:裝卸搬運是在物流每一項活動開始及結束時必然發生的活動,因而有時被人忽視,有時被看作其他操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裝卸搬運是支持、保障性活動:裝卸搬運的附屬性不能理解成被動的,實際上,裝卸搬運對其他物流活動有一定決定性,會影響其他物流活動的質量和速度。
(3)裝卸搬運是銜接性的活動:在任何其他物流活動互相過渡時,都是以裝卸搬運來銜接的。因而,裝卸搬運往往成為整個物流的“瓶頸”,是物流各功能要素之間能否緊密銜接的關鍵。
(4)裝卸搬運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動:由于裝卸搬運反復進行的次數多,累計成本的數量是不可忽視的。
2.3.2 裝卸搬運作業管理
裝卸搬運在物流活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物流的各環節之間都必須進行裝卸搬運作業,正是裝卸搬運作業把物流各個環節連接起來,使之成為連續流動的過程。在物流活動中,裝卸搬運出現的頻率高于其他物流活動,而且每次裝卸搬運都要浪費時間,所以它往往成為決定物流速度的關鍵。它所消耗的人力活動也很多,所以裝卸搬運費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較高。裝卸搬運活動的作業量大,方式復雜,作業不均衡,對安全性的要求高,但它是物流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對物流發展和增加效益意義重大。
1.裝卸搬運合理化
裝卸搬運合理化具體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進行少消耗和利用重力的合理化裝卸。在裝卸時考慮重力因素,可以利用貨物本身的重量,進行有一定落差的裝卸,以減少或根本不消耗裝卸的動力,這是合理化裝卸的重要方式。例如,從卡車、鐵路貨車卸貨物時,利用卡車、鐵路貨車與地面之間的高度差,使用溜槽、溜板之類的簡單工具,讓貨物依靠本身重量,從高處自動滑到低處,這就無須消耗動力。
(2)盡量消除或削弱重力的合理化裝卸。在裝卸時盡量消除或削弱重力的影響,也會求得減輕體力勞動及其他勞動消耗的合理性。使貨物平移,從甲工具轉移到乙工具上,這就能有效消除或削弱重力影響,實現合理化。
(3)充分利用機械實現“規模裝卸”。追求規模效益的方法,旨在通過各種集中裝卸實現一次操作的最合理裝卸量,從而使單位裝卸成本降低,也通過散裝實現連續裝卸的規模效益。
(4)提高“物”的裝卸搬運活性。裝卸搬運活性是指物從靜止狀態轉變為裝卸搬運狀態的難易程度。如果物很容易轉變為下一步的裝卸搬運狀態而不需過多做裝卸搬運前的準備工作,則其裝卸搬運活性高;如果物難于轉變為下一步的裝卸搬運狀態,則其裝卸搬運活性低。
為了對裝卸搬運活性有所區別,并能有計劃地提出裝卸搬運活性要求,使每一步的裝卸搬運都能按一定的活性要求進行操作,我們對不同放置狀態的貨物做了不同的裝卸搬運活性規定。裝卸搬運活性可用“活性指數”進行定量的衡量。“活性指數”分為5個等級(0、1、2、3、4),如表2-2所示。
表2-2 “活性指數”的等級

從理論上講,活性指數越高越好,但也必須考慮實施的可能性。例如,在物品的儲存階段,活性指數為4的動力車輛或傳送帶和活性指數為3的無動力車,在一般的倉庫中很少被采用,這是因為不可能把大批量的貨物存放在動力車輛、傳送帶和無動力車上。
為了說明和分析物品裝卸搬運的靈活程度,通常采用平均活性指數的方法。這個方法是對某一物流過程中物品所具備的活性情況進行累加,然后計算其平均值,用δ表示。δ值的大小是確定改變搬運方式的信號。當δ≤0.5時,指所分析的搬運系統半數以上處于活性指數為0的狀態,即大部分處于散裝情況,其改進方式包括采用貨箱、推車等存放物品。當0.5<δ<1.3時,則大部分物品處于集裝狀態,其改進方式包括采用叉車和動力車輛。當1.3≤δ<2.3時,裝卸、搬運系統大多處于活性指數為2的狀態,可采用單元化物品的連續裝卸和運輸。當δ≥2.3時,則說明大部分物品處于活性指數為3的狀態,其改進方法包括選用拖車、機車車頭拖掛的裝卸搬運方式。
2.裝卸搬運作業管理
為了提高裝卸搬運效率,典型的做法就是把各種單件的物品組合為更大的單元。最初的單元稱為“馬斯特箱”(Master Carton),它有兩個重要特征:一是在物流過程中加大保護作用;二是由于創造了更大的包裝,方便了裝卸搬運。為了高效率地裝卸搬運和運輸,通常是將馬斯特箱組合成更大的單元。馬斯特箱組合成的最常見的單元是托盤及各種類型的集裝箱。
在裝卸作業中應盡可能地利用重力的作用。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利用重力進行裝卸,可減輕勞動強度和能量的消耗。例如,將沒有動力的小型運輸帶(板)斜放在貨車、卡車或站臺上進行裝卸,使貨物在傾斜的運輸帶(板)上移動。這種裝卸是靠重力的水平分力完成的。在搬運作業中,不用手搬,而是把貨物放在臺車上,由器具承擔物體的重量,人們只要克服滾動阻力,使物料水平移動,這無疑是十分省力的。
利用重力式移動貨架也是一種利用重力進行裝卸的方式之一。重力式移動貨架每層的貨架層板均有一定的傾斜度,利用貨箱或托盤,貨物可沿著傾斜的貨架層板滑到輸送機械上。為了使貨物滑動的阻力更小,通常將貨架層板表面處理得十分光滑或者在貨架層板上裝有滾輪,也有在貨箱或托盤下裝上滾輪的,這樣將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使物品移動時所受到的阻力變小。
裝卸搬運作業的勞動組織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則,將有關的人員和設備以一定的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裝卸搬運作業的勞動組織大致可分為兩種基本形式,即工序制的組織形式和包干制的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