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運輸管理

運輸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下,按照現代化的管理思想,運用科學方法,對物流運輸活動進行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實現運輸經營目標的過程。具體是指對物品從生產者(經營者)到中間商再至消費者的運送過程的管理,它包括運輸方式選擇、時間與路線的確定及費用的節約。其實質是對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管道等運輸方式的運行、發展和變化,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控制與協調,實現運輸目標的過程。

就物流而言,運輸管理應貫徹執行“及時、準確、經濟、安全”的原則。

2.1.1 運輸工作的特點

運輸工作是整體物流工作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具有如下特點。

(1)運輸具有生產的本質屬性。運輸生產的產品,對貨物運輸來說,是貨物的空間位移。

(2)運輸生產是在流通過程中完成的。運輸是把產品從生產地運往消費地的活動,因此從整個社會生產過程來說,運輸是在流通領域內繼續的生產過程,并在其中完成。

(3)運輸產品是無形的。運輸生產只改變勞動對象的空間位置,并不創造新的實物產品。

(4)運輸產品屬于邊生產邊消費的產品。運輸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同時進行的。

(5)運輸產品的非儲存性。由于運輸產品是無形的,又由于它的邊生產邊消費的屬性,因此運輸產品既不能調撥,也不能存儲。

(6)運輸產品的同一性。對不同的運輸方式來說,運輸產品對社會都具有相同的效用,即都實現了物品的空間位移。運輸產品的同一性使得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可以相互補充、協調、替代,形成一個有效的綜合運輸系統。

2.1.2 運輸合理化管理

運輸合理化是指從物流系統的總體目標出發,按照貨物流通規律,運用系統理論和系統工程原理與方法,選擇合理的運輸路線和運輸工具,以最短的路徑、最少的環節、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勞動消耗,組織好貨物的運輸與配送,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運輸是物流中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運輸合理化。

1.運輸合理化的影響因素

影響運輸合理化的因素很多,起決定作用的有五個方面,稱為合理運輸的“五要素”。

(1)運輸距離。在運輸過程中,運輸時間、運輸費用等若干技術經濟指標都與運輸距離有一定的關系,運距長短是判定運輸是否合理的一個最基本的因素。

(2)運輸環節。每增加一個運輸環節,勢必要增加運輸的附屬活動,如裝卸、包裝等,各項技術經濟指標也會因此發生變化,因此減少運輸環節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運輸工具。各種運輸工具都有其優勢,對運輸工具進行優化選擇,最大限度地發揮運輸工具的特點和作用,是運輸合理化的重要一環。

(4)運輸時間。在全部物流時間中運輸時間占絕大部分,尤其是遠途運輸,因此,運輸時間的縮短對整個流通時間的縮短起決定性的作用。此外,運輸時間縮短,還能加速運輸工具的周轉,充分發揮運力效能,提高運輸線路通過能力,不同程度地改善運輸不合理。

(5)運輸費用,簡稱運費。運費在全部物流費用中占很大的比例,運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整個物流系統的競爭能力,也是各種合理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的最終判斷依據之一。

除了以上“五要素”,還有政府、資源狀況、國民經濟發展狀況、運輸網絡布局結構、運輸決策參與者、安全等方面的影響因素。

2.運輸不合理的表現形式

(1)與運輸方向有關:對流運輸、倒流運輸。

(2)與運輸距離有關:迂回運輸、過遠運輸。

(3)與運量有關:重復運輸、無效運輸、返程或啟程空駛。

(4)與運力有關:棄水走陸運輸、運距與運輸工具的經濟里程不匹配的運輸。

3.運輸合理化的有效途徑

(1)合理配置運輸網絡。

(2)選擇最佳的運輸方式。

(3)提高車輛運行效率。

(4)發展社會化運輸體系。

(5)采用先進的運輸技術裝備。

(6)采用合理的運輸策略和模式。

2.1.3 運輸方式及選擇

現代化的運輸方式主要有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以及聯合運輸。這些運輸方式在技術上、經濟上各有長短,都有適宜的使用范圍。它們的特征如下。

1.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是目前一種重要的現代陸上運輸方式,能提供長距離范圍內的大宗商品的低成本、低能源運輸,且能夠運輸至少一整車皮的批量貨物。

鐵路運輸的優點有:運行速度較快;運輸能力較大,可滿足大量貨物一次性高效率運輸;運輸過程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小,連續性強,可提供全天候的運行;運輸的安全性能高,運行較平穩,運輸到發時間準確性較高;通用性能好,可以運送各種不同類型的貨物;運輸成本較低,能耗較低。

鐵路運輸的缺點有:投資高,建設周期較長,占地也多;由于設計能力是一定的,當市場運量在某一階段急增時難以及時得到運輸機會;對鐵路線路的依賴性強,難以實現“門到門”服務;由于裝卸次數較多,貨物破損或丟失事故通常也比其他運輸方式多。

綜上所述,鐵路運輸主要適用于以下作業:大宗低值貨物的中、長距離運輸,也較適合運輸散裝、罐裝貨物;適用于大量貨物一次性高效率運輸;要求準時到貨的遠程貨物運輸。

按中國鐵路技術條件,現行的鐵路貨物運輸種類分為整車、零擔、集裝箱三種。整車適于運輸大宗貨物,零擔適于運輸小批量的零星貨物,集裝箱適于運輸精密、貴重、易損的貨物。

2.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是構成陸上運輸的兩種基本運輸方式之一,是指以公路為運輸線,利用汽車等陸路運輸工具,以完成貨物位移的運輸方式。公路運輸能提供更為靈活多樣的服務,多用于價高、量小的貨物的“門對門”服務。

公路運輸的優點有:機動、靈活,可實現“門到門”運輸;貨損貨差小,安全性高;原始投資少,資金周轉快,技術改造容易;適合中短途運輸。

其缺點有:運輸能力較小;運輸能耗高,易污染環境;勞動生產率低;不適合長途運輸。

綜上所述,公路運輸主要適用于以下作業:中、短距離的獨立運輸作業;補充和銜接其他運輸方式,當其他運輸方式擔負主要(長途)運輸時,由汽車擔負起點和終點處的短途集散運輸,完成其他運輸方式到達不了的地區的運輸任務。

3.水路運輸

水路運輸是以船舶為主要運輸工具,以港口或港站為運輸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江河和湖泊為運輸活動范圍的一種運輸方式。水路運輸通常有四種形式:沿海運輸、近海運輸、遠洋運輸、內河運輸。

水路運輸的主要優點有:運載能力大;通用性較強,客貨兩宜;遠洋運輸大宗貨品,是發展國際貿易的強大支柱;運輸成本低,能以較低的單位運輸成本提供較大的貨運量,尤其在運輸大宗貨物或散裝貨物時,采用專用的船舶運輸,可以取得更好的技術經濟效果;勞動生產率高;平均運距長。

其缺點有:受自然條件(季節、氣候、水位等)的限制與影響大;營運范圍受到限制;航行風險高,安全性略差;運送速度慢,準時性差;裝卸作業量大,港口搬運裝卸費用高。

所以水路運輸適用于運距長、運量大、時間性不太強的各種大宗物資和集裝箱運輸,以及國際貨物運輸。

4.航空運輸

航空運輸(簡稱“空運”)是指使用飛機或其他飛行器作為運輸工具進行貨物運輸的一種運輸方式。它是一種科技含量高而密集的運輸方式,具有商品性,服務性,國際性,準軍事性,資金、技術及風險密集性和自然壟斷性六大特點。實現航空運輸的要素主要包括航空站(機場、空港)、航空運輸工具(飛機和航空集裝設備)、航線、航班和航空公司等。航空運輸的經營方式一般分為班機運輸、包機運輸、集中托運和航空快遞等方式。

航空運輸的主要優點有:運送速度快,在各種運輸方式中運輸速度最快;機動性能好,受地理障礙的限制程度較低;破損率低,安全性能高,經濟性良好,使用年限較長;節省包裝、倉儲費用,降低庫存成本。

其缺點有:投資大,運量小,運費比較高,易受天氣的影響等。

所以航空運輸一般用于體積小、價值高的商品,鮮活和季節性產品,以及時間性強的郵件和包裹等的運輸。

5.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是使用管道設施、設備來完成物品運輸的運輸方式。管道運輸作為一種長距離輸送液體和氣體物資的運輸方式,除廣泛用于石油、天然氣的長距離運輸外,還可運輸礦石、煤炭、建材、化學品和糧食等。管道運輸不僅運輸量大、連續、迅速、經濟、安全、可靠、平穩,還可實現自動控制。這種運輸形式是靠物體在管道內順著壓力方向移動實現的。

管道運輸的主要優點有:運輸效率高,適合自動化管理,運輸系統不存在空載行程;管道運輸系統建設周期短、費用低,運輸費用也低;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運量大、連續性強;安全可靠、運行穩定、不會受惡劣多變的氣候條件影響;占地少,有利于環境保護,它能較好地滿足運輸工程的綠色環保要求。

其缺點有:專用型和專營性強,屬于專用運輸,運輸對象受到限制,承運的貨物比較單一;靈活性差,不易隨便擴展管線,管線往往完全固定,服務的地理區域十分有限;僅提供單向服務。

所以管道運輸主要擔負單向、定點、量大的流體狀貨物的運輸。

6.聯合運輸

聯合運輸簡稱聯運,是指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任務的綜合運輸方式。

聯合運輸是綜合利用某一區間中各種不同運輸方式的優勢進行不同運輸方式的協作,使貨主能夠按一個統一的運輸規章或制度,使用同一個運輸憑證,享受不同運輸方式的綜合優勢的一種運輸形式。聯運的最低限度要求是兩種不同運輸方式進行兩程的銜接運輸。聯合運輸按地域劃分包括國內聯運和國際聯運兩種,國內聯運較為簡單,國際聯運是聯合運輸最高水平的體現。

聯運組合方式有很多種,把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五種基本運輸方式中的兩者或兩者以上進行組合,就可以構成一種聯運組合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聯運組合方式都有實用價值而被采用,只有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的組合(“馱背運輸”)得到廣泛使用,公路運輸和水路運輸的組合(“魚背運輸”)也越來越多地被采用,尤其在高價值貨物的國際運輸中。在較小的范圍內,公路運輸與航空運輸的組合、鐵路運輸與水路運輸的組合也是可行的。

聯運可以提高運輸效率,簡化手續,方便貨主,保證貨物流通過程的暢通。它把分階段的不同運輸過程組合成一個單一的整體運輸過程,不僅給托運人或貨運人帶來了方便,而且加快了運輸過程,有利于降低成本,減少貨差的發生,提高運輸質量。因此,發展聯合運輸是充分發展我國運輸方式的優勢,使之相互協調、配合,建立起運輸體系的重要途徑。

運輸方式的選擇不局限于單一的運輸手段,而是通過多種運輸手段的合理組合實現物流的合理化,可以在不同運輸方式間自由選擇運輸工具,即“聯運”。聯運是運輸性質不斷改變的一個反映,標志著物流管理者將兩種或更多種運輸方式的優勢集中在一起,并實現無縫連接,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快、更合理、風險更小的運輸服務。

運輸方式的選擇是物流系統決策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內容。選擇運輸方式的判斷標準包括貨物的性質、運輸時間、交貨時間的適用性、運輸成本、批量的適應性、運輸的機動性和便利性、運輸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對貨主來說,運輸的安全性和準確性、運輸費用的低廉性和縮短運輸總時間等因素是其考慮的重點。對業主來說,制造業重視運輸費用的低廉性,批發和零售業重視運輸的安全性和準確性、縮短運輸總時間等因素。

具體來說,在選擇運輸方式時,第一要考慮運輸物品的種類,第二要考慮運輸量,第三要考慮運輸距離,第四要考慮運輸時間,第五要考慮運輸費用。

2.1.4 綜合運輸體系

1.綜合運輸體系的概念

綜合運輸體系是指各種運輸方式在社會化的運輸范圍內和統一的運輸過程中,按其技術經濟特點組成分工協作、有機結合、連續貫通、布局合理的交通運輸綜合體。每種運輸方式有其特定的運輸線路和運輸工具,形成各自的技術運營特點、經濟性能和合理使用范圍。綜合運輸體系是各種運輸方式在分工的基礎上形成的協作配合、優勢互補的有機結合。它是由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管道運輸和航空運輸等各種運輸方式及其線路、站場等組成的綜合體系。

綜合運輸體系大致由三大系統構成:一是有一定技術裝備的綜合運輸網及其結合部系統;二是各種運輸方式聯合運輸系統;三是綜合運輸管理、組織和協調系統。

2.發展綜合運輸體系的意義

發展綜合運輸體系是當代運輸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當代運輸的發展,出現了兩大趨勢:一是隨著世界新技術革命的發展,交通運輸廣泛采用新技術,實現運輸工具和運輸設備的現代化;二是隨著運輸方式的多樣化和運輸過程的統一化,各種運輸方式朝著分工協作、協調配合、建立綜合運輸體系的方向發展。在世界范圍內,把這兩種趨勢結合起來,成為當代運輸業發展的新方向。發展綜合運輸體系是我國運輸發展的新模式,運輸業的建設從單一的、孤立的發展模式向綜合的、協調的模式轉變,無疑會給我國經濟建設帶來良好效果。

發展綜合運輸體系可增強有效運輸生產力,緩解交通運輸緊張的狀況。交通運輸是一個大系統,各種運輸方式、各條運輸路線、各個運輸環節如果出現不協調,就不能充分發揮有效的運輸生產力。多年來,我國交通運輸出現了一些不平衡狀況,比如,有些線路壓力過大,而有些線路的運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有些運輸方式嚴重超負荷,而有些運輸方式又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等。采取綜合運輸體系將有效地改變這種不協調、不平衡的現狀。

發展綜合運輸體系是提高運輸經濟效益的重要方法。按照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建立合理的運輸結構,可以使各種運輸方式揚其所長、避其所短,既可擴大運輸能力,又可提高經濟效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南皮县| 理塘县| 开远市| 栾川县| 太保市| 德兴市| 阿拉尔市| 大安市| 韩城市| 恭城| 池州市| 雷波县| 巨鹿县| 黄山市| 聂荣县| 茌平县| 惠州市| 当雄县| 泾川县| 泊头市| 勃利县| 湘潭县| 通山县| 乐安县| 榆树市| 阳曲县| 富蕴县| 昌黎县| 鄂尔多斯市| 灵山县| 莱阳市| 井冈山市| 敖汉旗| 丹寨县| 新乡市| 大名县| 华池县| 周宁县| 阿合奇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