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之王:超級品牌管理日志
- 彭雅青
- 1148字
- 2021-05-19 17:41:50
1月7日 品牌戰略警鐘:喬布斯成功預言了蘋果的頹勢嗎
任何市場和業績上的漂亮數據,都掩蓋不了品牌戰略的“懶惰”。
? 品牌案例
2020年5月,市場分析機構KeyBanc Capital Markets發布的報告顯示,4月,iPhone銷量同比下降77%,環比下降56%。
2019年,iPhone銷量下滑,已被三星、華為甩在了后面。2020年,這種趨勢似乎愈演愈烈。
在中國市場,iPhone 2020年第一季度的銷量讓人大跌眼鏡——被OPPO、VIVO、華為、小米悉數超越,位居第五。據路透社報道,蘋果因隱瞞中國市場iPhone需求下滑的事實致股東損失數百億美元,而遭到起訴。
那個昔日的手機霸主,那個曾“重新定義了手機”的蘋果,到底怎么了?
? 品牌分析
對于蘋果之頹勢,有人根據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生前的視頻感嘆——喬布斯早就預言到了!
原來,在早年的一次訪談中,喬布斯曾談到處于壟斷地位的科技公司因為營銷人員掌握了話語權,不再注重產品研發而衰敗:“能讓公司更成功的是營銷人員,于是他們就能控制公司。而那些產品部門的人就會被逐漸邊緣化,接著公司就會忘記打造優質產品的意義。”
2011年,喬布斯去世,由營銷出身的庫克接棒,這被很多人視為蘋果命運的轉折點——那個曾誓言“改變世界”的蘋果,從此再也沒有推出任何重新定義大眾消費電子市場的重大創新產品。
不過,表面看來,這是喬布斯時代與庫克時代的區別,是產品先導還是營銷先導的問題,在本質上,這是蘋果的品牌戰略問題。
在喬布斯時代,蘋果執行的是進攻性的品牌戰略。蘋果原本只是一個小眾電腦公司,可喬布斯并不局限于此,先后推出iPod、iPhone、iPad三個革命性的產品,一舉重構了傳統音樂、手機和電腦行業,奠定了其在電子產品市場的霸主地位。
到庫克時代,蘋果執行的是防御性的品牌戰略。推出大屏,推出金色、玫瑰色款式,推出雙卡雙待,推出平價iPhone ……對于市場,蘋果不再刻意進行改變,而是不斷迎合。在這樣的迎合中,蘋果曾一舉成為美國首個市值超越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蘋果市值的大部分增長,也均發生在庫克時代。
然而,庫克盡管贏得了公司業績和市值的增長,但這種增長,卻變得越來越不可持續——
既然不再“重新定義”,三星、華為等追趕者對市場的蠶食甚至顛覆,就成為必然。
既然不再“無可替代”,落空的用戶期望就開始演變為“票房毒藥”……
顯然,在這個一日千里的新科技時代,最好的戰略防御,其實就是戰略進攻;最好的市場營銷,其實就是戰略創新。唯有時刻保持品牌戰略的堅定性、敏銳性和先進性,方可“以不變應萬變”。否則,任何市場和業績上的漂亮數據,都掩蓋不了品牌戰略所體現的惰性。蘋果需要的,是徹底的戰略革新,而不是溫和的市場修補。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這是當年喬布斯振聾發聵的宣言。或許,這也是喬布斯送給所有品牌尤其是高科技品牌的“戰略警鐘”——改變,是應對這個變化世界的不變法門。
? 品牌感悟
品牌決定成敗?一定要在戰略“勤奮”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