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之王:超級品牌管理日志
- 彭雅青
- 1019字
- 2021-05-19 17:41:53
2月19日 代言≠品牌:成龍真的是“品牌殺手”嗎
代言是一種信任背書,品牌是一種價值承諾。
? 品牌案例
“代言小霸王,小霸王倒閉了;代言愛多VCD,愛多老總坐牢了;代言汾煌可樂,汾煌可樂沒了;代言開迪汽車,全國才賣九百多輛;代言霸王洗發水,霸王被查出致癌了……”這是網上流傳甚廣的“順口溜”。
“順口溜”譏諷的是功夫巨星成龍,其代言的品牌,幾乎都不得善終。網友甚至給成龍起了個外號——“品牌殺手”。
可是,成龍真的是“品牌殺手”嗎?
? 品牌分析
表面看來,成龍代言的諸多品牌均不得善終,但事實上,這些品牌的不得善終,與成龍并無必然關系。
在游戲機市場上斗不過索尼、任天堂等巨頭,學習機又被電腦取代,小霸王的由盛而衰是一種必然。
資金鏈斷裂、管理混亂、信譽透支、創始人胡志標因經濟犯罪而入獄等多重問題的爆發,是愛多VCD崩盤的主要原因。
汾煌可樂的背后,更是整個中國本土可樂品牌面對“兩樂”的全線潰敗。
霸王洗發水被查出含有致癌物,也并非是成龍的原因。
顯然,將成龍說成“品牌殺手”,是一個“偽命題”。這種聲音的背后,反映了很多人“代言等同于品牌”的認知誤區:品牌只要找到好的代言人,進行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就可以成功;若沒有成功,是因為沒有選對代言人。
這是非常錯誤和危險的觀念與論調。
首先,代言不等于品牌。代言是一種品牌推介行為,是代言人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形象為所代言品牌進行信任背書,便于消費者認可和接受的一種行為。品牌是一種價值承諾,是建立在消費者心中的綜合價值象征。代言人只是品牌形象的“流量入口”,而非品牌形象本身。品牌本身若存在問題,再好的代言人也沒有用。
其次,代言不等于口碑。代言可以幫助品牌打響知名度,但不一定能形成品牌口碑——這只能依賴品牌價值體驗本身。而且,品牌綜合影響力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試圖通過代言人的影響力“一步到位,一勞永逸”,并不現實。
最后,代言人并非越有名越好。很多品牌迷戀“巨星代言”,殊不知,代言人只是“品牌木桶”中的一塊“木板”而已,品牌選擇代言人,應基于階段性的品牌策略規劃,系統推進。比選擇代言人更重要的,是系統的品牌建設,并化代言人的影響力為品牌的影響力。若品牌的相關配套建設存在“短板”,代言人越出名,“短板”反而暴露得越明顯。
真正成就一個品牌,只有代言顯然是不夠的,押寶代言更是危險的。成龍用鐵的事實再次警示我們:他這樣的國際巨星都如此,更何況其他人呢?
? 品牌感悟
代言人只是“保健品”,而不是“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