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恐龍滅絕與天體碰撞

1977年,美國地質學家阿爾瓦雷斯等人提出了“小行星碰撞”說。

他們認為,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宇宙間有一顆直徑7-10千米重約13萬億噸的小行星以1萬公里/小時的速度與地球相撞,引起生物大絕滅。

這種體積大、快速運行的行星在與地球相沖撞時引起的爆炸所產生的能量,根據它的質量和速度推算,相當于100兆噸 T.N.T 炸藥爆炸。我們都知道,在1945年,日本廣島落下了相當于2萬噸的T.N.T炸藥的原子彈。如果這樣計算就相當于50億個廣島級原子彈爆炸能量的小行星與地球沖撞,如果這些能量平均分配到地球表面,就相當于地球上每平方千米落下10個廣島級原子彈。這樣,大爆炸的發生,就會將相當于小行星自身質量100倍的塵埃拋入大氣層中,密集的粉塵直入云霄,遮天蔽日長達三五年之久,從而把白天變成了黑夜,致使地面因接受不到陽光而變冷,植物因此枯萎、死亡,從而導致恐龍的食物鏈中斷,自然界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引起恐龍等爬行動物,因饑寒交迫,無法適應驟變的環境而相繼死亡。

阿爾瓦雷斯等人提出的這個理論的依據是:最近幾十年他們曾在意大利、西班牙、丹麥、美國及大西洋海底等處發現了含銥量非常高的地層,銥這種元素在地表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而在小行星上的含量卻非常高。但是這種觀點又有缺陷,科學家們提出,如果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大爆炸,那么在地球上一定會留下巨大的隕石坑,可至今卻沒人發現這個巨大的隕石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铁岭市| 泾源县| 库车县| 莲花县| 米脂县| 泽普县| 玉门市| 大化| 普兰县| 清丰县| 胶南市| 社会| 兴安县| 昌吉市| 信宜市| 温宿县| 吴川市| 方山县| 谢通门县| 天气| 阳新县| 泸西县| 抚顺市| 锡林浩特市| 教育| 水城县| 文山县| 自贡市| 中超| 耿马| 齐齐哈尔市| 吉林市| 赤水市| 滕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广丰县| 云林县| 乐平市| 咸阳市|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