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專注者更勤奮
- 高度集中的精力:執著追求的專注(現代人生成功方案叢書)
- 羅哈德主編
- 2182字
- 2021-05-31 09:37:03
專注的人不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能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地工作。專注者非常勤奮。凡事勤奮則易,懶情則難。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強,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
古羅馬人有兩座圣殿,一座是美德的圣殿,一座是榮譽的圣殿。他們在安排座位時有一個順序,即必須經過前者才能達到后者——勤奮是通往榮譽圣殿的必經之路。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時代已經變了,勤奮已不再是成功的法寶了。時代的確不同了,但也并非如你想像的那樣——勤奮毫無意義,而恰恰相反,勤奮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美德。
因果相連,只有那些在艱苦求索過程中付出辛勤工作的人,才有可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年輕的約翰·沃幼梅克每天都要步行4公里到費城的一家書店去打工,每周的報酬只有1美元25美分,但他勤奮刻苦的精神讓人感動。后來他又轉到一家制衣店工作,每周多加了25美分。從這樣的一個起點開始,他勤奮刻苦地工作,不斷向上攀登,最終成為了美國最成功的商人之一。1889年,他被哈里森總統任命為郵政局局長。
然而,很多年輕人都失去了勤奮的精神。于是許多人在尋找自我發展的機會時常常這樣問自己:“做這種平凡乏味的工作,有什么希望呢?”
可是,就是在這些極其平凡的職業中、極其低微的崗位上往往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只要勤奮工作,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調動自己的全部智力,全力以赴,從舊事中找出新方法來,就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也才有發揮本領的機會和獲得事業的提升。
杰克在國際貿易公司上班,他很滿意自己的工作,憤憤地對朋友說:“我的老板一點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后辭職不干?!?
“你對于公司業務完全弄清楚了嗎?對于他們做國際貿易的竅門都搞通了嗎?”他的朋友反問。
“沒有!”
“君子報仇三年不晚,我建議你好好地把公司的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運營完全搞通,甚至如何修理復印機的小事故都學會,然后再辭職不干。”朋友說,“你用他們的公司,做為免費學習的地方,什么東西都學會了之后,一走了之,不是既有收獲又出了氣嗎?”
杰克聽從了朋友的建議,從此便默記偷學,下班之后,也留在辦公室研究商業文書。
一年后,朋友問他:“你現在許多東西都學會了,可以拍桌子不干了嗎?”
“可是我發現,近半年來,老板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不斷地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現在是公司的紅人了!”
“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著說,“當初老板不重視你,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行,卻又不努力學習;而你痛下苦功,能力不斷地提高,那當然會對你刮目相看?!?
首先,牢記自己的夢想。只有給自己一個奮斗的理由,你才能堅定信心,鍥而不舍,有太多的人只是為工作而工作,如果討厭責任,或者是懲罰,這種思想注定了只會偷懶和拖拉。而如果你把工作當成實現夢想的階梯,每上一個階梯,就會離夢想更近一點,你還會那么痛苦嗎?
在公司加班時接到朋友的電話:“你在干什么?到動物園來吧,這里有一支非洲著名的馬戲團在動物表演,特有意思!”你會做何反應呢?一開始你會抱怨他打擾了你,接著你開始可憐自己——別人玩得那么開心,而我卻只能對著電腦敲擊這些無聊的字符。如果你是一個專注的勤奮員工,這時你提醒自己留在這里的原因——把這個方案弄好并交給上司,就有90%的幾率會成為策劃部的主管。一想到自己的職位將升到“部長”或“經理”,是不是很快就會沉浸到工作中去呢?
第二,學會用心工作。很多人習慣于只用手工作,因為這項工作他們已經很熟悉了,閉著眼睛都能做好,因為他們都麻木了。只有用手工作才能把10年當作1天來過。然而10年過后,他們只掌握了一種工作方法,也就是說,10年來他們在自己的工作上沒有任何進步。這對于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糟糕的消磨時間的做法。專注的員工不僅要勤奮工作,還要盡善盡美地完成工作,還必須用你的眼睛去發現問題,用你的耳朵去傾聽建議,用你的大腦去思考、去學習,把10年真正當作10年來過,那么10年之后,你所具備的才能還怕不被老板所賞識嗎?對于一個真正的專注的員工,根本用不了10年,3年、5年你就可能被提拔和重用了。
勤奮工作不是機械地工作,而是用心在工作中學習知識,總結經驗,在上班時間不能完成工作而加班加點,那不是勤奮,而是不具備在規定時間里完成工作的能力,是低效率的表現。
第三,自己獎勵自己。勤奮總與“苦”和“累”聯系在一起,如果長期處于苦和累的環境中,你可能會厭倦,甚至放棄。所以,適時地獎勵一下自己是非常重要的。當自己掌握了一種好的工作方法,或工作效率提高了時,不妨去看一場向往已久的演出,或是為自己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這樣的獎勵往往會刺激你更加努力地工作。
勤奮并不是要你一刻不停地干,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盡只會導致低效率。所以工作累了的時候不妨花上幾分鐘的時間放松一下,給自己緊張的大腦“換換檔?!?
最后,成功之后還要繼續努力。勤奮通向成功,而成功很可能會成為勤奮的墳墓。有一項調查表明,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獲獎之后的論文篇數遠不及其獲獎前的一半。成功之后就不再努力的例子并不鮮見。很多人憑借著勤奮努力終于被上司所提拔和重用之后,就覺得該放松一下了——為自己前段時間那么幸苦的工作補償一下,結果退到了那種好逸惡勞、不求上進的生活中去了。在取得了一個小目標的成功之后,專注的人要向自已的大目標發起沖擊,告訴自己還有更加美好的前途在等著自己,使自己重新振作,繼續勤奮,永不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