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農村中學生的陽光心理教育指導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未來人才素質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當代農村初中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與心理的發育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各種心理問題,有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的話將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嚴重的使學生出現心理障礙或人格缺陷。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幫助他們掌握調控自我、發展自我的能力。

農村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

初中學生正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各方面都不成熟。一方面學生的認識、智力、意志、道德等心理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的感知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環境不同,所從事的實踐活動不同,每個人的個性心理必然存在差異。農村初中學生在從小學步入中學后,普遍存在著學生的心狀況和學校生活的不相適應。具體表現在:

(1)破罐破摔心里。在學校班級管理中,特別是后進生往往由于成績、操行方面弱于其他學生,很容易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自卑心理,行為上也常常表現為孤獨、羞怯。同時,由于種種原因,或是基礎差,或者學習方法不當,或是因為環境不佳,經過努力后仍然得不到改善,于是責怪自己,怨恨自己,最后破罐破摔以求心理負荷的釋放。

(2)耐挫能力差。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父母的過分寵愛、激烈地學業競爭、學校教育的欠缺,當代初農村中學生都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較低,缺少戰勝因難的勇力和信心,經受不了批評,遇到挫折不是勇于戰勝困難,而是逃避困難,失去信心,甚至遇到挫折后感到壓抑、想不開,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

(3)學習方式的不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比小學緊張,而且在學習方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自學能力差,缺少自信心,特別是當學習成績表現不佳時,更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往往無所適從。

(4)情緒起伏變化大。調控能力差,初中學生情緒豐富而強烈,情緒起伏變化大,很不穩定,容易沖動。初中學生往往不善于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5)人際交往不適應。現在農村初中學生有少部分是獨生子女(約占2%左右),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部份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偏激、固執,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差。

農村學生需要具備的心理素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知識經濟日見端倪,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對人們的知識結構和文化水平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學生在學校不僅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心理素質為基礎。人的各方面素質的提高是在需要、動機、興趣、信念、態度、意志、情感等因素的助長和推動下完成的,一個人整體素質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非智力因素。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中學教育將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為此,在學校教育中怎樣通過各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品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農村初中學生現代心理素質是具備以競爭與創新為主的,主動迎接挑戰的心理品質,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抗挫能力。抗挫能力是人們對外界壓力的適應能力,或人們對挫折的抵抗能力。抗挫能力是競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在不利的環境中或遇到困難、失敗時,始終能保持穩定的情緒和平衡的心態,以高昂的精神狀態和正確的態度去面對環境的壓力,主動向挫折挑戰,勇敢戰勝挫折,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動,從而體驗成功,增強信心。

(2)堅強意志。堅強意志是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是克服困難的必要條件;是成就事業的重要保證;更是現代心理素質的突出表現、是一種勇氣。初中學生正處于長知識、長身體的階段,處于心理發展的可塑期,有進取心但有時往往有始無終。因此,培養初中學生堅強的意志力尤為重要。

(3)冒尖精神。敢為人先、敢于冒尖是一種勇氣,是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表現,更是現代心理素質的表現。一個人如果具有了冒尖精神,那么在自身奮斗過程中就不會在乎別人如何評價自己,靠自己強大的勇氣和信心做出冒尖的成績。

(4)競爭能力。競爭能力是現代心理素質的關鍵。培養具有競爭精神的人才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具有競爭精神,才能激發個人的潛力,調動自自的積極性,在學習中敢于冒尖,在困難面前不灰心喪氣,勇往直前,不斷攀登,從而促進個人進步,增強自身實力。

(5)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現代心理素質的核心,創新思維是創精神的重要內容。創新思維具有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獨特的知識結構、活躍的靈感五大特征。只有具備了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才能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我;才能適應現代化的要求;才能以不斷地創新來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

培養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品質的途徑和方法

由于農村初中學生有著家庭環境、年齡特征、個性心理的不同,所以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不僅需要學校、教師共同努力,探索培養初中學生現代心理品質的途徑和方法,更需要學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學生美麗的心靈。

(1)提高挑戰能力。在農村中學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的技能技巧,提高應對挫折與挑戰的能力。

(2)優化心理品質。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每個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欲望,初中學生更是如此,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弱點和不足,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正確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需要教師用“放大境”看待每一個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及時地鼓勵和表揚,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并以此作為他們自尊自信的支點,從而逐步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需要教師助學生正視缺點,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點,完善自己的人格。

(3)鍛煉堅強意志

①講解有關意志鍛煉知識,提高思想認識。初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可塑期,往往做某些事情三分鐘熱情,有始無終。因此,各科教師尤其是政治課老師要注重講解有關意志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意志是人行動的強大動力,是克服困難的必要條件,是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是成為生活中強者的必要條件,鍛煉意志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持之以恒,還有明確的鍛煉目標和計劃。

②參加體育鍛煉,進行體能意志的鍛煉。表現在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尤其是長跑,這是最能鍛煉人的毅力和耐力的活動。

③找出自身的弱點和不足,明確目標。這就需要學生在訂立目標時,不能太遠,要切合實際,然后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或改變,從而增強成功的體驗。

(4)提高耐挫能力。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家長的過分寵愛、激烈的學業競爭、學校教育的欠缺等,當代農村初中學生普遍存在著不同的心理疾患,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較差。對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學生的耐挫能力尤為必要。

①正確認識挫折。學校教育中應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挫折的必要性、隨機性、兩重性,從而夯實基礎,降低受挫的損害程度。例如:開設心理健康課或聘請專家講解挫折教育課、興辦抗挫經驗班會等。學生有了這些關于挫折知識的心理基礎,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就不會有太多的驚慌,就會認真對待。

②樹立信心,勇敢面對挫折。教師應給予學生必要的信任,要認學生知道凡挫折都是可以戰勝的,信心是戰勝挫折的精神力量,勇氣和膽量是克挫制勝的有力武器。例如: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采用因材施教,降低學習難度和要求,要幫助他們逐步樹立信心,培養他們戰勝困難的勇氣。

③要認真分析受挫的原因。絕大多數挫折都是由一定原因造成的,誘發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問題的外在的、客觀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

家庭因素對小學兒童的身心健康來說影響很大,如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家庭情感氣氛冷漠等。

學校因素,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因此,學校生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也很大。例如,校風學風不振、學習負擔過重、教育方法不當、師生情感對立、同學關系不和諧等,都會使學生的心理壓抑,精神緊張、焦慮,如不及時調適,就會造成心理失調,導致心理障礙。

社會因素,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嚴重地毒害著學生的心靈。特因此教師在學生遇到挫折時教師認真分析,徹底搞清學產生挫折的原困,然后根據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逐一解決,或幫助學生調整目標或創造所缺條件等,排除障礙,走向成功。

④通過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的許多課程都包含著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教師應積極深入地挖掘,對中學生實施教育、有意地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比如,歷史課中英雄人物的堅強意志和英雄事跡、語文課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寫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在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節目標,使教育模式由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心理教育轉化。

(5)鼓勵冒尖精神。由于受中國傳統“中庸”思想的影響,不少初中學生缺乏勇氣和創新精神。例如,上課回答問題不積極主動、不善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有些學生既使會也不說,害怕出錯,影響自己在同學們心目中的信譽等不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鼓勵學生冒尖。

①創設機會,營造氛圍。一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勇于將自己的想法、見解講出來,注重營造班級和諧向上、競爭進取的氛圍。例如:在政治課教學中師生角色互換,時政五分鐘演講、對問題的分組討論、抽鑒回答問題等,以激發學生的進取意識。

②開展活動,發揚精神。鼓勵學生冒尖,班集體應組織各類活動,諸如:演講比賽、運動會、衛生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爭先意識、團隊意識,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大顯身手,去實踐各種機會,總結成功經驗,提高心理品質,從而增強信心。

(6)培養競爭精神。沒有競爭機制的社會是惰性的社會,缺乏競爭精神的個人也只是消極的個體。競爭能力是一種具有遠大抱負、一種不斷追求、不斷攀登的精神。當代初中學生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但又往往缺乏耐力,表現為開始做某件事情時,信心十足,斗志昂揚,但一遇到困難、失敗,又失去勇氣和信心。

為此,在中學教育中要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構筑一種你追我趕、相互競爭、既團結又友愛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具有競爭精神,才能激發個人的潛力,在學習中敢于冒尖、敢為人先、努力向上,永不自滿,從而促進個人進步,增強自身實力。我們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①組織各種競賽,給學生創設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例如每學期組織一次運動會、故事會、演講會、猜謎語競賽等,讓全體學生都積極參加,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培養他們的競爭精神。

②實行班干部競選制。21世紀是信息時代、是競爭時代。在班級中引用競爭機制選拔班干部,有利于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通過競選班干部讓學生認識到: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素質水平就可進入班干部隊伍,只有通過自身的勤奮學習,嚴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規章制度,方能脫穎而出。

③創設競爭機會,開辦“我之最”、“我的特長”活動。例如,在班級中開展踢球、游泳、剪紙、演講等活動,讓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作為教師來說,應善于發現,注意引導,并給他們創設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通過開展“我之最”、“我的特長”等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亮出自己的“絕活”,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之體驗成功的樂趣。

(7)培養創新精神。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課堂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引導,就有希望將他們培養成為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勇于發言,積極討論,手、口、腦并用,就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①布局提問,培養創新意識,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思維從問題開始,敢于提問正是思維的原動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創設情境,適時布疑,巧妙質疑,靈活釋疑,從而改變學生的被動狀態,主動學習,積極思維。

②抓聯系,促深入,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思維能力。一是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理清教材、掌握知識,培養能力。二是教師引導學生對研究的對象從不同角度、方面、層次進行思考,將疑問伸到深處,使問題的提出和發現更具有新意,使學生的思維向深層次思考。

③抓逆向,求突破,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 “還會怎樣”,從而啟迪學生思維,提出獨到的見解。面對習題及答案接受它的基本思路,但不能滿足現成的答案,鼓勵學生力求突破,從反面思考,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分析問題,讓自己獨特的想法脫穎而出,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向創造性思維發展。例如:人有遠慮未必無近憂(用意識反作用,因果關系原理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用內外因辯證統一原現分析)等。這些對問題的逆向思維,有助于學生發現問題,使學生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和知識結構的束縛,從而培養思維的獨特性。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知識經濟日見端倪,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學校、教師、家庭都有責任和義務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更需要教師率先垂范,銳意進取,不斷更新結識結構,積極投身于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主動適應就社會,迎接挑戰。

培養新型的師生心理相容關系

學生厭學是目前學習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也是現代中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心理問題。如:教師教學方法不靈活、教師的嘲諷,帶有懲罰性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抑心理,同學的輕視甚至家長的埋怨和打罵,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種種問題。教師與學生緊張的師生關系,相互間缺乏心理溝通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消除師生心理障礙的關鍵,教師可以通過培養以下的新型的師生心理相容關系。

(1)民族與平等:教師民主、學生自主自動;

(2)關心與理解:充滿對人的關心,接納對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3)真誠坦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偽裝,不說謊,溝通順暢;

(4)相互獨立,各負其責,互相配合:教師負起教的責任,學生盡到學的義務,主動適應積極合作;

(5)教師要主動為學生服務: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客戶”;

(6)能夠說“不”,好建議受歡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對不適當的安排可以而且能夠說“不”,并有其他的選擇,學生的好建議,能夠得到教師的歡迎。

這樣心理健康教育融洽了師生關系,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礎上,實現了學生生動、活潑、健康的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昌邑市| 怀远县| 普安县| 新邵县| 海门市| 彭阳县| 上饶县| 栾城县| 桐梓县| 岱山县| 思南县| 环江| 资兴市| 卫辉市| 金阳县| 三江| 彰武县| 铜鼓县| 罗定市| 罗甸县| 普兰县| 大厂| 柏乡县| 辽阳县| 高清| 郎溪县| 武强县| 白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千阳县| 开远市| 浮梁县| 伊春市| 会宁县| 盐边县| 新乡市| 南和县| 潼南县| 濮阳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