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語文教學中人道精神的培養
- 學生人道素質教育(“四特”教育系列叢書)
-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 2725字
- 2021-05-27 09:39:10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有血有肉,會愛會憎的人,教育的目的的是培養人,塑造完整的人格。人道精神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對人的關切,尤其是對普通人,小人物的命運和心靈的關切,也對人性優美和完善的關切。
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教育我們的學生“用自己的心去熱愛周圍的人們,去幫助周圍的人們。”那么教師在生活中,課堂中要找準契合點,對學生進行人道精神的培養。
淺層的表現激發學生的同情心
同情就是對別人的不幸的遭遇在感情上發生共鳴,它是人類的美好感情的基礎。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同情心,對人由衷的關懷,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師不能是個冷淡無情的人。”他舉例說道:一個孩子因為外祖母去世,而在上課時思想不能集中受到老師批評時,同桌把這一原因告訴老師,老師卻冷淡地說:“外祖母死了有什么關系?外祖母歸外祖母,但是學習必須認真!”而極大地刺痛孩子的心,他一聲不響,暗自流淚。從此以后卻恨透了這位教師,直到畢業的時候。教師應該牽掛著學生的喜怒哀樂,為學生的成功而高興,為學生的失敗而難過。
當我的學生午夜打電話,吵醒了我的美夢,我滿懷怨氣地接電話,但是聽到她那帶哭腔的求助聲,我心軟了,就輕聲安慰她,問清楚原因,原來她的爸爸媽媽吵架了,兩人都離家出走了,家里只留下九歲的她,她哭著說:“老師,我不敢睡覺。”在安慰和鼓勵她后,穩定了她的情緒后,我就打她媽媽的手機請她媽媽回家,但是總關機。此時,我知道我的學生一定坐在那里等著她父母的回家,我只得打電話對她帶點撒謊性質的說:“你媽媽在你奶奶家,她要老師讓你早點睡覺,明天她就回來了。”
接著我就講個笑話給她聽,讓她放心的去睡覺,對她說如果害怕可以抱著話筒睡覺,后來她由于搬家而轉到別的學校,她在《我最尊敬的人》作文中寫了我,寫了這件事情,她的語文老師把這篇作文給我看,要我幫她寫評語,我寫到:“孩子,你有一顆感恩的心,記住如果哪一天有誰打電話要向你求助,你懂得該怎么做吧。”
我們語文課本有很多的課文都是真,善,美結合的美文,學生通過對一篇文章的閱讀、領會、理解,在語言世界里感受作者寫出來的主人公的美好感情,或對人物遭遇的同情。在授課時,老師在深入鉆研課文的基礎上,授課時進入文章的意境,繪聲繪色地描述、引導,進一步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教學范例如下:如教《秋天的懷念》文中的已身患重病的母親面對殘疾的兒子捶打自己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母親撲過來抓住兒子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們娘兒兩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講到這里,感到一種揪心的痛,一個多么熱愛生命的母親,一個多么堅強的母親,她此時忍受的是什么樣的痛,深愛兒子的她看到兒子的自虐行為,她的心一定在流血,我把這些感受聲情并茂的傳給學生,并且問:
“同學們,我現在是那個身患絕癥的媽媽,但是此情此景,我已身心疲憊,我對我的兒子說:‘媽也累了,孩子我們一起走入天堂吧!’這樣說好嗎”。
我請學生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大家在暢所欲言中,得出結論:不行,這時的孩子已經對生活絕望了,母親一潑冷水他一定沒有活下去的勇氣。我接著深沉而堅定但是帶著哭腔乞求道:“咱們娘兒兩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的眼眶真的紅了,當我把這句話讀出來,全班同學靜靜地看著我,因為我好象真的看到病榻中自己的母親在已經不能說話的情況下,用她那和藹的眼睛在看著我,鼓勵著我。
就在這樣沉默的氛圍中,我穩定了情緒說:“這才是我們課文中的媽媽,偉大的媽媽。”說完了話,我默默的環視了全班,大家就那么靜靜地看著我,有的女同學眼圈也好了。我請同學們懷著對這位母親的同情和敬佩,把這幾句話有感情的讀一讀。教室里回蕩著動人的朗讀聲。在教學中要抓住契合點激起學生的同情心,培養他們的愛心。
我問讀了這篇課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回去可以用寫,也可以用做的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第二天我檢查這一到作業,有的用寫,有一部分用做的,我問他們怎么做這題作業,他們說幫媽媽做家務,幫媽媽捶背,給下班回來的媽媽倒水,我打電話落實,發現孩子們有用心完成這個作業。
在班會上我針對這件事情再次表揚做得好的同學。我隨時陪養學生的同情心,用自己的心去關愛身邊的人,讓學生在實踐中再次強化他們的人道精神。
深層的表現激發學生的博愛情感
語文教學中很大一部分責任在于讓學生學會熱愛,愛天下一切美好的事物,值得愛的東西。記得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生活在兒童中間,從早到晚,和他們在一起,照顧他們的生活,教育他們,鼓勵他們,給他們以溫暖和愛,教他們學習和勞動,增長他們的智慧和活力,教他們懂得做人的尊嚴,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誠實、善良、公正;同情別人的痛苦與不幸,幫助受難者。”教師應該是愛每一個學生,以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學生懂得關愛需要關愛的一切(人、動植物、山山水水)。
在一次課間休息時,我班的一位患小兒麻痹癥的同學,被另一位同學撞倒了,跌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另外一些較調皮的孩子不但沒有扶起,還在圍觀著看笑話。我剛走進教室,此情此景,令我非常憤怒,強忍住怒火,撥開那些孩子,把這位不幸的同學扶了起來,她抬起頭看我,眼眶里噙著屈辱的淚水。
我幫她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轉過身嚴厲地盯著那些不懂事的孩子,教室里鴉雀無聲,我轉過頭刷刷地在黑板上寫下三行字:“可憐啊!我那行動不便的學生慧姍啊;可悲啊!我那心靈不健全的圍觀哄笑的學生;失敗啊!我這個老師。”
同學們都回到座位上,看著黑板上我寫的字,我氣得臉上通紅,在我威嚴痛心的目光下,剛才那些同學都低下了頭,這時上課鈴聲響了,我就在黑板上寫道:“對剛才的那一幕,請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寫完后,我一聲不吭地站在講臺桌旁,教室里靜悄悄的,剛才那些同學臉紅了,低著頭拿筆作文,其中有一個同學到這位女同學那里向她道歉,其他同學也陸續向她道歉。教室的氣氛慢慢的緩和下來。
緊接著下一節課是自由活動課,我就讓學生做個游戲“請讓我來幫助你”我讓那些最調皮的學生,有的眼睛蒙住扮瞎子,有的特意把他一腳綁住,有的把他的手捆住……當一節課殘疾的學生,再請其他的同學去幫助他們,通過這節課,這些學生切身體會到,殘疾人的痛苦,只有苦過他人苦,才不會肆意嘲笑別人,才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
作為一個老師,我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尊重別人,希望他們時刻懂得體貼他人,善解人意,有慈悲胸懷。
其次,激發學生博愛的的情感,除了要他們從小學會熱愛人,也要他們愛知識,愛大自然,哪怕一草一木,告訴他們一山一水總關情。做為教師平時更要注意培養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要求學生為自己的過錯負責任。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結合點,打動學生的心,激發學生的情,散發學生的愛,時時刻刻培養學生的人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