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帝王谷

帝王谷史話

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首都在尼羅河東部的底比斯,但新王國的大多數法老都埋葬在尼羅河西岸的穆魯克帝王谷。幾千年前的埃及人視日出為生命之象征,視日落為死亡之象征。因此,他們把神廟建在象征日出的尼羅河東岸,后人稱為“活人城”,而把墳墓建在象征日落的尼羅河西岸,后人稱為“死人城”。帝王谷與盧克索神廟、卡納克神廟隔河相望。在這片世界上最壯觀的墓地附近,那些巨大的廊柱、寺廟,依然顯露著昔日的威嚴氣象。

公元前16世紀中葉,法老圖坦蒙斯一世選中這里作為他的重生之地。他下令在尼羅河西岸的峭壁上開鑿洞室,建造了一條陡峻的隧道作為墓穴,用來安葬遺體。此后的500年里,歷代法老和王室顯貴都沿用這種方法在這里構筑陵墓。這些陵墓皆為人工開鑿而成,類似中國的窯洞,但數千年來也不倒塌。墓穴之上也不像中國的帝王陵墓外加封樹,而是以亂石堵住洞口,外面不留痕跡。墓室里堆放著各種隨葬品。

陵墓的建造

在帝王谷里建墓選址一般十分慎重,早期國王的陵墓建在高高的懸崖峭壁之上。但后來的國王,包括賽蒂一世,都安葬在靠近谷底的地方。有些陵墓和它們的地形圖紙現在都保存完好,這可能是為了保證以后修建新墓時不會碰到舊墓。安全是選擇帝王谷這個偏僻山谷作為皇家墓地的首要原因。出于同樣原因,剛修建陵墓時,古人們為遮住陵墓的大門而煞費苦心。但在賽蒂統治之后,墓的入口處修得越來越華麗。

人們在帝王谷的許多墓坑外都發現了祭品和工具模型的殘骸,這說明陵墓修建之前首先要進行奠基儀式。儀式結束后開始清理墓地表面的碎石,石匠也開始工作。陵墓在山谷中柔軟的。大小不一的石灰巖上開鑿,石頭的裂縫常常迫使計劃改變。有時很難將極硬的巖塊從鑿成的墻面上挖掉。石匠們用銅和青銅制的錛子、鑿子和槌棒工作。工頭對工程的進程和工具的歸還都做了認真的記錄,以防止小偷小摸。金屬制的鑿子特別容易變鈍,所以經常要送去磨尖。石匠們開山鑿石,鑿下的碎石用筐子盛著,肩挑背負,運出陵墓。當開挖工程第一階段結束之后,泥水匠開始平整四壁準備裝飾。壁面平整的地方,只要涂上薄薄一層石膏即可,但在壁面存有裂縫和凸石的地方,則需要用大量的石膏才能填平裂縫和粗糙的表面。

四壁平整之后。繪圖匠就進到墓中描出裝飾畫的輪廓。選定的文字及插圖先用紅顏料畫在涂平的每面墻壁上。由于裝飾壁畫經常是好幾種圖案畫在一起,所以文字和物體的大小便要作出相應的調整。壁畫草圖用紅色線條勾勒好后,繪圖負責人就會仔細檢查文字和物體的圖案內容與布局,并用黑色墨水作出最后的修改。許多國王去世時,陵墓都還未修好,因為在許多墓中都留下了已經畫好而未雕刻的圖案。接著,技藝高超的石匠進到墓中把草圖刻成凸出的浮雕。首先,一位水平稍低一點的工匠把文字及圖案周圍的墻壁挖下并理平;然后,高級工匠把凸出的圖案細部刻畫出來;最后,由畫匠進來著色。古埃及的畫匠用刷子在小罐子里蘸上鮮艷的固體顏料,然后涂在圖案上。圖案外廓用黑色,紅色或白色勾邊。陵墓有些部分,比如天花板,不大用雕飾,而是直接把圖案畫上去。

圖坦卡蒙之墓

在帝王谷眾多陵墓中,以1925年發現的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陵墓最為完整有名。圖坦卡蒙陵墓的發現者和發掘者是霍華德·卡特。開始時,卡特經過十年的艱苦發掘工作之后,陵墓始終沒有被找到,在卡特規劃的發掘地中,只有一處沒有響起過考古人員鶴嘴鋤的丁當聲,那就是古代修建陵墓的工人留下的一座簡易工棚。簡易工棚拆除后露出了巖石鑿成的臺階,當臺階清理干凈之后,蓋著封戳的墓門出現了。那個封戳證明這就是圖坦卡蒙的墓穴。卡特把墓口封好,然后給他的考古行動支持人卡那馮勛爵發了電報。接到電報的勛爵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他和卡特一起站在第二扇墓門前。墓門被打開一點點,走在前面的卡特首先看到了這樣驚人的景象:幾張金色的躺椅、一張包金寶座、兩尊巨大的黑色雕像、幾座形態奇異的神龕,其中的一座神龕的門開著,一條金蛇從里面探出頭……接著第三道墓室門和一側室被找到了,卡特小心翼翼地打開那個具有很高科研價值的封戳,一座金光閃閃的壁龕幾乎占滿了整個墓室,其他的地方則塞滿了各種物品。“龕上的金光閃閃的罩布使我確信這是一塊3000年來沒人打擾的冥地,我們已經來到了死去的古代君主面前”,卡特在事后回憶說。

金龕共有四層,人們用了80多天的時間才把它移出來。法老的棺槨在金龕的第一層,一尊女神像張開雙臂和雙翅托著棺腳。棺蓋上仰臥著年輕法老的金像,他的雙手交叉在胸前,緊緊握著象征王權的蛇鉤和鞭,臉上的表情帶著幾分嚴峻。棺蓋上的一件東西引起了人們許多感慨,那是一個小小的花環,也許是年輕的王后獻給死去丈夫的最后的愛情表白。而根據這些花,專家們推斷圖坦卡蒙安葬的時間應當是4月底到5月中旬之間。三層棺槨中的最里邊的一層是純金制作的,它反射著墓穴壁畫的影子,它的里面就是帝王谷唯一沒有被觸動過的、3000年前的法老木乃伊。木乃伊的裹布被一層層剪開,一塊塊寶石被從中拿出來。法老的尸體在油脂的浸泡下已經變黑,肩部和頭部是一副黃金面罩。這副面罩是根據死者的面容打造的,年輕而尊嚴的面龐上,似乎有淡淡的說不出的惆悵。在木乃伊頭部下面的墊枕中,發現了一塊純鐵。鐵在古埃及極為罕見,是十分貴重的裝飾品。而且,這塊鐵是在埃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的一塊。

賽蒂一世王陵

帝王谷墓群絕對可以稱作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群之一。最著名的墓無疑當屬于被霍華德·卡特發現的圖坦卡蒙的陵墓。盡管墓內的東西的確不同尋常,但這座墳墓的規模其實是山谷中最小的,也是最不起眼的。而墓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應當屬于賽蒂國王的陵墓。它是整個山谷中保存最完好、建筑最輝煌、雕飾最精美,同時也是從古至今保存下來的此類陵墓中最為壯觀的一座。

在帝王谷中修建陵墓只是皇家殯葬儀式的一部分,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為了保護國王的遺體及其隨葬品,而殯葬儀式的另一部分內容則是在廟中舉行葬禮。賽蒂一世的葬禮是在尼羅河邊庫爾納神廟中舉行的,神廟在安葬他的帝王谷的東面2000米處。此外,他在阿比杜斯還修建了一座塔和一座廟。賽蒂一世的陵墓由一組建筑組成:逐級下降的臺階,擎天巨柱支撐的大廳,一道保護墻,這一切都是嚴格按照早先的賀倫海勃陵墓的規格修建而成。現在人們發現了這座皇家陵墓的圖紙,其中有一些是完工后的記錄而并非陵墓的設計圖。人們之所以保存完工后的記錄,是因為它將作為后世國王修建陵墓時的參照。賽蒂一世陵墓的裝飾工程也經過認真的設計,雕飾的大部分內容取自宗教經文中關于太陽的黑夜旅程以及相關的陰間主題,除此之外,還雕有賽蒂與神仙們在一起的場景以及一些宇宙星座。

漫話木乃伊

帝王谷的陵墓石棺中停放的都是保存至今的國王的木乃伊。5000年前尼羅河流域的農民不愿意將原本不太夠用的肥沃田地當作墓地使用。人們將死去的親人光著身體埋在附近的沙漠邊緣。尸體通常只埋入地下一米深左右,過了一段時間,因為流沙的移動,一些尸體暴露在陽光下。人們發現這些尸體早巳被滾燙無比的沙子炙得干透,通常的腐敗作用根本沒有進行。有些已經埋了幾百年的尸體,竟連頭發、指甲和皮膚都完好無損,跟生前毫無兩樣。

自此以后,社會興起對死人崇拜的風尚。為了讓死者得享永生,妥善地保存尸體就成為十分重要的大事。古埃及人根深蒂固地認為,如果尸體在下葬后爛掉任何一部分,這部分即會永遠喪失。因此,后人在處理尸體時,無不小心翼翼,唯恐稍有不慎使先人無法得享永生。在這種情況下,人死后就不再埋在不太保險的沙中,而更多埋于堅固無比的石造墳墓里。既然尸體不再埋于炙熱的干沙里,少了一道自然的脫水過程,那么便需要以人為的防腐方式來取代干沙的作用,木乃伊于是就誕生了。

最初,人們所做的只限于以布條重重地纏裹尸體,比較進步的摘除內臟的防腐方式到了第三王朝時代才出現。這時,替尸體進行防腐工作的新行業也應運而生,許多防腐師更將獨門的防腐技術視為祖傳秘方,代代相傳,不肯輕易示人。

防腐師首先以燧石刀在尸體的腹部切開一道10厘米長的切,,將所有的內臟一一掏出,只留下被他們認為屬于感情根源的心臟。接著把掏出的內臟以酒混雜藥品、香料清洗一番,并且以香柏油徹底沖洗腹腔。然后以一種帶鈞的工具,從死者的鼻孔探入頭顱,鉤出里面的腦髓,再灌入香柏油和香料,將里面殘余的腦部組織沖出來。當尸體里里外外清洗過后,連同內臟放入一種叫泡堿的天然巖鹽粉末里,這種東西有如海綿一般,能將尸體的水分抽干,干燥過程需時一個月。每一道流程,防腐師都必須十分小心謹慎,不能稍有疏忽,即使只是脫落一根指甲,也很可能使死者無法得到永生。接下來,防腐師將干透的內臟逐一用麻布包好,放回腹腔,或者個別放在雪花石膏罐里。這時還要為死者整容,把干癟的尸身恢復生前的外觀,最后以抹過松香油的麻布一層一層地密實包裹。曾經有幾具木乃伊被人解開,麻布的長度竟然超過2000米,可以想見防腐師是如何慎重行事了。

完成一具木乃伊大約需要花上70天的時間,之后即可送交喪主。富有的人家在殯鹼已被制成木乃伊的親人時,為了使木乃伊保存得更為完好,常將一口棺材放進另一口棺材中,再把這口棺材放進第三口棺材里。這些棺材的蓋子上都刻上死者的容貌,棺材本身則按木乃伊的形狀、大小,以木材或石材制成,稱之為“三重人形棺”。有些貴族的人形棺上刻有雙手,容貌和姿態也都刻得安詳無比,表示死者不過是暫時休息一下,他的靈魂終將使軀體復活。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從大英博物館獲得了從13具木乃伊上取下的切片樣本,這些樣本的歷史跨度約在2300年左右。科學家對這些樣本進行了氣體色層分析和光譜測定,以確定樣本中所包含的化學成分及其結構。最終的研究結果表明,古埃及人對尸體進行防腐處理時,使用材質的種類超乎人們的想像。目前所知道的古埃及人用于防腐處理的處方中,除包括上文提到的泡堿外,英國化學家的研究又使這張菜單上多了幾種成員——阿月渾子樹油、動物油脂和柏樹油、樟腦油、棕櫚油以及沒藥、松脂、樹膠、蜂蠟混和而成的香液。研究人員稱,對于動植物油脂的大量使用表明,古埃及人已經認識到,動植物油脂中所包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延長尸體腐化的時間,就如同西方畫家認識到油畫可以保存數千年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古埃及人漸漸地認識到蜂蠟和松脂在密封和防止微生物侵襲上有較好的功效,于是蜂蠟和松脂便開始在防腐工藝中得到普遍采用。有關科學家解釋說,涂在尸體上的蜂蠟和松脂很快就會干化,而它們的分子會互相聚合,漸漸形成一張緊密的防護網,可以將尸體和尸體外裹縛的衣服同空氣徹底隔離開,從而避免細菌的侵襲和空氣的氧化,起到良好的防腐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宁晋县| 凤山市| 时尚| 广灵县| 东阳市| 秦皇岛市| 交口县| 大石桥市| 临城县| 上饶县| 商都县| 沙湾县| 错那县| 卢氏县| 平定县| 韶山市| 循化| 通道| 汉川市| 兰州市| 陈巴尔虎旗| 高阳县| 霍邱县| 泰安市| 东乡族自治县| 武汉市| 密云县| 凌海市| 随州市| 阿克陶县| 卢湾区| 静安区| 广灵县| 南开区| 比如县| 扎囊县| 潮州市| 黑水县| 定边县|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