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建起一座心靈山谷,傾聽內心的聲音
“木梨谷在哪里?”我問。
“十全街滾繡坊九號。”她答。
很多年前,我看到一個古村的紀錄片。在徽州,有個古村叫木梨硔,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是徽州海拔最高的古村落。我在網上搜尋著木梨硔的信息,忽然,“木梨谷”出現在我的視野里,我喜歡上了這里的恬靜、優雅,便與谷主結下了這段“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緣。后來得知谷主從黃山來了蘇州,便一直想去看看她。
或許,這將是一場美好的遇見。
01
谷雨過后,初夏即將到來,走在蘇州的老街上,青石,幽巷,濃綠的香樟樹葉透過陽光,在白墻上落下好看的剪影,河水泛著夏日的綠,街上三三兩兩的行人路過,萬物靜謐且美。我們穿過一條條老街和小巷,路過一座座青石小橋,滾繡坊九號的門牌映入眼簾。這是一座獨立的小庭院式二層樓房,木質大門緊閉,門楣上方的石碑上刻著“紫氣東來”四個大字。
“就是這里了。”她說。
輕輕叩響門環,無人應答。正在尋找另外的入口時,谷主Wendy緩緩而至。
“嗨,你好呀。”她溫柔地與我們打招呼。
谷主身著一件白色上衣,看上去是純棉質地,搭配原麻色休閑褲、休閑運動鞋,色彩淡雅、舒適。她整個人少女感十足,給人以明朗、輕快的感覺。我突然想起一種花,叫作洋甘菊。那是一種很小又很淡雅的花,輕輕地嗅,有淡淡芬芳,溫和不燥,非常雅。
說話間,谷主打開那扇木門,邀請我們移步其內。
院子不大,只幾步就走到了屋內,但不大的院子里卻別有洞天。木門兩側,植著胭脂粉的薔薇,花開得正自在。薔薇依墻根而植,攀爬在白色院墻上,間有花窗點綴。薔薇的旁邊,是砌出來的兩個小花園,橙黃色的觀賞橘結了一樹,飽滿、富足,紅葉酢漿草種在一口古老的小陶缸里,另一側,放著一張大照片,照片兩旁是綠色爬藤植物,照片上是一片綠色森林,底部寫著“萬物有靈且美”幾個字。
萬物有靈且美。這是谷主追求的生活狀態,也是許許多多心向自然的人,對生活最誠摯的期待。
由此,我愛上了眼前的木梨谷。
02
谷主帶我們去她的私人書房。環顧四周,四面為書,兩扇門,一扇通生活館區域,一扇通后花園。
“這些都是我的私人藏書。”谷主淺淺地笑,溫柔地說。薄薄的妝容恰到好處,更襯出她的出塵與雅致。
“她是小隱,作家,寫過暢銷書。”朋友介紹道。
谷主邀請我們坐下,點上香薰蠟燭,煮了茶。
她點點頭,“好棒,我也寫過一本詩歌集。”然后,她拿出曾出版的詩歌集送給我們。
書名是《原》。這樣簡單的名字,亦和她的人氣質相當。素白色的封面上,一朵水墨花暈染開來,靛藍色的花色,暈染的效果是那樣自然天成,又那樣幽靜。
“原,是回歸本真,不忘初心。”她如此說道。
我輕輕地打開書頁,一幀幀水彩插畫,一首首素心小詩,只看一眼,我便知,這正是我所愛的文字。
“書里的畫作,是我請朋友幫忙專門繪畫,這些詩歌、隨筆,都是我在黃山木梨硔古村時所寫。”谷主說。
原來如此,那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古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簡單靜好,在那里寫出的文字,也是素心如簡。
生命兜兜轉轉
所有的經歷都不過是
旅程中的遇見
我在你的眼里
不過是幾次的眨眼
你在我的心里卻成了永遠
也許相處的關系中
真誠和自然才不會有負擔
讀著這些詩句,如同置身在一片無塵的山野,只有風聲、鳥聲、木犁聲,你也別跟我說什么紛紛擾擾,這樣的原始與自然,足夠一生交付。
“你和木梨硔有怎樣的故事呢?”
提到那個小村落,谷主淡然一笑:“很多年前了,我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木梨硔古村,后來,我去黃山尋找這座古村落,當我終于風塵仆仆地站在木梨硔的村口,我知道,就是這里——我尋找了許久的自然理想地。”
“那時,村子還鮮少被人熟知,我在村子里遇見一座兩層樓的老房子,那一刻,我怔怔地站在老屋前,覺得自己就該屬于這里,好似前世就曾相約一樣,兜兜轉轉終于重逢。之后,我開始改造這座老屋,注冊‘木梨谷’這個品牌名字。”
“木的質地,樸實、敦厚;梨,代表著純真與干凈;谷是山谷的意思。”她說,“我希望我們能有一個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人本身是單純的存在,但在社會中,就會變得復雜,因為社會很復雜。這個問題我們無法完全改變,但我們可以不忘初心,守護好內心最本真的那份情感。”
說到這里我想起一個詞:極簡。我們在社會中,免不了欲,有了欲,就會追求多。然而,過猶不及。越滿越感到彷徨、空洞。人的精力有限,當我們過多地關注“滿”的時候,就會忽視身邊的好。
生命最為珍貴,人的一生,為何要苦苦掙扎在填不滿的“欲”上呢?我們應當將珍貴的生命花在美好的事物上,一朵花開,一片云來,一個陽光充沛的午后,這些觸手可及的幸福,更該好好珍惜。
聊及生命和初心的話題,我們同頻共振,那時光,真是極妙的良辰。
在木梨硔的時候,留下了許多美好,鄰居的一只白貓,突然闖入的一只小狗,下雨的山谷,晴空下扛鋤而歸的農夫……她一一收集,一一記錄,一一拾撿。
03
“我很慶幸,這么多年來,始終還保持著這份最單純的愿景。”回憶起木梨硔的點滴,谷主感嘆道。
“在去木梨硔之前呢?”我問。
“那之前,我一直在職場,活得張牙舞爪。”她輕輕地說,好似在談及一個漠不關己的他人。因為,那個職場上雷厲風行的女總裁,實在與眼前的她無法聯系起來。
“我從英國紐卡斯爾大學人力資源專業碩士畢業后,先后在幾家大型企業做人力資源管理。一開始,覺得一切都那么精彩。可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開始想要回歸。在職場的二十年,我的生活奢華、高雅。”
“職場二十年?”我聽得驚訝。因為,眼前的她看起來真的很少女呀!
“看不出來嗎?”她淡然地笑。
“你不說,我會以為你是1990年左右出生的人。”我如實說。
“不不不,我是‘70后’。”她捋了捋額前散落的發,輕輕地說。
“我喜歡閱讀、旅行,在英國讀書期間,我經常到處游歷,因為讀了《查令十字街84號》這本書,我也專門去了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回國后,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走出去,看想看的風景。木梨硔就是這樣的機緣。不過,在木梨硔的時候我還沒有完全離開職場,可以說一面是女白領,建造著商業王國;一面是文藝女青年,構筑著樸素田園夢吧。”
“因為閱讀和旅行,讓我始終保持著對自然最樸素的愛。職場生活過久了,人應該學會找到一種讓自己傾聽得到內心聲音的方式。在職場上,我是人力資源總監,每日與各種人打交道,脫下職業的外衣,我只是一個熱愛自然、喜歡安靜的普通姑娘。”
我欣賞她對待生命的方式:平和、認真,繁華時不退縮,優雅時不空洞。這樣的姑娘,怎能不少女呢!年齡,對每個人都不偏不倚,但生命狀態,卻需要自己的滋養。生活從來都不只是詩和遠方,但你可以心懷詩和遠方。在谷主Wendy的身上,我看到的不是歲月的無情,而是一種很深情的賦予。
04
“我最喜歡梭羅的一本書,叫作《瓦爾登湖》。”谷主談及書籍,與我們說起,“我讀到那本書是大學時,但那時的心境并不能完全體會書中的深意。如今我還會重讀這本書,每次讀,都有不一樣的收獲。還有一部美好的電影,叫《小森林》。塔莎奶奶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人。”
我們坐在書房里不緊不慢地暢談著文學、生活,以及自然和生命。這一場初見,宛若故人重逢,欣喜且舒適。周身被書環繞,整齊地排列著,喝著谷主與祁門紅茶非遺制茶人合作的茶,香薰蠟燭燃著淡淡的、暖黃色的光,陣陣清香在燃燒的過程中徐徐飄來,一切靜好的模樣。真是同頻者相見甚歡。
不知不覺竟已午后過半。谷主想起還要去接孩子放學,便先行離開,請我們在木梨谷生活館隨意欣賞,等她回來。
05
剩下的午后時光,我便細細地閱讀了谷主寫的《原》這本書,在書中,感知她細膩的文字,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深愛。當我合上書本時,谷主已安頓好孩子,回到生活館。讀完《原》這本書,我愈加欣賞眼前的這個女子,她筆下的文字,仿佛在一片林間山野,萬物皆明朗,日子樸素而真誠,那些在都市里積攢的復雜情感,頃刻間就消失不見,只有最簡單和最真實,空靈、自在。
“你們稍等會兒,嘗嘗我做的谷物酸奶。”她眉眼含笑地說。
本是初次造訪,心中原本覺得多有叨擾,但此刻,一切又是那樣自然,無須多余的客套。幾分鐘后,一杯淡黃色米酒、一盤谷物酸奶就端上了桌。
這真是對待生活的儀式感呀!盛米酒的是透明玻璃杯,盛谷物酸奶的是天水碧色盤子,不僅愉悅了舌尖,還愉悅了視覺。健康的食物,舒適的衣裳,尋常的日子,平凡中自有真意。谷主說起輕食,滿眼歡喜,對于我這種平日里不愛進廚房的人來說都充滿了吸引力。
早餐,一份谷物酸奶,粗糧、酸奶、雞蛋,方便又營養。舒緩的音樂在房間里彌漫,陽光在窗簾上跳出好看的舞蹈,好好享受這一個靜謐的清晨吧,多么讓人動容。
人啊,向生活要的其實不多,只是簡單的早餐、熱愛的工作、尋常的周末、家人的陪伴。這樣的極簡,一點也不難,只要你常懷歡喜心,日日是好日。一扇大的木窗外,是草木蔥郁;窗內,則是尋常溫情。夜,漸臨。這里沒有山谷,卻似有山谷的幽和靜。
木梨谷,一種質樸的情懷,遇見純真的靈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建立起這樣的一座心靈山谷,頤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