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從西山明媚的退去,微風伴隨著小鳥的歌聲向樹林中飄去,又是一天的傍晚了。
五點吃過晚飯,姨商量去散步,大概又有半個月沒在村里村頭漫步了,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公路來到了家鄉邊的小河旁。
站在湛溪橋上,望著天邊山頭,好看的云彩變化多端,當落日的余暉映照著田坎,屋檐……這一刻的時光慵懶又美妙,忍不住發出連連感嘆。
橋上下的小河邊,河水緩緩地流淌著。
我手指著額頭上方,低吟道:“姨,快看,青山之巔,山外之山,晚霞寂照,寂靜光明,默默映耀這片天地。”
姨趕忙應聲:“又在拍照了,對不對?”
“當然了,這么好看,一定要留下來?!?
于是連拍了幾張照,兩手執著手機,轉了一圈,鏡頭感特穩當。
鏡頭了的景致太美了!
或許此時,沉醉自然的本性,萬籟復歸的心態,靜默山水間。
不對,那白色是什么?
發現三四只白色鳥從不遠處的高樹杈上休閑翱下來,一一優雅的落在稠密的禾苗里面。
“——白鷺?!焙镁貌灰娺@種鳥了,我激動地大叫起來。
“不就是鷺鷥鳥,農村春夏常見。”
白鷺是鳥類二級保護動物,對我這種常年不在老家生活的人,突然發掘其身影自然是被驚艷到了。
春夏交替季節,也是白鷺活動最繁忙的季節,四處捕食,養兒育女。
我曾近距離觀察到,白鷺鳥的曲頸是“S”形,細細的長喙象把剛勁的尖嘴鉗,鐵青色修長的細腿,常常喜歡單腳獨立,通體雪白的羽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美麗可愛。
“好美的鳥!”還真是意外的收獲,我情不自禁地喊著。
在距離我們視線大約一百米處,又發現了兩只白色身影,它們在悠閑地漫步,不時翩翩起舞,也是在田里低飛戲水,場面蔚為大觀,形成“鳥從綠出,水天一色”的迷人景象。
它們在田地里不停地游蕩覓食,穿來走去的嬉戲,還時不時地高傲的伸出來,仿佛是想看看大千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
“這就是杜甫筆下的白鷺,”
同行的姨說,“這么喜歡,好好拍一個長視頻,寫下來?!?
“姨,您知道嗎?這些白色精靈的出現,是屬于這片天空的,當然我也是屬于大地的?!?
“我看啦,你只曉得一點書了?!?
“這樣不好嗎?”
一邊走,一邊詮釋道:“天空那么高那么遠那么干凈純粹,大地那么深那么樸實那么粗獷渾濁,所以它們是輕靈的優雅的,而我是笨拙的鄙陋的?!?
“姨,我確實只能用手機照相,留下它們的身影,留下一點點繞來繞去的思念。”
“寶貝,你做你的,我都支持你?!?
“嗯”了一聲,內心深處還有一道聲音:白鷺,你潔白如雪的翅膀伸展開來,鋪滿陽光,我的十指就暗淡無光了。你掠過我的十指尖端,優雅卻又驕傲地飛遠,只有那灑下的一點影子,落在我的手掌中,像一只夢中的曲子,勾起我無端的遐思。
嗨,白鷺,我揮手示意,你可以高飛藍天;你可以優雅美麗;你可以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我,永遠站在我十指的陰影下面,雙腳依靠著厚實的土壤,思念著煙霞,仰望著你飛離去,飛出我的視野,最后飛出我的瞳孔,化成白云,留在了天上。
“喂喂喂想什么,”姨扭頭看向我,“它們飛遠了。”
直到途徑一個跳舞的人家,響起“咚咚咚……”震耳欲聾的音樂,才回過神來。
立馬牽著姨的手,聲情并茂地說:“是的,它們要回棲息之地,我們腳下的路還要繼續行走……”
一路我們往前,繼續聊著有的沒得,還談到一些農村風俗及一些有趣的事,忍不住頻頻大笑。
就連路途的小花,小草在微風中搖擺,好似在跳著輕快的舞蹈。
不知不覺走到夜幕降臨,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