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百度:李彥宏終生不悔的選擇(4)

  • 一勝九敗
  • 劉雯
  • 3749字
  • 2014-06-27 17:21:05

1999年,李彥宏依靠自己的發明專利“超鏈接分析”為百度奠基;2001年,百度依靠全新CDN技術實現了搜索大提速,而競價排名模式的建立更是尋找到了穩定的利潤增長點;2002年,百度為了優化自身搜索技術,提高用戶使用體驗度,提出了“閃電計劃”,李彥宏親自上陣督戰,“閃電計劃”在9個月內實現。

技術升級后,百度搜索流量一路飆升。

2003年,百度搜索流量較2002年增長了7倍。因此,李彥宏稱2002年為百度的“技術年”,稱2003年為百度的“流量年”。而隨后推出的“鳳巢系統”“框計算”以及“阿拉丁計劃”都是百度在搜索技術上的一次次飛躍。

“鳳巢系統”是全面接替有爭議的競價排名模式的高級版本。

為了使用戶需求與企業推廣信息間達到完美的匹配,百度先后為“鳳巢”系統的研發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據悉,作為2008~2009年度最為重要的戰略級部署,百度將主要技術研發費用都投給了“鳳巢”。

“框計算”是百度為用戶提供基于互聯網的一站式服務,用戶只要在框中輸入需求,系統就能明確識別這種需求,并將該需求分配給最優的應用或者內容資源提供商處理,最終返回給用戶相匹配的結果。

2009年推出的“阿拉丁計劃”旨在超越現有Web內容的限制,對包括眾多未納入搜索引擎檢索體系的“暗網”在內的所有信息進行更深一步的分析、融合、處理,以使這些信息能最富有效率地被用戶通過搜索引擎進行檢索。取名阿拉丁,寓含著該平臺可以像阿拉丁神燈那樣幫助用戶實現最便捷地獲取信息的愿望。

而百度的每次重大技術升級并不都是萬無一失的。在早期,百度的很多技術上的升級都遇到過意外差錯,導致系統暫時休克,服務暫時中斷。那時,一旦出現問題,百度所有技術骨干都會集中到現場,針對出現的問題立即攻克,問題不解決所有人一刻都不會休息。百度的技術人員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經驗,逐步成長起來的。最終,百度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軟件架構和升級流程,基本可以做到萬無一失,萬一有點問題,也有應急方案。

這是百度技術成功的法寶之一。

關注用戶體驗,滿足用戶需求

“用戶體驗”,是指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純主觀感受。在百度,出色的用戶體驗是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用戶體驗是百度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百度創立時,李彥宏就把搜索行業的特性描述為“新的、高度的人際互動的”。

百度產品的第一個特性就是“有用”。一項成果只有在滿足用戶需求后才能被稱為“百度產品”,否則,即使做得再華麗也是徒勞的。百度產品部的主要原則就是從產品功能上滿足用戶需求。

百度產品的第二個特性就是“易用”。很多手機用戶,當發現自己手機上有幾百個功能之后就不知道該怎樣去用了,虛擬產品也一樣,應用性同樣要做得相當好才能取得成功。

百度產品更高一個層次的特性是“視覺”。在使用戶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擁有更愜意的享受,這也是用戶體驗的過程。百度的用戶體驗是從有用到易用,然后達到視覺層面。只有所有層面都做好了,用戶的感覺才非常好。

因此,在很多網站以流量為主要考核指標的時候,百度從不用流量作為產品的考核標準,而是主要看用戶體驗。很多從其他公司跳槽到百度的人,得知百度竟然不考核流量的時候都很驚訝。

不考核流量,并不代表對產品不考核。對于各個產品,百度考核的標準是這個產品的真正價值是什么。如對于知道,百度考核的是問題的解決率和回答數,也就是考核有多少個問題是重要的,有多少人提問題,有多少個問題被解決了;對于貼吧,不考核有多少個帖子,考核的是有多少個熱門貼吧。

李彥宏不僅向公司灌輸“用戶體驗”的理念,并且在工作中也親力親為,站在第一線推廣用戶體驗的核心理念。

關于這一點,有許多例子可供說明。比如,一開始,百度搜索首頁上的標題是“設百度為首頁”,六個字雖然簡潔,但讓人感到有些生硬。后來,李彥宏把它改成“把百度設為首頁”,使用戶感到親切許多,這個小改動帶來的體驗效果非常明顯。

百度界面上搜索鏈接頁面,本來的設計規格是12像素,但李彥宏覺得看起來比較小,用起來不太方便,堅持要做得更大一點。

后來,李彥宏親自調整,最終將像素調成了14。這一細微改變,使百度用戶流量上升7.5%。

百度的首頁現在只有3kb(千字節)。不過,它曾經是4kb。

這一改動還是得之于一位工程師建議。這個百度首頁“瘦身”的建議經過產品部門的確認后,被轉到頁面設計,很快就變成設計師們討論的話題。在討論中,有的工程師對該建議不置可否:1kb太小了,值得如此大動干戈嗎?但絕大部分工程師的意見是,在百度,這個每天訪問量數以億計的首頁,每次點擊節省1kb的帶寬,一天能節省的帶寬資源就是個天文數字。一年下來,能大大節省公司資源。更重要的是,1kb的改變還能提高用戶的訪問速度。用戶每點擊一次,即便節約的時間微不足道,但對于百度來說,每天乘以數十億,就可以節約用戶非常多的時間。

在剛剛收購hao123網站時,李彥宏就注意到其網站首頁有個沒有處理好的細節問題-hao123只有一個比較小的搜索條,很不利于用戶檢索。李彥宏親自調整了hao123的首頁設計,把搜索框加大,放在更加明顯的位置,然后在左邊放上百度的Logo,另外,還增加了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快速鏈接的窗口。經過一系列改版,hao123用起來更方便了,流量增加了許多。

類似這樣的小改動每天都在百度的各個產品上發生。這些要改動的地方主要是靠經驗積累和思考來發現的。當然,還要有數據分析做支持。為此,百度成立了用戶體驗部,專門做用戶體驗。

同時,百度還建立了用戶反饋機制,收集用戶的產品體驗心得,用戶在百度的首頁可以找到一個有反饋意見的鏈接,這里的留言都由人工匯總、分析,作為改進產品的重要依據。

試錯:從無到有,從缺陷到完美

百度從最初的7個人的小公司,發展到今天的逾萬人的頂級企業,這其中不知經過了多少從無到有,從不完美到完美的不斷“試錯”的過程。沒有試錯過程,百度可能只是一家裹足不前、行盲目跟風的小公司;在實踐中不敢于試錯,百度有可能錯過發展的最佳時機,難以在短短幾年時間做大做強自己。

首先,從商業模式上來說,李彥宏為百度制定的戰略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經過實踐不斷地摸索蛻變得來,是隨著李彥宏對互聯網認識的加深而不斷優化的。百度初創的時候,商業模式是通過給門戶網站提供搜索技術,獲取服務費用。當發現給門戶網站提供技術服務難以有較大發展的時候,李彥宏又開始嘗試另外一種商業模式-給企業提供軟件,通過出售應用軟件與服務獲得經濟回報。這個商業模式幫助百度度過了艱難的創業期。但是,這個模式同樣很難讓百度有巨大發展。

2001年9月,李彥宏找到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基于競價排名的網絡推廣方式。再后來,李彥宏又先后發展了另外一些包括品牌專區在內的新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更好的商業模式是那些基于公司核心優勢、適合公司發展的,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贏利方式。

其次,從一個產品的問世到完美的過程,也體現了李彥宏的試錯思想。在李彥宏看來,公司邁出第一步最為重要,新產品出來時總是不完美的,不要期望完美了再推出,可以在推出后一點點發現問題,一點點改進,在無數點滴細節的完善中,逐步趨于完美。

百度推出的第一個版本的搜索引擎,其實存在很多缺陷。對于這樣的產品,到底推還是不推?這個問題在百度創始人之間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李彥宏最終拍板-先上線再說。在上線的同時,集中技術力量進行攻關,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持續優化。

這樣,百度的搜索系統每天都有很多改進,每隔幾個月就有一次大的升級。百度就是在這樣不斷的優化、升級中,迅速從競爭對手的手里搶過了市場份額,成為世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如果秉承完美之后再推出的心態,百度可能喪失了市場先機。

百度做貼吧、MP3搜索等系列產品,其實都是試錯的過程。

盡管大量搜索數據已經顯示,用戶對這些產品有強烈的需求,但是,事實究竟是什么樣的?只有實踐后才知道。為此,百度先推出了貼吧、MP3搜索等產品,然后根據用戶的反饋迅速調整,不斷改善。這些產品最終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百度,李彥宏時刻在呵護著一份創新的氣氛,每當看到總監們不敢讓下屬試錯的時候,他就說:“我們現在還是小孩子,有哪個孩子小的時候不跌跤呢?這就不敢跌跤了,以后長大了,就更加不敢了。小批量試一下,馬上就可以知道結果,知錯就改,有何不可?我覺得,相比損失的那一點點流量,鼓勵工程師有不斷改進的想法和創新意識是更重要的,它會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我國著名電影演員劉曉慶有過不少名言,流傳最廣的大概要數這一句:“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做單身的名女人難乎其難。”把這句話套用在上市后的百度上來說,就是:做搜索引擎難,做搜索引擎老大更難,做上市公司的搜索引擎更是難上加難。自從百度上市后,受業績壓力的驅趕,李彥宏更是需要根據其與生俱來的優秀的商業判斷力,以及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進行戰略選擇和決策。

專注執著的決策者成功并不是無緣無故的,除了付出辛苦外,還與創業者的個性有關。那么李彥宏是一個具有什么性格特點的人呢?

李彥宏是一個專注的人。他專注于搜索,專注于技術,專注于中國市場。技術創新是百度的核心競爭力。對李彥宏來說,百度能從小到大走到今天,依靠的是技術實力;百度能打敗競爭對手獨占鰲頭,依靠的也是技術實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渭源县| 南澳县| 淄博市| 花莲市| 常熟市| 鹤庆县| 禄劝| 高要市| 马关县| 花莲市| 新乡县| 兴文县| 曲周县| 灌云县| 嘉鱼县| 分宜县| 永康市| 汤阴县| 凌海市| 长子县| 准格尔旗| 海伦市| 稷山县| 苗栗县| 苗栗县| 友谊县| 铜鼓县| 建湖县| 苗栗县| 山东省| 禄丰县| 兴安县| 舒兰市| 岑溪市| 静乐县| 巴塘县| 永康市| 潼南县| 抚松县| 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