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介紹了王老先生(王老師)這一章介紹一下金老先生(金老師)金老師是本校的退休教師。因本校師資力量有限。所以不得不返聘金老師。關于本校的師資力量有限。舉個例子。本校的初中的三個班王老師教兩個。金老師教一個。金老師教語文和化學。我在初三的時候成為了他的學生,他教我化學。在這之前我就認識他(他在本地是個家喻戶曉的名人)還有爺爺和金老師是好朋友。之前爺爺就和金老師說起我的事。因此在初三之前我就金老師有一點了解。當時我很期待上化學課。一方面是對新學科的好奇。另一方面就是對金老師及其教學方法的好奇。第一節課是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我與各個學科的故事(化學)》一章中提過,這里就不再贅述)上完這節課后我覺得金老師講課非常生動形象(我給爸爸介紹本課內容的時候完全照搬金老師的講課內容)此后一段時間化學課成為我最喜歡的課之一。這也是我喜歡化學的原因之一。不久發生了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上課幾天后金老師開始小測(不是單元測試)這是金老師的教學方法之一。每次上一節課或幾節課后金老師都會找一些題目(可能是網上下載然后打印的)來進行小測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類似這樣的小測其他老師也有。只不過方式有點不同。比如政治老師在小測的時候發一張紙(反面空白)然后由老師口述題目,學生進行作答(寫在紙的反面)用一個不太合適的比喻。這種方式有點類似于小學時的聽寫。在化學小測的時候我以為與政治的小測一樣。所以我拿到試卷后立刻把它翻到反面。等老師說題目。過了一會我發現老師怎么沒動靜?我看了別的同學都開始動筆。我從緩過神來。把試卷翻到正面開始答題。可是由于我前面浪費了時間導致時間來不及。到交卷的時候我還沒做完。我誠實地和老師說了情況。老師也沒說什么把我沒做完的試卷收了上去,課后。金老師把我沒做完的試卷拿給我。然后在旁邊看著我做完。然后才把試卷收了,然后說:“下不為例,下次如果再做不完,就沒有機會了第二天試卷發下來了我一看我考了70分(10道題目對了7個)。我很高興。同時也非常感謝金老師。如果換作別的老師可能把試卷直接把試卷收了上去。不會給我機會讓我把試卷做完,而是會直接收上去。從此以后我更加努力學習化學。有一次我化學小測考了90分。金老師很高興表楊了我。有一種金老師批評了我。那是中考前不久的一次小測當時我考了“史上最低分”——10分當時我生病了,發試卷那天去上學。我回來時發現我的試卷在抽屜里我看試卷下面有一段話:“最近怎么回事,成績怎么變差,時間不多了,你要努力!我看后非常羞愧。更加努力的學習化學。后來在中考中考了56分(對我來說算不錯的成績了)。金老師對我產生了巨大影響。主要是他在剛開學的時候對我們的建議:你們一定要學好理科,特別是成績不好的同學將來如果上中專,我告訴你們中專全是理科(我覺得得金老師說的有點過了,但基本符合事實。)正是因為他的話(他不是專門說給我聽)讓我放棄了去讀中專(我有機會去讀我家附近的農校的)。我覺得我不適合理科。所以我選擇了自學高中課程。當然這一切金老師并不知道。他還經常勉勵我讓我好好努力。刻苦學習。還把他寫的書贈送給我。那是一本散文集(有部分小說)。金老師還經常拿一些報紙給我看。里面報道了一些勵志的故事。希望我能學習。我覺得金老師就符合前一章中我對先生的定義。金老師是個學識淵博,道德高尚的人值得每個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