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倒霉的時候,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喝涼水都會塞牙;人在順溜的時候,就是睡覺送來軟枕頭,下雨撐開一把傘。
劉邦自打在沛縣起事以后,可謂順風順水,短短的幾個月,他的隊伍發展到將近10萬人馬。
此時,被秦朝滅了的諸侯六國,又都趁機死灰復燃。六國當中,要數楚國力量最強,各路諸侯都尊楚懷王為義帝。楚國大將項羽擁兵百萬,自稱西楚霸王。在這期間,劉邦和項羽還算聯合得挺好,共同打敗了秦軍和陳勝、吳廣的義軍。當著楚懷王的面約定:誰先攻入咸陽誰當秦王。但是,盡管劉邦率先攻破咸陽,滅了秦朝,項羽自恃兵力強大,硬逼著楚懷王改約,把劉邦封為漢王,攆至關西南鄭。劉邦自知不是項羽的對手,只好委曲求全,帶領自己的人馬西去南鄭。
要不怎么說劉邦運氣好呢,項羽這樣做,本是為了排擠限制他,豈知,此舉卻成全了他。他西去時,采用張良的建議,燒毀了唯一可以出入的棧道。一方面是為了哄騙項羽,表示此去不再東歸,讓他放松警惕;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別的諸侯國入侵。劉邦在南鄭毫無干擾地休養生息、擴軍備馬。他用蕭何當管家,陳平、張良當謀士,用韓信做大將。就好像虎臥深山、龍藏海底,就等著大顯身手的那一天了。
說來也該著,這時候項羽做了一件很失人心的事。他逼著義帝楚懷王東遷,走到九江的時候,叫手下的大將英布把楚懷王暗殺了。當年8月,劉邦就以討伐逆賊的名義出師東征,采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辦法,出其不意地攻下三秦,沿途各路諸侯紛紛歸附。劉邦率眾渡過平陰津,抵達洛陽。為防項羽偷襲后方,劉邦令韓信帶兵駐守河南,自己領兵直搗彭城。
這個時候,項羽正領著兵馬在攻打齊國,并沒有在彭城留下多少守軍。劉邦大軍一到,彭城很快就被攻下。
彭城本是項羽老巢,他的眷屬和從咸陽秦宮掠來的宮妃美女都在這里。劉邦一到這里,又犯了好色之病。當年攻下咸陽的時候,他早就對秦宮里的美女看花了眼。因為蕭何和樊噲的勸阻,他才忍痛讓給項羽。如今,那些美女都被項羽弄到這里,他豈能放過這個難得的享受機會?
劉邦就此在彭城住下,日日笙歌,夜夜尋歡。他的手下也借機效仿,到民間搶奪財物、擄掠婦女。各路諸侯見此情景,都悄悄撤回了兵馬。
要不怎么說樂極生悲呢!項羽得知彭城被劉邦霸占,氣得七竅生煙,暴跳如雷,立馬率領精兵,直接殺回彭城。沿途守城漢兵不戰而潰,項羽大軍如狂風席卷而來,不日即到彭城。劉邦正在溫柔鄉里做著美夢,聽說項羽已經兵臨城下,大驚失色。他慌忙調集兵馬,要去迎敵,怎奈那些兵丁也是光顧吃喝玩樂,一聽說要上戰場,全都驚慌得像沒頭蒼蠅,亂撞亂奔,官找不著兵,兵歸不成隊。不說項羽是挾怒銜恨而來,他的八千子弟兵的妻兒老小也都在彭城,哪一個不是紅著眼睛拼命而來?這種情況下,兩軍對陣,漢軍就如小偷進書房,除了輸就是輸。沒用幾個回合,漢兵連死帶逃,已經所剩無幾。項羽胯下騎雪踏烏騅馬,手持天龍破城戟,專盯著漢王的大旗處沖殺,逼得劉邦只得沒命地奔逃。后面的追兵緊跟不舍,等到他跑過靈璧縣界時,身邊已經沒有一兵一卒。
前面是一條波濤滾滾的大河,后面是人吼馬嘶的追兵。到此時,劉邦才懊惱不迭,仰天長嘆:“嗨,我真不該狗改不了吃屎,貪圖一時快活,如今要死在這荒郊野地,真要喂了狗!”
劉邦正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河對岸劃過來一只船,船頭上站著一個粉衣女子。到了岸邊,劉邦不禁驚叫出聲:“怎么是你?”
從船上下來的女子不是別人,正是與他分別不久的袁珮嬌。他在攻打彭城的時候,就讓人把袁珮嬌送回了老家。那時,她已懷了身孕,不便隨軍打仗。更主要的是劉邦想要在彭城快活一番,怕她在身邊礙事。
這個時候,楚兵的喊聲已近,袁珮嬌一看劉邦那凄慘的樣子,就知道了他的處境,忙對他說:“什么也別說了,你先上船過河,我來擋住他們!”
劉邦還想說什么,袁珮嬌奪過他手中的馬韁繩,翻身上馬,對他大聲吼道:“你快走吧!不要管我!”
說話間,追兵已到眼前。袁珮嬌催馬揚刀迎了過去。老船夫招呼劉邦:“快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劉邦上了船,老船夫奮力劃著槳,向對岸駛去。劉邦站在船頭,眼看著袁珮嬌沖進敵軍中,他的心像要從嗓子里蹦出來。一個小女子,武藝再高強,也是好虎不敵一群狼,肯定是兇多吉少。
當小船到了對岸,劉邦已經看不到遠處廝殺的身影了。他不由得掩面痛哭起來:“嬌妻呀,是我害了你呀,我還有什么臉面活在世上?”
老船夫說:“她死了是為了讓你活呀,瞧你那尋死覓活的樣,真要有個好歹,她不是白為你死了嗎?”
劉邦下了船,一邊抹著眼淚走,一邊在心里嘀咕:袁珮嬌不是在老家待產嗎,她怎么會來到這里呢?
劉邦怎么也想不到,袁珮嬌突然出現在這里,意外地救了他的命,卻是因為一件不可告人的丑事。
原來,劉邦在沛縣起事之后,就把呂雉送回了老家。老父年邁,老母臥病,兩個孩兒尚小,家里離不開呂雉。劉邦怕妻子一人在家侍候老小,太過辛苦,特意安排審食其幫助照顧。這審食其是劉邦同鄉,在眼皮底下長大的。他本來是要跟著劉邦走,劉邦覺得他挺勤快,又很本分,便讓他跟著呂雉回去做個幫手。哪知道,他們倆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就都覺得很近便了,說話也沒了拘束。劉邦長時間不在身邊,呂雉看著眼前這個眉目清秀的小伙子,漸漸有了非分之想。審食其還是個沒經歷過男女之情的毛頭小伙子,怎么能夠經得住一個女人用心的勾引?
袁珮嬌就在這個時候被送回老家,無疑,對呂雉和審食其來說,正好像熱鍋潑上一瓢涼水、美夢遇上當頭一棒。袁珮嬌本是個聰明伶俐的女子,沒用多久,她就看出了兩人關系非同一般。這對她來說,真成了一件天大的難事。告訴公婆吧,這個家就沒法再過下去;不說吧,又覺得對不起丈夫,于心不安。正在她內心天天受到熬煎的時候,那呂雉也看出她知道了自己的秘密,為了封住她的嘴,竟讓審食其去勾引她。袁珮嬌曾一怒想殺了這對狗男女,轉念一想,這樣一來,不僅劉家家破人亡,劉邦的顏面也會盡失,他還怎么在眾人面前抬得起頭來?思來想去,只有離開這是非之地。于是,她便悄然離家,踏上尋夫之路。
袁珮嬌絕沒有想到,自己的無奈之舉,會意外地救了劉邦。冥冥之中,很多機緣巧合的事情,都如鬼使神差,說不清、道不明。
劉邦凄凄惶惶地走在路上,心里一直惦記著袁珮嬌的死活,走了半天,也不知到了哪里。眼看天色已晚,腹內又饑又渴,只好走進一個村子,敲開村頭一家的房門。開門出來的是一個老漢,年紀要比劉邦稍大。老漢一開門,屋里飄出一股飯菜的香味。不用說,老漢家里是在吃晚飯。此時的劉邦,又如從前一樣不顧臉皮,開門見山地直說:“老人家,不瞞您說,我是漢王,打了敗仗逃到這里,又累又餓,想找口飯吃。”
那老漢上下打量了劉邦一陣,半信半疑地說:“你真是那個滅了秦二世的漢王?”
劉邦說:“我哪來的假話唬你?要有吃的就給我胡亂吃上幾口,要是沒有,我就再去別處。”
老漢說:“你先坐下等等,我去取來!”他進屋取來幾樣飯菜,放在桌上,說:“你先慢慢吃著,我再拿點酒來。”
劉邦餓得已經等不及,端起碗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老漢半天沒出來,劉邦聽見他在屋里和一個女子說起話來。倆人你一句我一句說了一會兒,老漢才端著一壺酒,臉上帶笑地走出來,坐在對面說:“大王,你一邊喝一邊聽我說,老朽姓戚,原本家在關中,因逃避戰亂,才來到這里。膝下只有一女,年方十八。雖然家境不殷實,小女倒也讀過一些詩書。只因曾有術士為她相面,說她很有貴相,才至今未嫁。大王今日來此,正是天緣巧合,老朽愿將小女許給大王為妾。”
劉邦聽了此話,頗感意外,不由一愣,放下了碗筷。戚仁趕緊說道:“大王,你不必推辭,剛才我已征得小女應允,她愿意為大王侍奉巾櫛。”說著,招呼女兒出來。劉邦一見戚姬雖然荊釵布衣,沒有打扮,卻是生得花容月貌、婀娜多姿,和宮中的美女比較起來,別有一種風韻。他本是好色之人,豈會拒絕,但還是連忙假意推辭道:“本王逃難之時,討得一口飯食,已是過意不去,怎好再委屈令愛?”
這戚仁原本是個市井之徒,慣有趨炎附勢之心,總想找個登天的梯子,好不容易碰到這么個機會,怎能輕易撒手?雖然劉邦此時是孤家寡人,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趕忙賠著笑臉說:“老朽知道你宮中美人無數,小女能夠侍奉大王,實在是攀了高枝。不要說什么委屈,只要大王不嫌棄,就是小女的萬幸了?!?
劉邦心里偷著樂,卻繃著臉,鄭重其事地說:“老丈既然這樣厚愛,本王只得領情了?!彼麖难辖庀乱粔K玉佩,交與戚仁:“慌亂之中,隨身什么也沒帶,權將此物作為聘禮吧。”
戚姬接過玉佩,羞得玉面粉紅,飄飄下拜,折身進了里屋。
戚仁高興地說:“大王,我看擇日不如撞日。寒舍簡陋,也就不講什么排場,今夜就請大王和小女洞房花燭!”
劉邦爽快地說:“好,就聽老丈安排!”
這正是:
人生得意做新郎,花燭美女甚風光。
不想窗外月色美,還有男兒溫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