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法律知識學習手冊
- 七五普法圖書中心
- 857字
- 2021-05-14 15:43:53
實施行政許可必須舉行聽證會嗎?
案例分析
2014年2月,小強畢業于某大學土木建筑學專業,到某家裝公司實習,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技巧。2015年4月,小強準備開辦一家裝修公司。于是,小強向當地工商部門提出了辦理營業執照的申請,并按照要求準備了所有申請需要的材料。之后,工商部門接受了小強的申請,對其材料進行了審查。期間,工商部門告訴小強要舉行聽證會。小強認為自己申請的營業執照是不需要聽證的。那么,小強申請營業執照,也要進行聽證嗎?
我國《行政許可法》第三十六條、第四十六條規定,對舉行聽證的情形有明確的規定,行政機關對行政許可申請進行審查時,發現行政許可事項直接關系他人重大利益的,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進行申辯,行政機關應聽取其意見;對于涉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實施或者公共利益的事項,應向社會公告,并舉行聽證。據此可知,只有在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或者行政機關認為需要舉行聽證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許可事項時,行政機關才應該舉行聽證。本案中,小強申請營業執照不在法定情形之列,所以不必舉行聽證。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三十六條 行政機關對行政許可申請進行審查時,發現行政許可事項直接關系他人重大利益的,應當告知該利害關系人。申請人、利害關系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當聽取申請人、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第四十六條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實施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或者行政機關認為需要聽證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許可事項,行政機關應當向社會公告,并舉行聽證。
深度解析
聽取申請人、利害關系人的陳述和申辯,聽證程序都是行政機關聽取當事人意見的程序,都是程序公正原則的體現。如果行政機關認為行政許可事項對公共利益可能產生較大的影響,行政機關就應當將有關的行政許可事項予以公告,使社會對此予以關注,聽取社會各界包括有關專家的意見。行政機關經過對申請人的利益與公共利益進行考量后,認為準予許可不會對公共利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作出準予許可的決定;反之,則應拒絕頒發許可。但對于不必聽證的事項,則不應浪費人力、物力舉行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