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法律知識學習手冊
- 七五普法圖書中心
- 838字
- 2021-05-14 15:43:53
聽證會的舉行應當遵循什么法定程序?
案例分析
李某申請建一座工廠,在行政許可過程中,工廠選址周邊居民申請舉辦聽證會。行政機關認為該許可無關緊要,不必把聽證會搞得過于正式,因此,在舉行聽證會的前兩天才通知申請人參加。結束聽證后,一名聽證會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口頭匯報,行政機關據此作出了行政許可的決定。該行政機關舉行的聽證合法嗎?
《行政許可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行政機關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日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必要時予以公告。本案中,行政機關只在舉行聽證的前兩天通知申請人參加,不符合法律規定。該法還規定,聽證應當制作筆錄,聽證筆錄應當交聽證參加人確認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聽證筆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本案中,在聽證后,行政機關并沒有根據聽證筆錄,而是根據參加聽證的一名工作人員的口頭匯報作出了行政許可的決定,違反《行政許可法》的規定。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四十八條 聽證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行政機關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日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必要時予以公告;
(二)聽證應當公開舉行;
(三)行政機關應當指定審查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以外的人員為聽證主持人,申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主持人與該行政許可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四)舉行聽證時,審查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供審查意見的證據、理由,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以提出證據,并進行申辯和質證;
(五)聽證應當制作筆錄,聽證筆錄應當交聽證參加人確認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
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聽證筆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深度解析
聽證涉及當事人的重要權利,當事人有權充分了解聽證涉及的事項,只有這樣才能進行必要的準備。因此,在合理的時間提前得到通知是當事人的權利,也是程序公平的要求。通知一般采用書面的方式進行,必要時,可以公告。在聽證程序中,行政機關應當對聽證過程進行書面記錄,制作成聽證筆錄。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聽證筆錄,作出是否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
-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2014版
-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
- 比較視野下的廣東自貿區法治政府建設:現實挑戰與發展路徑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信訪綜合管理法律法規
- 農業保險條例(2012年版)
- 法律一本通:法律援助法一本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 學生常用法規小全書:口袋本
-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系列)
- 黨團組織選舉法律法規
- 2020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全書(含土地、礦產、海洋資源)
- 法律政策全書系列:應急管理法律政策全書(2023版)
- 普法系列:消費者權益保障問答
- 新時代公證改革與發展:第五屆安徽公證論壇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