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星光璀璨
- 星河流明
- 清越不是呆呆
- 2185字
- 2025-07-07 22:22:20
《星塵往事》的首演定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的玫瑰閱覽室。九月的傍晚,我們站在二樓的弧形陽臺上,看著工作人員調試最后的設備。下方的閱覽大廳被改造成了沉浸式藝術空間——三十六個懸掛式音箱組成聲音矩陣,墻壁上投影著我寫的文字片段,中央的圓形舞臺上放著一架三角鋼琴。
“緊張嗎?”我幫喬昔整理耳后的發卡,她的手指冰涼。
她深吸一口氣,望向穹頂上那些鍍金的玫瑰花飾:“比伯克利面試還緊張。”
樓下傳來觀眾的嘈雜聲。首演門票在開售兩小時內售罄,現在到場的除了藝術評論家,還有不少從我們高中時代就見證這段感情的老朋友。艾莉和她的媽媽專程從波士頓趕來,坐在第一排;瑪利亞太太甚至給南瓜找了寵物保姆,帶著林爺爺留下的二胡出席。
燈光暗下來,觀眾席的交談聲逐漸平息。我吻了吻喬昔的額頭:“去吧,我的星辰。”
演出開始于一段全黑的靜默。突然,喬昔的鋼琴聲從四面八方響起——那是《歸航的星辰》的變奏版,經過重新編曲后更加空靈。隨著旋律展開,墻壁上的文字投影開始流動,講述兩個少年在星空下的初遇。聲音與文字交織,觀眾們仰著頭,仿佛置身于銀河之中。
中場休息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在人群中向我招手——是威廉姆斯教授,當年在機場給喬昔遞錄取通知的伯克利招生主任。“你們創造了奇跡,”他握著我的手說,“這完全顛覆了傳統敘事藝術的邊界。”
下半場更加震撼。當喬昔彈奏到那段用我們語音留言制作的和聲時,觀眾席傳來輕輕的抽泣聲。最令人意外的是終章——喬昔突然停下鋼琴,拿起林爺爺的二胡,演奏了一段《二泉映月》的變奏。與此同時,墻上投影出我們這些年所有的照片:高中畢業典禮、伯克利校園、波士頓公寓、紐約街頭……最后定格在一張新照片上——昨天剛拍的,我們站在圖書館臺階上,背后是曼哈頓的夕陽。
演出結束后的酒會上,一位銀發女士向我們走來。我立刻認出了她——《紐約客》傳奇編輯蒂娜·布朗。“孩子們,”她舉著香檳杯,“有興趣把這個項目帶到歐洲去嗎?”
原來她正在策劃明年春天的巴黎文學節,想邀請《星塵往事》作為開幕演出。喬昔的酒杯差點脫手,被我及時穩住。“巴黎?”她的聲音高了八度,立刻切換成法語,“Mais bien s?r!(當然愿意!)”
回家的出租車上,喬昔興奮得像第一次來紐約的游客,不斷復述著今晚的每個細節。當車駛過時代廣場時,巨大的廣告屏突然切換成《紐約時報》的書評版面——我的新書《星塵往事》赫然在列,被評為“本年度最動人的跨媒介敘事實驗”。
“邱桐!看!”喬昔搖下車窗,不顧寒風指著那塊屏幕,“你的名字在發光!”
我摟住她的肩膀,看著自己的名字在霓虹燈中閃爍。十多年前那個在筆記本上偷偷寫詩的少年,怎么可能想象到這一刻?
深秋的某個周末,我們回到波士頓參加母校的百年校慶。秘密基地的歪脖子樹已經長得比圍墻高出一大截,枝干粗得需要兩人合抱。令我們驚訝的是,樹干上那個被樹皮覆蓋的“Q&T”刻痕,如今竟然以一種奇異的方式重新浮現——樹皮的自然紋路恰好形成了類似的圖案。
“連樹都在幫我們記住。”喬昔撫摸著那些紋路,陽光透過樹葉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校慶典禮上,我們被邀請作為杰出校友代表發言。站在高中禮堂的講臺上,看著臺下那些年輕的面孔,我突然想起當年那個自卑的文學社男孩。“尋找你們的星辰,”我對著麥克風說,“但不要害怕成為別人的星光。”
喬昔的發言更加簡短。她只是拿出星星哨子,吹了一段《星辰》的旋律,然后說:“有些約定,值得用一生去守護。”
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后排有幾個女生甚至紅了眼眶——后來我們才知道,學校里早已流傳著關于“星星CP”的傳說,我們成了學弟學妹心中的愛情圖騰。
十二月的第一場雪后,我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來自艾莉的包裹。里面是一本手工制作的畫冊,記錄了她眼中的我們:在波士頓兒童醫院彈琴的喬昔,在簽售會上微笑的我,還有無數張想象中的場景——我們在巴黎鐵塔下,在威尼斯運河邊,在白金漢宮前……最后一頁是一幅星空圖,兩顆特別明亮的星星被金線連在一起,旁邊寫著“像邱桐和喬老師一樣”。
我們把畫冊放在咖啡桌上,每次有客人來都會自豪地展示。俄羅斯房東太太看到后,破天荒地邀請我們上樓喝伏特加。“我年輕時也有這樣的愛情,”她醉醺醺地說,指著墻上泛黃的照片里一個穿軍裝的英俊男子,“戰爭帶走了他……你們要珍惜。”
新年夜,我們決定像普通游客一樣在時代廣場跨年。擠在沸騰的人群中,倒數到零時,喬昔突然轉身吻住我,無視周圍人的歡呼和口哨。“新年愿望是什么?”分開后,我抵著她的額頭問。
“繼續做你的星光,”她的呼吸在冷空氣中形成白霧,“永遠。”
一月中旬,巴黎文學節的正式邀請函抵達,同時附帶了歐洲巡演的計劃——倫敦、柏林、羅馬、巴塞羅那……整整三個月的行程。我們坐在地板上,周圍攤開著一堆地圖和行程表,像兩個正在策劃冒險的孩子。
“記得高中時我們說要看遍世界的星光嗎?”喬昔用紅筆在巴黎地圖上畫了個星號,“現在真的要實現了。”
我翻開筆記本電腦,開始起草請假申請。屏幕保護程序恰好是我們這些年所有機票車票的掃描圖——從深圳到波士頓,從伯克利到紐約……很快,就會有新的票根加入這個收藏。
窗外,紐約的夜空難得清朗,幾顆星星穿透光污染隱約可見。喬昔靠在我肩上,輕輕哼著新作的旋律。我們十指相扣,無名指上的戒指在臺燈下微微發亮。
有些故事,開始于一個普通的周末清晨,一個害羞的男孩在校門口等待他的女孩。而有些故事,永遠不會結束,就像星光穿越億萬光年,永遠在宇宙間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