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左邊!左邊!“
喬昔的尖叫聲幾乎掀翻了我們公寓的屋頂。我手忙腳亂地操控著游戲手柄,但屏幕上的賽車還是狠狠撞上了護欄,車身在空中翻轉(zhuǎn)兩圈,最后四輪朝天,引擎冒煙。
“又輸了!“我癱在沙發(fā)上,手柄滑到腿上,“這已經(jīng)是今晚第七次了。“
喬昔得意地晃著腦袋,栗色的短發(fā)在客廳暖黃的燈光下泛著光澤。她盤腿坐在我旁邊,膝蓋抵著我的大腿,手指還在手柄按鍵上靈活地敲打著,仿佛隨時準備再來一局。
“承認吧,邱先生,“她歪著頭,笑得狡黠,“在賽車游戲上,你永遠贏不了我。“
我伸手去揉她的頭發(fā),她立刻縮著脖子躲開,像只警覺的貓。
“這不公平,“我抗議,“你小時候玩過多少街機?我可是高中才第一次碰游戲機。“
“借口!“她抓起抱枕砸向我,“輸了就是輸了,大作家。“
這是我們來到波士頓的第二個春天。公寓里已經(jīng)堆滿了生活的痕跡——墻上掛著喬昔手繪的波士頓地圖,書架上塞滿了兩個人的書,我的小說草稿和她的樂譜混在一起,冰箱上貼著便利貼、外賣菜單和隨手記下的電話號碼。
窗外,查爾斯河岸的櫻花剛剛開始綻放,粉白的花瓣偶爾被風吹進來,落在我們的地板上。
喬昔伸了個懶腰,光腳踩在地板上,走到冰箱前翻找飲料。她穿著我的舊T恤,下擺垂到大腿,露出一截纖細的小腿。
“喝什么?“她拉開冰箱門,探出頭問我,“橙汁還是啤酒?“
“啤酒吧,“我說,“反正明天周六。“
她丟給我一罐,自己開了瓶橙汁,然后走回來,一屁股坐在地毯上,背靠著沙發(fā)。我低頭看著她,突然覺得胸口被某種溫暖的情緒填滿。
“干嘛這樣看我?“她挑眉。
“沒什么,“我拉開啤酒拉環(huán),“就是覺得……我們真的在這里生活下來了。“
她笑了,眼睛彎成月牙:“是啊,生根了,現(xiàn)在該發(fā)芽了。“
我的短篇小說《貓南北》被校刊采用了。
那天早上,我打開郵箱,看到編輯部的回復時,手指在鍵盤上懸停了好幾秒,才敢點開郵件。
“我們很高興通知您……“
我讀了兩遍,確保自己沒有看錯,然后猛地從椅子上站起來,差點撞翻咖啡杯。
“喬昔!“我沖進客廳,她正在電子琴前調(diào)試新譜子。
“怎么了?“她抬頭,被我激動的表情嚇了一跳。
“我的小說被錄用了!“我把筆記本屏幕轉(zhuǎn)向她,“校刊!“
她尖叫一聲,直接從琴凳上跳起來,撲到我身上,差點把我撞倒。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她摟著我的脖子,興奮得像個小孩,“我男朋友是個作家!“
領獎那天,喬昔坐在觀眾席第一排,穿著一條我從未見過的淺藍色連衣裙,頭發(fā)別在耳后,露出小巧的耳環(huán)。她全程舉著手機錄像,眼睛亮得像星星。
我站在臺上,手心冒汗,讀完了小說的節(jié)選。臺下掌聲響起時,我第一反應是看向她——她正拼命鼓掌,嘴角翹得老高,仿佛得獎的人是她自己。
回去的路上,她挽著我的胳膊,逢人就介紹:“這是我男朋友,他剛剛拿了文學新秀獎!“
我窘迫得想鉆地縫,她卻樂此不疲,甚至對便利店收銀員也重復了一遍。
“喬昔,“我低聲抗議,“人家根本不在乎……“
“我在乎啊,“她理直氣壯,“我男朋友超厲害的!“
與此同時,喬昔的工作也有了突破。醫(yī)院正式聘她為兼職音樂治療師,還讓她負責一個新項目——用音樂療法幫助創(chuàng)傷兒童。她常常深夜還在準備教案,而我則在一旁默默泡好菊花茶,放在她手邊。
有時候,我會從書桌抬頭,看她伏在茶幾上寫寫畫畫,眉頭微蹙,嘴里哼著旋律,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打節(jié)奏。
“這段怎么樣?“她偶爾會抬頭問我,然后哼一段旋律。
“好聽,“我總是這樣回答,“像你一樣溫柔。“
她就會翻個白眼,但嘴角的笑意藏不住。
五月份,我們迎來了第一個“家庭危機“——浴室水管爆裂。
那天早上,我剛起床,就聽見喬昔在浴室里尖叫:“邱桐!快來!“
我沖進去,發(fā)現(xiàn)她站在一片汪洋里,拖鞋漂在水面上,睡褲褲腳濕透了。水管像噴泉一樣往外冒水,整個衛(wèi)生間已經(jīng)變成了小型泳池。
“房東太太呢?“喬昔慌亂地問。
“去意大利探親了,記得嗎?“我嘆了口氣,趕緊關掉總閘。
我們不得不自己找水管工。喬昔翻出手機,結(jié)結(jié)巴巴地打電話:“Hello, our bathroom... uh... water is... running everywhere...“
她卡殼了,轉(zhuǎn)頭用求救的眼神看我。我接過電話,用我日漸流利的英語描述了情況,約好了維修時間。
事后,喬昔窩在沙發(fā)上生悶氣,抱著抱枕,下巴抵在上面,一臉挫敗。
“來美國兩年了,我的英語還是這么爛……“
“誰說的?“我揉亂她的頭發(fā),“你治療時的英語就很棒。上周那個英國老太太還夸你發(fā)音標準呢。“
確實,喬昔的專業(yè)英語進步神速。她能準確描述各種癥狀和療法,能用音樂術語與同行交流。但日常對話中,她還是會鬧笑話——
比如,她曾把“藥方“(prescription)說成“訂閱“(subscription),藥劑師一臉茫然地看著她;還有一次,她把“注射“(injection)說成“拒絕“(rejection),把護士逗笑了半天。
最經(jīng)典的一次,我們?nèi)ゲ蛷d,她想說“這道菜很辣“(spicy),結(jié)果說成了“這道菜很貴“(pricey)。服務員愣了一下,然后憋著笑說:“是的,我們的龍蝦確實不便宜。“
喬昔當時還沒反應過來,直到回家查字典才意識到自己鬧了笑話,氣得把臉埋進枕頭里尖叫。
“沒關系,“我安慰她,“至少你的錯誤都很有創(chuàng)意。“
她抓起抱枕砸我。
夏天,我們決定嘗試一次公路旅行。
我們租了一輛二手福特,后座塞滿了帳篷、睡袋和方便食品,目的地是阿卡迪亞國家公園。
“你確定這破車能開那么遠?“出發(fā)前,喬昔擔憂地看著那輛漆面斑駁的老爺車。
“瑪利亞太太說它雖然丑但很可靠,“我拍了拍引擎蓋,“就像她的前夫。“
喬昔噗嗤一笑:“她真的這樣形容?“
“原話。“
事實證明瑪利亞太太是對的。雖然空調(diào)時好時壞,收音機只能收一個臺,但這輛老福特載著我們平安行駛了一千多英里。
路上,喬昔負責導航,我負責開車。她喜歡在途中突然指著窗外喊:“快看!奶牛!“或者“那邊有片向日葵田!“然后我們就會臨時停車,跑去拍照。
在阿卡迪亞的星空下,我們擠在狹小的帳篷里,聽著海浪聲入睡。
“比我們秘密基地的墻頭舒服多了,“喬昔蜷縮在睡袋里說,“就是有點擠。“
我吻了吻她的額頭:“等有錢了,我們買個大帳篷。“
“還要買個帶全景天窗的車,“她已經(jīng)開始規(guī)劃,“這樣下雨天也能看星星。“
我笑了,把她摟得更緊。
秋天,我接到了第一個有償寫作邀約——為當?shù)匾槐疚膶W雜志撰寫專欄。稿費不高,但足以讓我驕傲地宣布:“今晚我請客!“
我們?nèi)チ颂迫私忠患倚〔宛^,點了最貴的龍蝦。喬昔舉著手機拍個不停:“必須記錄下我男朋友第一次靠寫作賺錢的歷史性時刻!“
回家的路上,我們經(jīng)過一家樂器店。櫥窗里展示著一把漂亮的木吉他,琴身上有星星圖案。喬昔貼在櫥窗上看了好久,但看到價格標簽后立刻拉著我離開。
第二天是喬昔生日。早上醒來,她發(fā)現(xiàn)那把吉他赫然立在床邊,琴身上還系著紅絲帶。
我靠在門框上,笑得有些緊張:“提前三個月預支了專欄稿費...希望你喜歡。“
喬昔抱著吉他,哭得像個孩子。那天晚上,她為我彈唱了新學的《Perfect》,歌詞里的“we were just kids when we fell in love“讓她哽咽得幾乎唱不下去。
我看著她,心想——是啊,我們從高中開始相愛,如今在這異國的土地上,我們的愛情終于開始發(fā)芽,向著陽光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