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曹維安

2015年退休至今近5年,除了校對《俄國史學史》的譯稿外,我還更喜歡重讀赫爾岑的《來自彼岸》和《往事與隨想》之類的“閑”書。周厚琴在畢業5年后,打算出版她以博士論文為基礎的教育部項目研究成果《從城邦到帝國:俄國專制君主制探源》,我為她的成長感到由衷欣喜。

治學俄國史30余年,我始終認為,俄羅斯史是一個非常有意思、有價值的國別史研究樣本。俄羅斯位于東西方之間,橫跨歐亞洲之上,向來特立獨行。在面對東方時,俄羅斯人往往以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代表自居,而面對西方時,卻又總是強調自己的獨特性。但俄羅斯的傳統和獨特性難以在彼得一世之后尋找到,而應深入彼得一世西化改革之前的基輔羅斯和莫斯科羅斯時期。9~17世紀的俄國史,屬于俄羅斯帝國前史,大致與西歐中世紀史同期。這一時期更多地保留了一些羅斯原有的、未為彼得一世強力實行西化改革而改變的歷史文化傳統。

俄國政治文化傳統的核心,就是沙皇專制制度,即專制君主制。東西方都有過所謂的專制制度,俄國的專制君主制屬于哪一種?或者原本就是特有的類型?顯然,對其源頭的探求需要深入俄國中世紀史。對于9~18世紀初的俄國政治制度,學術界通常劃分為如下幾個階段:(1)基輔羅斯的“封建君主制”;(2)莫斯科羅斯的“等級代表君主制”;(3)彼得堡羅斯的“絕對君主制”或“貴族官僚君主制”。之所以加上引號,原因就在于這些概念都是建立在西方政治制度術語范式下的定義,始終說的是俄羅斯像誰,而非是誰。周厚琴選擇專制君主制這個影響俄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而重要的問題來做,需要些勇氣。一則,此話題并不新鮮,關于俄國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特別是蘇聯時期關于俄國封建主義和“絕對君主制”的討論,很多結論至今仍在中國學界占據著統治地位,要打破這種框架進行自成一體的創新研究,有一定難度;二則,追溯起源的問題必然涉及相當長時段的研究,如何把握問題意識、主線突出與史料龐雜之間的協調關系,需要下一番功夫。

周厚琴在書中梳理和辨析了俄語中非常重要的“самодержавие”概念。在此基礎上,將“專制君主制”視為俄國一種深厚的、民族的、與眾不同的獨特歷史現象。這是一種以沙皇為政治權力中心,以東正教和專制主義為官方意識形態,并以專制獨裁為手段的君主制統治方式。它既不同于東方的“獨裁君主制”,也不同于西方的“絕對君主制”,而有著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書中圍繞幾個問題展開論述,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第一,俄國專制君主制是否古已有之?古羅斯國家是俄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以基輔為中心、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國家。受蘇聯學者影響,國內學術界一般認為基輔羅斯政治制度是“封建君主制”,這是機械地套用五種社會形態理論的結果。通過利用古羅斯編年史等史料,研究王公職能和權力界限、親兵隊構成及作用以及維徹的性質,作者認為:9~10世紀的基輔羅斯是羅斯國家的形成時期;11~13世紀初,隨著國家的發展和城市的壯大而形成諸多城邦,城邦制是古羅斯邁入文明世界的方式?;o羅斯政治制度是多元化的非專制政治。

第二,從基輔羅斯到莫斯科羅斯的政治制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俄國專制君主制緣何產生?俄國學者與西方學者關于拜占庭和金帳汗國對羅斯的政治影響分歧甚大。通過對金帳汗國統治時期羅斯政治力量發展動態和政治生態環境的考察,作者認為莫斯科王公正是積極繼承拜占庭遺產,巧借金帳汗國統治之力,從聯合東北羅斯到逐漸統一整個羅斯,在伊凡三世時初步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統一中央集權國家的,俄國專制君主制即起源于此。其外部因素來源于拜占庭的宗教遺產、金帳汗國的東方式獨裁政治,而內部根源則在于莫斯科王公的個性選擇,以及其居民和政治權力中心轉移到東北羅斯。

第三,如何對莫斯科羅斯政治制度進行定性?中國學者普遍采用蘇聯學者提出的“等級代表君主制”。通過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考察莫斯科羅斯政治制度的權力架構,特別是利用俄國立法文件匯編史料對當時的波雅爾杜馬、縉紳會議兩個重要政治機構進行歷史考察,闡釋其與西歐的等級代表機構存在的差異。作者認為,莫斯科羅斯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就在于,沙皇的專制權力與等級代表機構不相沖突,等級代表機構并未最終成為限制君主權力的正規機構,而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沙皇擴大統治基礎的工具。伊凡四世殘暴的“特轄制”不過是俄國沙皇將國家置于“緊急狀態”所實施的一場對自己臣民的戰爭,是在歷史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確立專制君主制的一次失敗嘗試。17世紀初大動亂后重建的政治制度可以稱作準“等級代表君主制”,或者叫專制的“等級代表君主制”,其實質并未脫離專制君主制雛形的范疇。

第四,彼得一世在俄羅斯帝國確立了“絕對君主制”嗎?中俄學界比較一致地認為,從17世紀下半葉開始俄國君主權力走向絕對化,并由彼得一世最終確立了“絕對君主制”。但是,通過對大動亂時期政治現象的梳理和對大動亂后俄國政治發展方向的考察,以及對彼得一世改革的思想來源與背景分析,作者認為,即使與歐洲最經典意義上的“絕對君主制”的代表國家法國的君權相比,俄國沙皇專制權力的歷史淵源和權力范疇都是遠超其上的。彼得一世不過是在歐化的背景下,使俄國傳統的專制君主制披上了“正規化”的外衣。這種專制君主制與西歐“絕對君主制”的社會基礎和實質皆有不同:俄國專制君主制形成于資本主義關系出現之前,并非貴族和資產階級之間力量平衡的產物;國家在俄國具有相對巨大的獨立性。從本質上講,彼得一世改革正是使俄國歷史上淵源久遠的專制君主制得以成型。

總的來說,俄國專制君主制是金帳汗國的政治傳統、拜占庭的宗教遺產、東北羅斯的地理環境、莫斯科王公的個性與選擇等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結果。它最初強調的是俄國君主權力的對外獨立自主性,而后發展出君主權力的對內不受限制性,并在歷史選擇中呈現出很強的路徑依賴性,逐漸成為俄國官方接受和民眾認可的政治意識和政治制度。專制君主制從伊凡三世自稱“專制君主”開始,歷經16~17世紀的“等級代表君主制”和18世紀初彼得一世時期的“絕對君主制”兩個階段后才大致確立和定型。但是,俄國的“等級代表君主制”和“絕對君主制”雖有與西方相近的形式,卻并沒有與西方相同的實質。

上述認識可為深入理解俄國歷史道路和現實選擇作重要參考。人們對俄國歷史的了解,往往熟悉彼得大帝開啟的帝國時代,知曉莫斯科王公角逐的公國時代,卻鮮有關注基輔羅斯的城邦時代。城邦時代的羅斯王公、波雅爾貴族與城市維徹等政治力量之間保持著微妙的平衡,這在蘇聯史學中被稱為“封建分裂”,也長期被視為羅斯遭受蒙古兩百余年統治的制度之弊,實際卻意味著古羅斯文明發展的多種可能性。蒙古統治消除了這種政治力量的平衡,而反抗蒙古統治和繼承拜占庭遺產給了羅斯王公新的歷史機遇,這種歷史機遇將歷史發展道路的多種可能性整合為一種。蒙古統治后的俄國政治史經歷了兩次大的轉折和過渡:15世紀選擇了大一統,17世紀選擇了帝國模式,兩次都是以專制的方式達成目的的,由此專制君主制起源并最終形成。從城邦到帝國,一路走來,充分展現了俄羅斯邁入文明世界過程中的成長與突圍。從專制政治意識的熏陶到專制君主制的形成,則是具體地域國家與特殊歷史境遇相結合的產物。

研究世界史、國別史,就如放羊,剛開始時看著羊群彼此都很像,后來慢慢熟悉,才能逐漸辨認出各自特征。研究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用西方的眼鏡看,用西方的理論套,用西方的術語講,但結合具體國家來探究其與眾不同之處,發掘其歷史演進的內在理路,剖析其發展變遷的深層原因和影響,方是歷史研究之要義。歐洲俗語有言:“剝開一個俄羅斯人,就會看見一個韃靼人。”這話形象、生動,是西方人的視野。但作為東方人,我們去俄羅斯,若只看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話,看到的就總是很像西方的俄羅斯。只有當深入蘇茲達爾、弗拉基米爾、諾夫哥羅德或喀山,才或許更能感受到歷史文化傳統真正的俄羅斯味。

很高興周厚琴有志繼續耕耘俄國中世紀史的研究園地。目前她集中關注專制君主制變遷的重要轉折期——17世紀,這是俄國從亡國危機到走向帝國的百年,是俄國歷史上重要的選擇時代。大動亂年代對后來俄國社會和政治發展道路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何在大動亂之后俄國依然繼續走專制君主制道路?盡管在大動亂之中俄國也有其他選擇的可能性,但通過縉紳會議選出的國家首腦竟然還是擁有無限權力的沙皇。這就是俄羅斯人民在經過大動亂之后所進行的選擇,也是大動亂給予俄羅斯的經驗教訓:國家的權力應該是強大和獨裁的,因此必須是專制的。隨后,擁護專制君主制傾向的政治基礎反倒在大動亂之后得到了加強。這樣的選擇經驗在20世紀的俄國歷史中也能看到循環性的縮影。從動亂到帝國的百年里,專制的政治思想與動亂的社會思想如何交融和互動,非常值得進一步探索。這一段,也是我《俄國史新論——影響俄國歷史發展的基本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一書未論及之處。

仍記得2004年周厚琴因考研聯系我的情景。一個四川小姑娘,高中學俄語,大學通過自學和旁聽,考了三次終于考過俄語四級,希望報考我的研究生。研究俄國史,若有歷史功底,又有俄語基礎,我當然特別歡迎。轉眼十五年過去,周厚琴以她的熱情和堅持在俄國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碩士、博士研究生求學期間,她勤奮踏實,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善于從一個未知點去探尋史料,細致梳理以獲更具歷史延展性的認知。年輕人的陽光活力、靈巧聰慧和網絡視域,也讓我深感教學相長。在《俄國通史》(六卷本)第一卷的寫作與探討中,她總能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畢業論文被評為2017年度陜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相信勤懇堅持,周厚琴定會有自己更大的收獲。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研究國別史尤其需要開闊的學術視野和深入的國際交流。掌握研究對象國的語言是基本能力要求,這種掌握應當不僅僅是學術文本的翻譯,還需要深入的學術互動和對話,甚至需要類似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感同身受。我想,這也是周厚琴輩年輕學者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未來的優勢。常有研究中俄關系史、蘇聯史的學者感嘆,我們根本不了解俄羅斯。中俄關系無論如初戀情人般甜蜜,或是中年再婚般寡淡,還是如老年搭伴般依靠,如果不深入了解對方的過去,就始終都無法走入彼此內心和建立真正信任的。也許,這也是俄國中世紀史研究的必要性和價值所在。

如此,方能深刻揭示俄羅斯歷史發展的獨特性,認識到它是這一個,而不是簡單屬于哪一類。

2019年7月22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霞浦县| 墨竹工卡县| 淮阳县| 内丘县| 齐河县| 平利县| 游戏| 浦城县| 卫辉市| 保康县| 平塘县| 惠水县| 阿勒泰市| 绍兴市| 聊城市| 柘荣县| 松原市| 同江市| 屏南县| 浙江省| 衢州市| 汪清县| 淄博市| 于都县| 兴海县| 临夏县| 江达县| 弥渡县| 梁山县| 沈阳市| 冀州市| 乐山市| 安溪县| 汉沽区| 织金县| 长汀县| 麻阳| 丹江口市| 巴彦淖尔市|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