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報告(2020)
- 李鑒修 李龍 王彥坤 康振海
- 3692字
- 2021-04-23 18:09:54
二 河北省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河北省委將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作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舉,積極通過專題教育、黨性鍛煉、選人用人、懲治腐敗等多種方式,強化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既堅持信仰引領,又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更徹底地糾正和肅清腐朽文化的惡劣影響,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取得新成效、呈現新氣象。
(一)態度鮮明講政治,自覺當好“護城河”
河北地處京畿要地,區位特殊,拱衛首都安全是政治之責、為政之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積極以河北之穩拱衛首都安全,以河北之進服務全國改革發展大局。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省委制定出臺《關于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規定》和《關于進一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堅決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的實施意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成為全省上下的自覺行動。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和改進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集中開展縣處級以上干部培訓輪訓,扎實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網絡,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重要指示批示,明確12個方面68項重點任務,列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省級領導干部牽頭分工負責,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完善督查問責機制,一項一項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堅決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舉全省之力辦好“三件大事”,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一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相繼落戶河北,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重點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形成“1+4+26”規劃體系和“1+N”政策體系,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投入使用,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扎實推進;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76個項目開工65個,賽事服務和競技備戰進展順利,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正在河北加快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開展專題教育,強化理論武裝
理論武裝是加強政治文化建設的有力武器。自2013年以來,省委先后組織開展了“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專題學習教育活動,積極引導黨員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強化政治認同。其中,2013~2014年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為切入點,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切實加強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2015年“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對照“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于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要求,聚焦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著力解決“不嚴不實”問題;2016年“兩學一做”活動中,各級黨組織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積極創新交流實踐平臺,引導全體黨員緊扣“學”的內容、“做”的標準、“改”的要求,提升政治站位,增強行動自覺,解決突出問題,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黨員先鋒意識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態日益優化;2019年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持續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熱潮,精讀細讀規定篇目,扎實開展集中研討,真正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確保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此外,實施年輕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計劃,召開全省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嚴格管理各類講座、論壇、報告會等活動,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錯誤思潮,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爭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嚴肅政治生活,著力錘煉黨性
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錘煉黨性的“大熔爐”。從習近平總書記指導省委常委班子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到制定出臺《貫徹落實〈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若干規定〉的實施意見》;從研究制定各級黨委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及責任倒查辦法等具體舉措,到創新民主生活會談話函詢方式;從中央出臺《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到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健全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不斷增強。與此同時,發揮巡視利劍作用,將黨的領導弱化、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納入監督重點。2015年10月,省委辦公廳印發《中共河北省委巡視工作實施辦法》,提出建立專職巡視機構,對所管理的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進行巡視監督,實現巡視常態化、全覆蓋。據了解,截至2017年10月,全省市縣兩級共成立巡察辦179個、巡察組771個,11個設區市和定州、辛集市及168個縣(市、區)均開展了巡察工作,承德、衡水和秦皇島3個設區市已經實現了巡察全覆蓋。與此同時,制定《省委巡視機構與省紀委監委內設機構協作配合機制》,從情況通報、人員選派、信息溝通、成果運用等方面作出16條具體規定,建立省紀委監委班子成員與巡視組的包聯責任機制,實現巡視與紀檢監察機關貫通操作層面的快速銜接;出臺《河北省巡視巡察干部教育培訓計劃(2019~2021年)》,全面提升巡視巡察干部隊伍素質;修訂完善全省巡視各項制度,內容涵蓋巡視準備、巡視了解、自身建設等各環節制度文件5大類30多項。2019年6月,九屆省委已完成六輪巡視,對100多個巡視對象開展了常規巡視或巡視“回頭看”,有力推動管黨治黨走向嚴緊硬。
(四)嚴格選人用人,樹立正確導向
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選人用人無疑是政治文化的風向標。近年來,為把好干部“選”出來,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河北始終堅持“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好干部標準,認真貫徹落實“五個重用、五個不用、五個調整”用人導向,把公道正派作為核心理念貫穿選人用人全過程,制定出臺《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動議辦法》等,構建起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與此同時,堅持嚴格選人和嚴格管理相統一、激勵和約束并重,既嚴把廉潔自律審核關,做到紀檢監察機關意見“凡提必聽”;嚴把個人有關事項報告關,做到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凡提必核”;嚴把干部檔案審核關,做到干部檔案“凡提必審”;嚴把信訪舉報查核關,做到反映違規違紀問題線索具體、有可查性的信訪舉報“凡提必查”,對政治上有問題的一票否決、廉潔上有問題的堅決擋在門外,防止“帶病提拔”。又嚴把考核標準,切實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完善考核指標,改進考核方法,強化結果運用,樹立了注重實績、崇尚實干、敢于擔當的鮮明導向。更制定退出制度,2016年7月省委出臺暫行辦法,列出21種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的表現,對不擔當、不盡責、不作為、不在狀態等的領導干部,及時進行調整。據統計,2017年全省調整“下”的干部1479名,因“不適宜擔任現職”調整449名,能者上、庸者讓成為常態。[2]此外,為防止拉票賄選、買官賣官、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風,省委積極暢通干部群眾監督舉報渠道,不論是集中換屆還是日常干部選拔任用,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杜絕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僅2018年全省組織人事部門共提醒函詢誡勉干部6378人次,其中“一把手”1517人次。[3]
(五)打虎拍蠅獵狐,凈化政治生態
堅決懲治腐敗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政治文化建設的強大推手。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黨員干部行為標準得到校正,進一步規范了黨內政治文化之“矩”。一是打“老虎”不手軟。2012年10月到2017年6月,河北省立案審查廳級干部案件197件、縣處級干部案件2755件。[4]2018年,立案審查廳局級干部案件82件、縣處級干部案件974件[5],先后嚴肅審查了王愛民、鄭雪碧等市委書記,古懷璞、周杰、杜金卿等省直機關“一把手”,特別是中央查處了周本順、梁濱、景春華、張越、楊崇勇、艾文禮、張杰輝、李謙等省級干部嚴重違紀問題,捍衛了黨紀的嚴肅性。二是拍“蒼蠅”有力度。整治舌尖上的浪費、會所中的歪風,清理超標辦公用房,嚴肅查處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等問題,大力開展“小官貪腐”專項整治。2013年至2017年6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大力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處理10915人。2018年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855起,處理3699人,通報曝光497批1414件典型案例。[6]三是“獵狐貍”成效大,積極推進國際追逃追贓,開展“天網”行動,僅2017年就抓獲外逃人員31人,其中包括外逃美國19年的“百名紅通人員”黃紅和賀儉2人、紅通人員3人,追繳贓款2.73億元,追逃追贓工作取得重要戰果。[7]此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深入開展帶動全省社會治安情況持續好轉,2018年,全省放火、爆炸、劫持、殺人、傷害、強奸、綁架、搶劫8類嚴重暴力犯罪案件同比下降7.7%;2019年第一季度,8類嚴重暴力犯罪案件同比又下降11.52%。據全省公安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新聞發布會信息,截至2019年5月,全省共打掉涉黑犯罪組織50個,打掉涉惡犯罪團伙82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820名,破獲違法犯罪案件6703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