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 城鄉人口一體化體制機制

以人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鄉一體化為核心,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不斷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公平正義,使全體居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一)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政策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撤鄉設鎮、撤鎮設街道辦事處工作,建立“區長熱線”和“區長信箱”,積極探索建立網上受理和實體大廳受理相結合的行政審批服務形式,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全面公開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硬化預算約束,非經人大法定程序審批通過,不予調整。全面實施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加強國有資產信息化動態監管,確保資產的真實、完整和處置行為規范化、合法化。加快融資平臺體系建設,規范和加強項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

在鄉鎮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2.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

落實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1]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

3.建立居住證制度

在堆龍德慶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領居住證。符合條件的居住證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以居住證為載體,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服務、證照辦理服務等權利;以連續居住年限和參加社會保險年限等為條件,逐步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職業教育資助、就業扶持、住房保障、養老服務、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權利,同時結合隨遷子女在當地連續就學年限等情況,逐步享有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的資格。積極創造條件,不斷擴大向居住證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務的范圍。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居住證持有人應當履行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等國家和地方規定的公民義務。

(二)切實保障人民合法權益

1.完善農村產權制度

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獲法律保護,農民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享有集體收益分配權等合法財產權利。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辦法和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保護成員的集體財產權和收益分配權。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引導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進城落戶農民是否有償退出“三權”,應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尊重農民意愿前提下開展試點。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2.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

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各級政府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疇;逐步完善并落實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和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政策以及接受義務教育后參加升學考試的實施辦法。完善就業失業登記管理制度,面向農業轉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補貼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加大創業扶持力度,促進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將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納入社區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范接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并落實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和異地就醫結算辦法,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快實施統一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提高統籌層次,實現基礎養老金統籌,加快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落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促進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完善以低保制度為核心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城鄉社會救助統籌發展。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采取多種方式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江西省| 平顶山市| 永济市| 砀山县| 栖霞市| 荣成市| 太仆寺旗| 宁都县| 岫岩| 崇礼县| 玉门市| 泽普县| 宜君县| 海丰县| 滨州市| 广平县| 武汉市| 乌鲁木齐市| 北川| 拉孜县| 涟水县| 清原| 赣州市| 铜鼓县| 右玉县| 威远县| 海城市| 奉化市| 电白县| 麟游县| 策勒县| 南汇区| 湖口县| 赤壁市| 腾冲县| 桃园县| 林西县| 天门市| 高清|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