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大柳,在人如女,至堅至柔;偉哉大柳,在地如水,無處不有。唯我大柳,大難不死,百代千秋。
——梁衡
一
為尋找你,我收集沙漏里滴落的時光。從北魏前到隋唐五代,從隋唐五代到宋夏元金再到明清。
終于,我在一段傳說中找到了你,你沙沙的語言如同我一個人靜靜地聽雨。
為成為你,我不說自己從海原縣城來到哨馬營。我是從海喇都來到哨馬營,在干涸的石卡關溝古道旁,在荒涼不堪的溝壑,翻卷著一輪一輪的綠浪。
山風吹送著時間的光波,聽故事在你枝梢上搖曳晃動,看陽光渲染的綠色漂浮在旱海深處,我毫不猶豫地屈服于你,屈服于你傲然而立的影子。
走近你,如同走進一百所教科文書店,若不是一處撕裂的傷疤,我還不曾發現你歷經磨難才絕處逢生。你是至堅至柔、坦蕩如砥的英雄。
華蓋如冠,參天聳立,你迎著南部山區的風沙倔強地挺立了一個又一個世紀。
二
沒有人相信,你是一株柔弱的柳樹。尤其在一個高樓大廈高高豎起的時代,誰會承認一株柳樹比自己雄壯或偉大?
閉上眼睛,想象自己越來越像一株柳樹,你傲然聳立在大西北最干旱的地方,你的精神就是我收獲的一筆最大的財產。
哨馬營,被“寰球大震”撕裂的地方,我孤獨的目光再一次回望,那一株力爭向上的軀干,不折不撓,對抗著寒來暑往的風吹雨打。
我用平凡的文字向全人類宣布:我有一個同根生的孿生姐妹,母親將我們生在春天,她讓夏天將我們撫養長大,讓秋天哄我們入睡。
清晨,我們跪在母親的胸膛上,面向東方,等待黎明;黃昏,我們與眾鳥一同恭送太陽離去。在大西北的旱塬上不停地搖曳,欲將破碎的山巒和平川裝飾一新。
我們在母親的懷抱里同呼吸,盡力使大山披上綠茵,使空氣充滿芳香。雖然在夢里,但我們清醒地知道,有無數雙眼睛在守望。
飲著甘露,聆聽眾多生靈的歌唱,和著芳草的掌聲起舞。摒棄婆娑的姿態,盡力伸直盤旋著的虬枝。在一片光明中昂揚、溫和、正直地生長,從不看自己的幻影。
三
如果我不想成為震柳,我也沒有必要來到哨馬營,跋山涉水,風吹日曬,幾張照片能說明什么?
如果來到哨馬營,不想成為一個至堅至柔的女子,我還有什么臉面談堅韌,還有什么資格用汗水書寫震柳精神?關鍵是我要忘掉我,變成一株柳樹。
像你那樣在風沙中磨礪,在困難面前傲然而立,在自然災難面前自強不息、絕處逢生;像你那樣在一片貧瘠的旱塬上辛勤耕耘。
不光是我,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的人民都應該像你那樣勵精圖治,滿載希望和機遇,并且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美夢再多,都嫌少。
震柳,你為何要執意生長在哨馬營河谷?那是海原大地震斷裂帶!那里是一不小心就會粉身碎骨的地方。
每隔幾天,我就會經不住誘惑向往那里——似乎那里有幾根枯枝呼喚我來撿走它們,有幾只不懂事的牛羊讓我勸導它們離開。
海原大地的太陽,從東走到西華山,再走到營盤山就老了。它細數著自己在時間和空間版圖上留下的足跡,揮一揮手,告別西天的云。
四
走吧,都走吧。
二十八萬條生命連同“寰球大震”前古井中的水高漲枯竭,草木寒冬臘月開花結果,陰森恐怖的地聲地光,以及兒童口中的搖擺歌,傳教人口中的古怪歌,死在裂縫中的駝隊和后來尋寶人掉下懸崖的往事,一同消失。
走吧,都走吧。
一幅幅檐牙錯倒、墻頹壁坍的亂象,以及人煙斷絕,雞犬滅跡、災民無衣、無食、無住的流離畫面。
還有模糊了的那些火急電報、地震書信、震災救濟會的哀告書、募捐書和糧券。
和地涌黑水時,被壓死的馬匹和牧馬人,以及鑄造于明朝的“萬歷古鐘”,鑲嵌在古城門的石匾、賑災銅幣和“寰球大震”碑。
以及向地球側面滾動了一千米的鹽湖,上蒼滴落在黃土高原上的淚珠,黨家岔震湖、石峽口水庫、海子震湖以及那遍布大西北驚心動魄的滑坡、裂縫、地塹。
城池、古堡、地震民居,還有一條從甘肅景泰到固原硝口長達二百三十七公里的斷裂帶。
五
走吧,都走吧。一切都走了,震柳還活著。母親,請將我們扶上馬送一程,用我們的旗幟給這一片千瘡百孔的土地,縫補最深的傷痛。
心系百姓,以時間的速度,在彩色的光輝和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加快腳步,編織脫貧夢,是為了讓人們擁有美好的夢。
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被大地震震毀的城市、村莊、古堡、古遺址將化成財富,讓苦難在勤勞面前徹底敗北。
眺望五橋溝流淌著的清泉,芬芳的空氣熏染金色的麥田、谷地,映照著南華山、西華山,還有號稱“三八山”的牌路山。
六
天穹下光彩熠熠,當塞北的熱流,越過清水河,沿著同海公路吹來,吹進鄉村大道,吹拂著遠近山坡。吹醒了一山的牛羊,吹笑了走在田野上的老人。
南華山下,我們的影子,一覽無余。一個原則,兩種辦法,四項計劃,六個措施,堅持禁牧封育不動搖。
成千噸的綠浪,以勢不可擋的姿勢,潮水一般向我涌來,淹沒了六千多平方公里的旱海。
一朵云,一滴雨,一場遼闊的扶貧風拉動引擎,晃動在每個春天。
清泉甘冽,輕輕顫動的綠意將蒼黃逼上了云海。一片杏林、一片檸條林,一座山的高度,從一株幼苗到一桶水,踩著時光騰出的小道,行走了六十個年頭。
六十年,我們或許不能改變一座山的方位。
六十年,勵精圖治的精神徹底改變了一座山的歷史。
沿著絲路古道前行,山風涌動著綿長的群山,被驚醒的時光從長安走來,一幅精彩的畫卷就這樣徐徐展開。
七
“前控六盤,后恃高泉,左抱下馬,右據天都;崆峒阻其南,黃河繞其北;為甘涼之襟帶,乃固靖之咽喉。”
這就是海城的疆域。一望無際的洪荒和古老,如同一張千米長的宣紙鋪展在充滿詩意的大地,讓這里的人民任意想象,任意書寫和描摹。
在時間和空間的版圖上,畫天文地理、牧業經濟,畫大縣城建設,畫文化長廊……
八
一滴汗水,一聲嘆息。
在酷烈艱險,在高山戈壁橫絕處,在生存空間極其渺小的地方,在醒來的目光里。
我看見流年如奔涌的山泉,大面積的光伏,水泥鋼筋夯筑的地基上,一幢幢新穎別致、整齊劃一的居民樓和安置小區拔地而起。
由一座座宏偉的全縣容量最大最豪華的體育館、接待處、新華書店組成的城市亮麗風景線,讓海原人樂得合不攏嘴。
一條石砌的青灰泥色的仿古墻,宛如秦長城,阻擋了人和車輛對一座城的驚擾。
九
一片神奇的土地。
時光中的絲綢之路,馬蹄揚起的往事,駝鈴聲聲,一曲花兒從坡上漫過,胡麻提著燈籠搖醒的善良,在黃土地上印染出一點一點的綠意。
回眸一想,一百年的時光,從新中國誕生,奮斗與夢想,你們不惜一切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如一株柳,一株歷經磨難、自強不息的古柳。
你們的堅韌不拔,你們能夠不絕地創造新生命,茴香、硒砂瓜、金蛋蛋,一個個從土壤、石縫中鉆出,你們同樣深邃博大。
于是,欣喜迎著春天的風,仿佛一百年前那些慘絕人寰的苦難不值一提。
我用心記,用耳朵聆聽,用來自靈魂深處的情感,感受到了苦難給予人類的動力。同時,我也對人類在滄海桑田演進中的磨難深深憐憫。
或許,這也就是人生吧,人類一直在磨難中想方設法,讓世界朝著光明發展,從苦難走向輝煌,從一無所有走向應有盡有。
十
一片躍動靈性的土地。
一個葉片,一朵花,與山風合作宣布光明的到來,心靈的言語,操碎了心的人民,腳底濺起的泥水,落在鮮花盛開的高原。
坐在歲月的花瓣上,放眼望去,甘涼的襟帶飄在夢里,咽喉處的疼痛還未消失,一個念頭,輕輕浮起,綠葉托起的夢就要實現。
秋雜糧、百合花、山杏以及彩色的旋律,一百年后,在旱塬上奏響。華潤希望小鎮,“造血式”精準扶貧,是另一種關懷。
梨花在關橋河灣向迷人的天堂揮手,香水梨在芬芳的田園里生長,農具上的銹跡被翻涌的黃土沖洗,那輪照耀著地球的太陽,緊裹著南華山。
巖石生花,綻放出一滴一滴的酸甜苦辣,和水晶鉆粒一樣透亮,比海原大地上的古城堡還要多。一切都從石器和陶罐中長出。
穿越鹽茶馬道的重鎮,蕭關和絲路古道,天都山石窟、金佛溝石窟、元龍山石窟、鳳嶺龍山石窟、玉泉山石窟以及石峽口水庫、沒煙峽蓋牌水庫。
還有黃米馓飯、蕎面攪團、燙面餅餅、酸菜土豆絲、羊羔肉和草場的甜瓜,漢代的墓群及古城博物館在黃土高原上馳騁。
十一
震柳精神,如荼似火。
金色的地平線光芒四射,我們以沉穩而堅定的步伐邁向未來。一望無際的綠海在蔚藍下熠熠生輝,從一個簡單的夢開始,成為如今幸福的延伸。
一百年的艱苦奮斗,一百年的酸甜苦辣,“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在無數個風生水起的日子里,踩著祖先的足跡,種植出的智慧樹已結出碩果。
帶著干勁,將“震柳精神”貫穿始終,讓荒山成為果園,讓沙灘變成綠地,在綠得黏稠的時光里,與陽光、雨露,與陽光下沙沙的綠葉一同前行。
打開遠方的地平線,把那些苦難之詞放在勤勞的嘴里一個一個嚼碎,掀開靈魂慧眼上的輕紗,細讀白云寫在蒼天臉上的詩句。
仰望一株柳的堅韌,讓我在年邁的時光里,再聆聽一次它沙沙的語言,靜靜地如同一個人聽雨……
十二
今生,我有幸揀選到你,揀選到一種用脊梁做拐,踞于一切苦難之上的精神!
唯我知,歷史在你的葉片上顫抖,你是上蒼降示于人世間沒有性別的真理。
唯我知,你以撕裂的方式譬喻,使眾生篤信千年的混沌,甚至抵不上一株柳的嘆息。
在這片貧瘠、酷烈的土地上除了人心,再沒有更柔軟的東西。他們像敬畏一只蚊子那樣敬畏著一切比蚊子更小的事物。
對著幽深的傷口瞭望,那隱秘的夾層中,是否藏著浮世看不見的幽玄,或被我們忽視的一些跡象?
被地震切割的山谷,石頭自然開啟,泉水秘密地流淌……
我堅信,凡埋葬著苦難的地方,遍地都長著人心構思不出的美。
一條飄逸的絲帶,沿著“搖路”穿行而過,把東方文明與世界文明串聯在了一起。
如果,要讓一株柳來說話,那它就是苦難忠實的見證者。
十三
風,徘徊著,描述著,從遠古吹來。
于是,孕育和求生,神話與傳說一同上岸!大地從大地中誕生,像蛇一樣,沿著河西走廊向六盤山西北麓一言不發地起伏、蜿蜒。
水是山中一道看不見的脈絡。每一個被擠壓的褶皺,夾雜著生命的色彩與旋律;每一次屈伸隱顯,都留下重生的疼痛與記憶。
噴發、撞擊、流動、固化。在一個個土丘緩緩上升,隆起成為高原之前,山早已學會了崩塌和毀滅。
之后,一切來龍去脈披著面紗輕輕籠罩著和平的夢,山管著人,水管著財。
光,花朵,生命,飄浮在空氣里。
十四
南山的太陽就要升起來了。
綠色還沒到場,靈魂就已經起飛。清冽的冰雪還未完全消融,山泉就載著一群酷似碧玉的冰塊,懵懂地亂撞。山鷹飛過曠野,鴿群接連不斷。
風從天際吹來,喚醒了沉睡的石頭,迎著驕陽顫抖的沙棘果子,紅色是它滿載希望的翅膀。
飛吧,南山的春天,趁著愛還沒有燃燒。
十五
山巒漸漸明亮,草坡和南山以外的世界起伏在一片霧嵐之中。山脊顫抖著,蜿蜒成一條西去的馬隊。
視線盡頭與南山并立的天都山脈,在太陽的光線里逆行。蒼蒼茫茫,迎著恒久的馬鞍橋峰,在兩千多米的海拔之上,體驗雄厚的空間之美。
南山的雨季還沒來,沾著泥巴齊飛的呱呱雞掠過我的頭頂,詩意的歌聲里,帶著生銹的鄉魂。
麻雀在掛滿露珠的草灘上玩耍,為了去年的一只蝴蝶爭吵,土話連篇,誰也聽不懂。
松枝伸向高空,想撐起整個藍天;每一綹金黃的繩索飄在風里,像一個個反光的花針,地椒草混合著泥土,還有各種枯草的香味,飄散在清冽的空氣里。
白樺樹陪伴的石橋架在五橋最險的地方,夢想和追求從橋上走過,分道揚鑣,丟下守橋人在南山的水聲里默默傾訴,舉一反三。
十六
前世苦難的高地,今生流動著自由。
南山潔凈。濃白的冰凌漫過叢林溝壑,但是請相信,那些未來的一切,正在她愛的浪花里孕育。
在南山,風還沒來得及吹,一行淚,卻已飄遠。母親的愛撫,透過晶亮的冰凌滑過指尖,遠古的流云如水,折射著一朵蓮花的玲瓏。
冰雪一瀉千里,緊裹著南山的形體,在黃昏來臨之前盡顯神圣。柴胡飄香,蕨菜搖曳,新的生命,藏在母親隆起的腹部。
雪片打斷我的思路,落在塞北的土地。
十七
南山的太陽將要沉沒了。
一位打馬而過的女子,隔著鮮艷的紅霞長跪不起,泥巴夯筑的老墻外,馬蹄深潛在闕口,一曲花兒悠揚婉轉,飄向長長的藍空。
站在南山的峰頂,我的身體開始變輕。之前翻越南山的祖先,將肌肉和骨骼包裹在南山之中。
閉上眼睛,心里全是布滿溝壑的臉龐。
黃土挖掘的窯洞,是文明的見證。斷崖之外是鳥語花香和彩色的夢想,石器、骨器與陶器都是文字,是生命彈奏的音符。
南山的美,是山民獨有的密碼。九百丈的海拔之上,根,有六千四百二十七平方公里!
十八
看啊,南山的日落。牽著紅霞的衣襟,給天地萬物鍍上了一層金。
母親的背影正漸漸退遠……
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