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順應新形勢 謀求大發展
- 新聞記憶:新聞實踐與理論探索
- 農文成
- 2265字
- 2021-04-25 17:02:20
——《貴州民族報》改版擴版的思考
1999年初,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提出要加大報業改革力度后,貴州報業競爭風起云涌,各報為搶奪市場,拓展生存空間,紛紛依托自身的特色優勢,進行擴版、改版,使內容更加豐富精彩,版式更加新穎。在此形勢下,傳統的辦報理念、辦報思路及版面內容已難以適應市場的需要和贏得廣大讀者。《貴州民族報》應順應新形勢,結合貴州省實際謀求大發展。在緊緊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突出民族特色、拓寬報道領域、豐富版面內容及吸收其他報紙辦報經驗的基礎上,全面轉變辦報理念、辦報思路及改革版面內容,進一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才能真正發揮報紙作為黨和群眾的喉舌作用,才能服務并服從于貴州經濟建設大局,才能使報紙在報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夠使民族報在民族工作的宣傳中真正地為促進民族工作的大發展作出獨特貢獻。
一、拓寬報道領域
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以及當今世界各國因民族問題帶來的新聞熱點,及中央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豐富了報紙的新聞信息源,拓寬了報道的空間,使民族宣傳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從目前貴州各報報道情況來看,在民族新聞報道領域里,《貴州日報》改版后取消了“各民族共同繁榮”專版,《貴州經濟報》(后改為《西部開發報》)、《貴州工人報》、《經濟信息時報》等由于受報紙類別定位限制,在形成規模地報道貴州多民族省份及豐富的民族文化方面不如民族報占有先天優勢,這些因素,為民族報改版擴版后辦成一份綜合類的民族報紙,填補各報未突出民族特色的空白,留下了難得的政策空間、發展空間。就貴陽市場而言,目前雖已形成《貴州都市報》《貴陽晚報》《貴州商報》三家互相搶占市場的局面,但還沒有一家能夠一統天下,而廣闊的市場還需求大量的民族信息,相應地,民族地區的各族群眾對“外面世界”的“情況”“信息”的渴求也與日俱增,這就為改版擴版的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豐富的民族綜合類新聞信息源和廣闊的市場空間,也為改版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二、關于改版擴版的目標
在堅持正確辦報宗旨和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力求把《貴州民族報》辦成黨和政府滿意,各民族群眾贊賞的報紙,辦成貴州暢銷、商家看重的廣告傳播最佳媒體。在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要通過改版擴版,使貴州民族報更好地為我省民族工作服務,為富民興黔大業不斷作出新的貢獻,實現報紙“政治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的最大化。
三、關于改版擴版的思路
要從小機關報的模式向綜合類、指導性、專業性、大眾性、服務性的報紙轉變。把報紙辦成關注國情、省情、民情,融國事、家事、天下事于一體的綜合類時政報紙。在加強報紙指導性的同時,拓寬報紙的服務層面,使報紙的權威性與貼近性更好地融合。按照“民族宣傳+”的方法論,改革“一廂情愿式”的因稿就編報道方式,進一步增強報紙宣傳的“親和力”。力求“為政分憂,為民解難”,“對上負責,對下服務”,讓黨和政府滿意,讓各族群眾贊賞,讓廣告商家首選。
四、關于改版擴版后的編輯原則
在遵循新聞的黨性原則、辦報方針,唱好時代主旋律的前提下,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其一,要以“政治建設”“新聞立社”“典型報道”為方法論統領每個版面。每期一版必須有一條典型報道、一篇好言論(以此加強報紙的指導性、服務性,樹立報紙的公信力),來增強報紙的“賣點”。其二,要以“民族特色”“理論特色”“欄目帶動”“圖文并茂”為方法論,使每一個版面的每篇文字、圖片“可讀、可信、可用、可親”,以增強報紙的可觀性(可賞性)。其三,要以“消息要短、通訊要活、評論要實、理論要新、圖片要清、標題要精、文化要深、文學要美”為方法論,每篇稿件“短、新、深、活”,避免內容一般化、形式化。常規情況下,每條消息字數最好不超過1000字,理論文章每篇不超過3000字,以增加報紙的信息量。其四,要以“文化特色”“樹立文化品格”為方法論,杜絕內容低級媚俗,做到貼近而不盲從,生動而不媚俗,力求“雅俗共賞”。其五,要以“內容為魂、形式為王”為方法論,使內容的思想性與版面形式的審美性有機地統一,避免內容與版面形式庸俗化,以增強報紙的思想感染力、形式渲染力。
五、關于版面設置
《貴州民族報》2000年1月1日起改為周二出八版,版面內容由時政要聞、民族專題(周刊)(民族文化周刊、民族文學周刊、民族經濟周刊、民族教育周刊、民族醫藥周刊、民族法制周刊、民族語文周刊、民族古籍周刊、民族研究周刊等系列周刊)、財經專題(周刊)、文化專題(周刊)、生活周刊(由各種專刊構成,如“走遍貴州”旅游專刊,“健康指南”專刊,“購物天堂”專刊,“汽車廣場”專刊,“地產樓市”專刊等)、社會專題(周刊)、民族文萃六個板塊構成。
六、工作機制保障
(一)激勵機制與約束工作機制管理制度。
(二)堅持正確政治辦報方向問責制。
(三)采編“三審制”。
(四)周一編前會例會制度。
(五)版面主編責任制。
(六)編校質量問責制。
(七)年度重大選題策劃制度。
(八)民族工作、民族地區專題報道責任制。
(九)行業分類專題報道責任制。
(十)重點報道工作專班負責制。
(十一)年度社長、總編輯獎制度。
七、加強“人才強社”編采隊伍力量
報紙的發展離不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隊伍。目前,貴州民族報社的采編人員,除去社領導,編采人員只有4個。采編人員的嚴重不足,造成長期窮于應付的局面,使報紙的質量受到嚴重影響。2000年擴版改版后,每個版面至少要按4名編采人員進行配備,才能確保報紙的正常運作和高質量完成,才能確保改版擴版的順利進行和取得成效(199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