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新社會組織的成長性與功能研究:基于政府、企業與社會的視角
- 李東林 秦芳 羅丹
- 8347字
- 2021-12-22 18:46:26
第三節 社會組織的主要功能概說
社會組織究竟有哪些社會功能?一般而言,所有的社會組織都是一定社會需要的產物,社會組織在滿足社會需要方面的基本傾向,我們稱之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功能。薩拉蒙在《全球公民社會:非營利部門國際指數》一書中,運用“服務”和“表達”兩個簡化的功能性標準,對全世界范圍內社會組織的發展進行了分類比較。借助于薩拉蒙的分析,并結合學者們對中國社會組織研究的認識,本書將社會組織的基本社會功能,概括如下四個方面:一是動員社會資源的功能;二是提供社會服務的功能;三是推進社會治理的功能;四是進行政策倡導的功能。①
一、動員社會資源
社會組織具有動員和整合社會資源的功能。這種資源動員既不同于政府和納稅人之間的強制關系,也不同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換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可理解為區別于國家稅收和市場交換的另外一種資源配置的機制。②在這方面有一個典型的社會組織“黑土麥田”,它在動員社會各方面資源,應用于中國深度貧困地區反貧困方面的案例,筆者在湖南工作時有機會實地考察其運作方式,留下了深刻印象(見案例2-6)。
案例2-6黑土麥田
黑土麥田公益是一家由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全國性公益組織,是民政部直管的NPO中最具有活力的團隊。團隊一半是耶魯、哈佛等畢業生,另一半是農村一線創業者;旨在通過整合互聯網、農業、金融、媒體、學術等領域最優質的資源,幫助全國的大學生村官和返鄉青年更好地干事、創業、成長。黑土麥田的聯合發起人秦玥飛從耶魯本科畢業后至今一直扎根農村擔任大學生村官,曾被央視評為全國“最美村官”。2015年,黑土麥田在四川綿陽、山東東營、江西宜春、廣西來賓、西藏山南等地為大量農村創客提供了資金眾籌、電商下鄉、鄉村普法、創業幫扶等方面的服務,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同年,黑土麥田奪得OTEC創業大賽全球決賽冠軍、年度最佳項目獎、最佳“互聯網+”類項目獎,并入選北京市朝陽區“鳳凰計劃”。國家領導人曾到訪黑土麥田并給予高度評價。2016年,黑土麥田推出“鄉村創客”計劃,每年資助一批全國和海外頂尖高校的優秀畢業生以“大學生村官”的靈活身份到農村從事為期至少兩年的創業創新和精準扶貧。入選創客的主要工作內容是:通過創新服務幫助農村經濟組織負責人更高效地創業,通過整合資源帶領返鄉青年等農民進行創業實踐,解決當地在公共衛生等民生領域最迫切的問題。黑土麥田會為創客提供經濟、履職、出路等方面的保障,實現優秀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黑土麥田創客將在未來成為優秀的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高素質基層公務員、企業或投資機構中的農村市場專家等。①
二、提供社會服務
社會組織具有提供社會服務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就在于提供社會服務;二是社會組織在一定意義上可理解為社會對于社會公共事務的一種資源配置;三是社會組織通過提供服務拓展公共領域,應對各種社會問題;四是社會組織通過接受政府委托或參與政府采購,加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拓展公共服務的空間并提高其效率,同時形成與政府助力互補、合作互動、共同發展的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水平的向往,社會對于公共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和精準化,政府將其大量資源和主要職能轉向公共服務,因而日益成為“服務型政府”的同時,公共服務領域的政府委托與政府采購也日益發達起來。②類似于社會組織這樣一種制度形式來滿足社會對這些公益服務的需求就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例如誕生于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的“TED演講”就是一個典型提供社會服務的案例(見案例2-7)。
案例2-7 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演講
這是美國的一家非營利機構,該機構以它組織的TED大會著稱,這個會議的宗旨是“傳播一切值得傳播的創意”。TED誕生于1984年,其發起人是理查德·索·烏曼。2001年起,克里斯·安德森接管TED,創立了種子基金會,并運營TED大會。TED國際會議于1984年第一次召開,由里查德·索·烏曼和哈里·馬克思共同創辦,從1990年開始每年在美國加州的蒙特利舉辦一次,而如今也會選擇其他城市每年舉辦一次。它邀請世界上的思想領袖與實干家來分享他們最熱衷從事的事業。“TED”由“科技”“娛樂”“設計”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組成,這三個廣泛的領域共同塑造著我們的未來。事實上,這場盛會涉及的領域還在不斷擴展,展現著涉及幾乎各個領域的各種見解。參加者們稱它為“超級大腦SPA”和“四日游未來”。大會觀眾往往是企業的CEO、科學家、創造者、慈善家等等,他們幾乎和演講嘉賓一樣優秀。比爾·克林頓、比爾·蓋茨、英國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美國建筑大師弗蘭克·蓋里、歌手保羅·西蒙、維珍品牌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爵士、國際設計大師菲利普·斯達克以及U2樂隊主唱Bono都曾經擔任過演講嘉賓。TED環球會議是TED大會的子會議。2005年,第一屆TED環球會議在英國召開。2007年,TED環球會議在坦桑尼亞召開。從2006年起,TED演講的視頻被上傳到網上。曾經,知識經濟中的人說,你要保護如黃金般的知識,這是你唯一的價值。但是,當全球都聯系在一起時,游戲規則改變了,每個人都互相關聯,一切都會快速發展。當知識傳播出去后,會以最快速度到達全球各地,得到反饋,得以傳播,而它的潛在價值是無形的。2001年,安德森買下了TED會議,把這個會議變成非營利機構。每年舉行一次大會,大會演講做成視頻放在互聯網上,供全球觀眾免費分享。對于自己的“義舉”,安德森解釋道:“我是學哲學的,總是生活在自己的想法中。我之前就隱約地覺得,有很多好的想法如果能進行全球傳播,是很好的事情。我當時有一點錢,很想作出一些貢獻。我發現,TED是很好的工具。”參會的諾貝爾獲獎者、類似比爾·蓋茨之類的大腕,往往和魔術師、雜技演員混在一起。盡管每年有上萬人申請參加TED,但只有1000人能得到邀請,他們要“有好奇心、創造力,思維開放,有改造世界的熱情”,還要付得起7500美元一張的門票。克里斯·安德森自稱“TED的守護人”,并將TED演講者的領域從原先的技術、娛樂、設計三個領域擴展到了各行各業,邀請了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探險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宗教領袖、慈善家等人加入,致力于使TED成為超越會議性質的世界品牌。在1984年的第一次TED大會上,有人帶來了日后風靡全球的CD光盤,第一臺蘋果電腦也被帶到了講臺上。今天,新版的Macbook Air讓全世界無數的粉絲為之瘋狂。在改變世界的同時,TED自身也在26年后(至2010年)由與會成員不過千人的“晚宴”,成長為每天50萬人觀看其視頻的社區。自1990年起,參會的精英們每年三月相聚于美國加州長灘,享受這一場“超級大腦SPA”。①
三、促進社會治理
社會組織具有促進社會治理的功能。社會治理功能體現了社會組織所具有的社會性,這是社會組織區別于政府和企業的本質特征之一,它們既不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統治公民的權力體,也不是異化于市場之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經濟體,它們源于社會、源于公民、源于結社權這樣一種公民基本權利的行使,是公民以組織的方式表達意愿和訴求、參與各種社會事務的最基本的途徑之一,并因此而形成公民自主的公共領域。社會組織在世界各地亦被稱為“公民社會”“草根組織”“志愿者組織”等,就是因為它們具有植根于民間、作用于社會的治理功能。①例如“照顧咖啡館”就是這樣一個案例(見案例2-8)。
案例2-8照顧咖啡館:讓長者老得無所畏懼
在臺中巷弄的一角,有一家“照顧咖啡館”,別看它如此簡約雅致,能量可強大了,店員們不僅會煮咖啡,還懂得做家事服務、購買輔具、精準鏈接長者照顧資源,真的是暖心一站式服務!
這家以咖啡館形態呈現的生活實驗室,透過實際互動,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在地銀發族的需求,為快速步入高齡社會的臺灣,找到各種美好的可能。
在你眼里,咖啡廳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文藝青年打卡的圣地?
溫馨的燈光、雅致的裝飾風格,濃濃的咖啡香中總是夾雜著裊裊浪漫的氣息,似乎每一場邂逅都別有溫度。
哪怕只是靜靜地翻著書頁、小口嘗著甜點,也能度過一個閑暇的午后。
在追求“小確幸”的臺灣,別致清雅的咖啡館遍布各個街角。可當你來到臺中時,眼前的“咖啡館”就可不僅僅是喝咖啡吃點心這么簡單哦。
在繁華的商圈背后,“有本生活坊”安然地地守在幽靜的巷弄里,不時有三三兩兩的老人家走進去,點上一份點心,和店員開心地談笑,似乎彼此是相識多年的老朋友。
原來這家咖啡館的真身,竟是一家老人服務中心!
咖啡館這么文藝的地方,吸引的大多是年輕人,怎么會跟銀發族沾上邊的呢?
在講咖啡館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發現,我國大陸地區60歲及以上的人口有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其中65歲以上人口為1.19億人,占了8.87%。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這個比重分別上升了2.93%和1.91%。
而我國臺灣地區,已經從高齡化社會(65歲老人占總人口7%以上)逐步走向高齡社會(65歲老人占總人口14%以上),甚至在2025年,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將會高于20%,進入超高齡社會。
也就是說,每五個人里面,就會有一個是老年人。
我們上班了,爸媽怎么辦?老人的照顧問題,無疑成了大家所關注的社會議題。
2016年,臺灣的失能老人人數高達46.6萬,當中大多數老人都是和兒孫三代同堂、跟老伴一起生活或獨居,在安養機構養老的長者很少很少。
如果是抱病臥床的老人,就需要家庭照顧者提供平均每天4小時的看護。
然而,目前所能提供的照護服務和老人的需求之間,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比如說,某些養老院里,一位護工要照顧50個老人,連工作人員自己都不愿在年老后進入這樣的安養機構。
老人需要長期照顧,家屬卻不知道能向哪些機構救助,或者申請了幾個月、打了很多通電話,就是不知道何時能得到適切的長照①服務。
用靜宜大學社工與兒少福利系教授紀金山的話來說,就是“找不到、等不及、不好用、不合用”。
“當大家都過得不好,這場長者照顧的‘戰役’更需要共同面對。”
紀金山教授想起了走訪日本時,在東京靜謐的社區內發現的“黑豆咖啡”,小小的咖啡館不僅提供咖啡和餐點,更是扮演了社區服務中心的角色。
反觀臺灣,其實各地都有濃厚的社區文化,那何不嘗試開一家“照顧咖啡館”?
“我長期教社會企業,卻從沒實踐,接下來我要放生在野地。”
去年4月,紀金山教授的這片在野地選在了逢甲商圈背后,將咖啡館和長照服務相結合,開起了“有本生活坊”。其方法就是打造離家最近的一站式社區照顧平臺。
吸收日本的做法,再從臺灣的經驗出發,有本生活坊終于落地社區。
步入生活坊,燈光并不會像傳統咖啡館那樣昏暗,整個空間寬敞明亮,簡約的桌布、新鮮的玫瑰,店員和悅的笑顏,都讓人如沐春風。
然而在居民們看來,剛進駐社區的有本生活坊又是陌生的,很少人路過會走進來看看。
再加上老人家對咖啡館的興趣本來就不大,就更不相信這里能給他們的生活提供照顧。
“這里跟一般餐廳的經營落差很大,一開始長輩還以為我們是詐騙集團!我們必須自己主動去跟社區溝通,讓大家知道有本生活坊在做什么。”店長李依仁說道。
因而店員不能光守在店里,要深入社區,和居民交朋友,建立信任感。
在開店之前,李依仁就開始積極參加社區活動,拜訪里長,有本生活坊開業后,她更是經常到公園里跟長輩們聊天、跳健身操、參加老人卡拉OK等,漸漸地跟社區里的長者熟絡起來。
開店初期,李依仁了解社區情況時發現:“里長年紀大了,想為居民付出更多但常常力不從心,也會面臨一些障礙。有本的進入正好跟里長互補,大家彼此成了一個團隊,里長協助我們認識社區,我們協助里長規劃活動。”
這就是“青銀互補”,年輕人讓里長感受到他們投入社區服務的熱情,里長也就愿意帶著他們深入社區,了解長者居民的情況。
當長者們走近有本生活坊,便會看到草綠色的招牌上寫著這些字眼:家事服務、居家服務、居家護理、生活輔具。
其實這才是有本生活坊的主業,免費提供專業的照顧咨詢服務,幫助社區民眾理清長照需求。
而餐單中的菜品,咖啡、飲品和輕食甜點樣樣齊全,他們還特意為長輩設計了一般咖啡店里少有的中式簡餐、紅豆紫米粥等,每個細微之處間都散發著對長者的善意。
就如紀金山教授所說:“我們的店員除了經營餐飲,也要扮演像日本‘介護相談員’那樣的角色,站在民眾最佳利益的角度,找出適合的照顧方案。”
“你還好嗎?辛苦了!”不少來店里詢問的人因要照顧家中老人,而背負著沉重的生活壓力,看著他們一臉疲憊地推門進來,工作人員就會送上貼心的問候和一份小點心。
在確認了他們的照顧需求后,店員就會聯系和個案需求相關的長照專業合作伙伴,進行二次評估。
要不要申請居家護理、輔具輔助?有哪些項目是公費的?有本生活坊、合作伙伴、被照顧者及其家庭成員會聚在一起討論出最適合長者的方案。
如果長者行動不便,他們還會親自上門家訪,予以定制化服務。
在店里,每個員工都有各自的分工,同時也要兼具敏銳的觀察力和溝通能力。
他們入行的第一關,是當家事服務員,在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時要邊跟他們聊天,這不僅是一種陪伴,更要在談話中發掘到長者的生活變化或潛在需求。
有一位店員正是在打掃時,發現老人步態不穩,就趕緊給他鏈接相應的活動和服務,以預防失能。
從來到店里到踏進家門,紀金山教授說這就是累積的互信:“愿意開門讓我們到家里,等于把長者照顧的后端系統都打通了。”
晨運后,老人們來到咖啡館點一杯飲品、一份點心,在等餐的間隙,店員門就會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照護服務,比如健康看診、剪指甲剪頭發等等。
當然,單純閑聊,分享每天見到的趣事更是歡迎哦。許多老人身體硬朗,能夠生活自理,最需要的就是陪伴。
每個月,有本生活坊都會開平臺會議,集結店員、輔具評估員,或有相關合作的照顧服務員、居家護理師,一起商討長照方案的改善。
在有本生活坊,有些項目是要自費的,比如“微居服”。簡單來說,你要上班,沒辦法帶老人復診,或者來不及去日照中心接長輩回家,店員就會代你去完成這些事情。
紀金山教授說:“我們具有政府長照服務不見得具備的彈性,樂于傾聽居民的需要,填平缺口就是機會。”
運營了4個月,有本生活坊已基本接近收支平衡。8個月后,店員們已經為不少家庭找到了自費或政府提供的長照資源,更重要的是,這些服務大多在3天內就到位了!
80歲的蔡老師在退休的15年來,一直堅持到出版社當義工。而現在,他又多了一個地方可以去,那就是有本生活坊啦。
每天他回家前都會來這里喝杯茶,跟店員和鄰居街坊們聊聊天。患有輕度阿爾茨海默病的他,每周一還會在這里上音樂治療課,跳跳老年迪斯科,讓身體和腦袋都活動起來。
對辛勞的照顧者,有本生活坊則推出了“喘息咖啡”,只要一個星期照顧老人7小時以上,就可以來咖啡館填寫問卷,領取一杯咖啡。一年里,照顧者共有十次獲得“喘息咖啡”的機會。
他們只想在一杯香濃的咖啡、一杯好茶的時間里,和你成為朋友,用這一份心意告訴你:“照顧路上,讓我們陪著你走。”
對了,有本生活坊其實有兩層,一樓是餐廳,二樓是培訓的地方,而通往二樓的樓梯,還專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配備了“升降椅”。
在這里,會定期舉辦衛生保健、社區電影院、烘焙餅干活動、社區打掃及現代通信工具的使用等課程和分享會,不僅讓長者居民老有所樂,更借此機會給他們遇到的照顧問題提出最優的建議。
餐廳新品發布會更是受歡迎,居民們邊品嘗邊提意見,而店員們則在聊天中收集他們對咖啡館的改善想法。
誰說年輕人不能做長者照顧?很多人都以為長者照顧只是翻身拍背,因而反對子女入行,覺得做照顧員沒有未來。
但有本生活坊卻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刷新了大家對長者照顧這行的印象,也讓不少社工系的畢業生對職業生涯有了新的想象。
有本生活坊的4個全職店員都是從社工系或老人福利系畢業的年輕人,還不到30歲的他們,從家事服務員、副店長、店長,再到店長教練,從控制咖啡廳的成本、研發適合長輩的菜單,到改善長者照顧的鏈接流程,一步一步往深處探索。
一位30歲出頭的白領為照顧輕微失智的媽媽而辭職,在享用“喘息咖啡”的過程中,與店員交換了不少照顧心得。
最讓人感動的是,在母親被安排到日照中心后,她竟然也入行成了照顧服務員:“這些照顧技巧晚上可以用到媽媽身上,雖然累,但很開心!”
如今,有本生活坊已在臺中打出了名堂,讓“照顧咖啡館”的概念為更多人所熟知,臺灣地區也就隨之出現了許多創意滿滿的“照顧生活館”,有青田食堂、靜思書軒、125度C照顧角落、童庭咖啡、福氣冰果室等。
未來,有本生活坊希望能夠將照顧咖啡館的理念帶到各郊區鄉鎮,為每個社區提供最實在、最溫暖的依靠,讓長照成為“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的生活服務。
如紀金山教授所說:“長者照顧要可持續,不能光靠政府資源,得能自己‘呼吸’。”
每一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而身邊的這個社區保護網,正是讓你在這條路上,不再孤單,無畏無懼。①
四、公共政策倡導
社會組織具有影響立法和各級政府制定相關政策的倡導公共政策功能。倡導公共政策的功能反映了社會組織對于政治與政策過程的影響力。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轉型、政府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社會組織的上述功能已經不同程度地顯現出來。在公共政策的倡導方面,許多民間思想庫致力于提出積極的立法和政策建議,還有一些重大的公共工程往往成為社會組織關注的焦點,通過發動媒體和社會輿論形成廣泛的社會壓力并表達明確的政策主張,在政策博弈中使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和權利得以表達和彰顯。②在這方面國內一個典型的案例來自于梁從誡的“自然之友”為保護藏羚羊所進行的卓有成效的政策倡導工作(見案例2-9)。
案例2-9梁從誡致函英國首相布萊爾
聯合王國政府首相托尼·布萊爾閣下:
我謹代表中國一家最有影響的非政府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歡迎您到中國訪問。“自然之友”十分贊賞您個人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以及英國政府對于處理國內和全球環境問題的重視。我愿利用您訪問中國的機會,提請您注意藏羚羊的悲慘處境,并請求您對我們保護這種瀕危物種的努力給予支持。藏羚羊是中國的特有動物,生活于中國西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1979年,它被列入《國際野生瀕危動植物貿易公約》(CITES)嚴禁貿易物種名錄。然而,盡管有這樣的國際禁令,自80年代中期開始,藏羚羊絨制品在國際市場上卻十分走紅。它們可以在歐洲許多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市場上買到,而這些都是CITES的簽字國。
1996年,在倫敦一條藏羚絨披肩售價可達3500英鎊。歐洲市場上的高價又使從中國非法出口到印度進行加工的藏羚絨原料價格隨之上漲。商人們編造神話,說絨是藏羚羊換季時自然脫落后,由牧民們從草原上一點一點撿來的。事實是:這些絨都是從被盜獵者打死的藏羚羊皮上摘取的,而從每只羊身上只能取絨125~150克。過去幾年中,中國政府曾抓獲了上百起盜獵團伙,繳獲了上萬張藏羚羊皮,一位警察并為此犧牲。1997年西藏林業廳收繳了準備走私出口1000公斤藏羚絨。由于藏羚羊活動地區極廣,被抓住的只是盜獵分子中的一小部分。由于盜獵,藏羚羊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目前只有75000~100000只,僅為100年前的十分之一。按照在印度加工的藏羚絨的數量估算,每年當有20000只以上的藏羚羊被獵殺取絨。
如果盜獵以這樣的規模進行下去,20年內藏羚羊將有可能被滅絕。“自然之友”正在開展一場救護這種珍貴而稀有的動物的運動。我們正在敦促并支持政府加強對藏羚羊的保護和對盜獵活動的打擊。與此同時,我們也吁請全世界珍愛野生動物,關注環境的人們來共同制止藏羚絨及其制品的貿易。因為,只要有利可圖,盜獵就難以禁絕。英國非常重視保護野生動物,這使她在國際上享有崇高榮譽。我相信,一旦英國人知道了有關藏羚絨問題的真相,也一定會高度關注。我請求您,運用您個人在國內和在你們的歐洲同伴中的影響,使公眾更好地了解藏羚羊悲慘的處境,并和我們一道,來防止這種珍稀動物因“致命的時尚”而被滅絕。我真誠地希望,在這場根除藏羚絨貿易的國際努力中,英國能夠站在前列。
“自然之友”會長 梁從誡
1998年10月6日①
梁從誡先生的倡導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支持和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及時回應,政策倡導的結果非常有效,盜獵團伙受到了應有的打擊,保護藏羚羊的工作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呼應,藏羚羊的命運由此得到改變,梁從誡運用他的專業知識、家族的影響力以及精英知識分子的身份,影響了國家的政策,呼吁人們重視生態和環保的理念,獲得了世人的稱贊,為人類文明的進步盡到了他應有的貢獻,而他所創辦的環保組織(社會組織)“自然之友”在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的境況下充分發揮了第三部門的力量,在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①〔美〕萊斯特·M.薩拉蒙.全球公民社會:非營利部門國際指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48.
②王名.社會組織論綱[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00-101.
①https://baike.so.com/doc/24440755-25277336.html.
②王名.社會組織論綱[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01-102.
①https://www.ted.com/#/.(資料來源:TED官網,譯文)
①王名.社會組織論綱[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05-106.
①注:“長照”其意思為長期照顧,系社會工作個案工作中的一種工作方式,在臺灣用得比較普遍,主要用于社區養老等領域。
①http://www.youcheng.org/.(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
②王名.社會組織論綱[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06-108.
①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1/Jan/16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