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作品集(全2冊)
- 陳旭主編
- 1293字
- 2021-12-22 18:07:31
感悟人生
◎劉成林
當一個鮮活的生命由母體內呱呱墜地,便開始了人生。人生是生命的必然過程,在這個必然過程的起點與終點間,是一條鋪滿荊棘與鮮花的生命旅程。任何活著的人,哪怕是無所不能、稱霸一方的帝王或者達官顯宦;才華橫溢的哲人或者黃土地上默默耕耘的農夫;或者位卑身賤四處流浪的乞丐,一句話,高尚的、卑微的;做官的、無官的;健康的、殘疾的;擁有萬貫家財或者一貧如洗的,都將會永恒的、自覺的遵守著時間的唯一性,必然地經過這條鋪滿荊棘與鮮花的生命旅程,到達他情愿或者不情愿的、永久的、無聲的世界。
我們不應因為必然要到那個永久的、無聲的世界而輕視人生,也不應因為必然地離開人世而感到凄涼和無奈。自然界里的事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消亡。只有過程,才會顯現出生命的存在;只有過程,才會創造出另一個璀璨的生命。這好比一顆流星掠過天際,它將整個軀體和生命化作一道耀眼的彩虹,過程是何等的短暫,但是,它美麗而壯觀;這又好比在那蒼茫的荒野里,一束鮮花,哪怕是一小朵鮮花,在那里亭亭玉立,這個荒野就會顯得格外的生機勃勃,富有生命。
人,只有賦予了豐富多彩的人生,生命才會有價值,旅程才會感到莫大的欣慰。
屈原仰天長笑感悟人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李清照以鐵血男兒的氣概感悟人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文天祥面對死亡感悟人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毛澤東在青年時代就感悟人生“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寫道:“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就可以說:我將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事業而斗爭。”這些感人肺腑的詩篇,不正是感悟了人生,感悟了人生的真諦,感悟了過程賦予生命的偉大。
的確,不乏碌碌無為、紙醉金迷、行尸走肉的人,他們的人生也是一個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是極其灰暗和腐朽的。不是虛度年華,枉來一世,白白地浪費了生命,就是賦予了這個過程以罪惡、以恥辱。荒蕪過程,褻瀆生命,使得過程、生命的存在是以毀滅他人的生命、他人的幸福生活為代價,妄圖使歷史前進的車輪倒轉;他們徇私枉法,貪污腐敗,是何等的卑劣,以致使生命的花蕾凋謝,生命的火花泯滅,使光彩的生命背上了永遠無法解脫的恥辱柱。
生命是短暫的,面對茫茫宇宙,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生命又是永恒的,她所放射出的光芒和孕育出的美好事物,呼應于永遠的時間與空間。有的人活著,他卻早已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著!
“人生不作安其生①,醉入東海騎長鯨”。感悟人生,旨在感悟生命過程中所創造的有益于生命存在、延續、發展的輝煌成就;旨在感悟生命過程中所探求的未知領域里的真諦乃至宇宙的奧秘。我們回想昨天,是企盼明天的燦爛與幸福。當一個生命結束,當一個過程終止,留下的理應是無窮的力量,無限的追求,無盡的眷戀與不朽。
①安其生:傳說是秦始皇時隱居的仙人,出自陸游《長歌行》。意思是人不要像安其生那樣做個隱居的仙人,而要為國家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