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香飄經典數千年

◎張興昌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輝。圣賢典籍,浩如煙海,博大精深。筆者冒淺薄之嫌,在漫漫歲月中,尋找中國鹽池灘羊飄香之跡,僅僅翻了幾卷中國典籍,醇香已經撲面而來了。鹽池縣在古代就有廣袤的草原草山和森林近萬平方公里,這片地域上放牧著可愛的灘羊。

在甲骨卜辭和《易經》卦爻辭中,多次記述殷商二十三代君王(約公元前12世紀)“高宗伐鬼方”(含今鹽池一帶)之事。《易·既濟》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此時商已統一了鬼方(今鹽池縣全部),羊被勝方掠走,其中綿羊,就是今日鹽池灘羊的早期記載。

《詩經·豳風·七月》記:“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意謂:二月早朝行祭禮,獻上青韭和羔羊。又記:“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意為:用酒來宴請我的賓朋,還要宰殺羔羊。登上那高高的公堂地,舉起那兕角酒杯,來祝賀君王萬壽無疆!這是西周時豳地(今陜西旬邑、彬縣一帶)的民歌。此地與獫狁(今鹽池境內)近在咫尺。可以說:此時鹽池縣灘羊早已用于祭祀,用于宴賓和祝酒,是天上人間的美食啊!周代人對羔裘更是贊美愛戴了。《詩經·召南·羔羊》曰:“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雖為召地的民歌,描寫士大夫衣羔裘,享受安逸生活的情景。但這里羔裘之皮是來自西戎(含今鹽池),詩擅寫羔裘,白生生的二毛穗花,無論是九道彎、綠豆絲,也無論是軟大花、大背頭,都寫神了。拍幾組特寫鏡頭轉過來看:毛穗猶如一群身著素紗集體起舞的少女,纖纖柳腰,顫顫悠悠,婀娜多姿,美麗無比。那些貴族先生們,衣著羔裘雍容華貴,自賞自享,活靈活現,惟妙惟肖。灘羊皮被冠“裘皮”之寶,名聞天下!

漢代古樂府《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寫北方牧場,高天青青而空曠,原野深遠而茫茫,清風拂撫,野草波浪延伸天邊,盡現草低牛羊。草窟窿、草旋窩,得天獨厚,草里生金,灘羊瀟灑健美的身影彰顯無余啊!東漢武平王時,尚書令虞詡,所寫奏章《請復三郡疏》,奏疏北地郡(含今鹽池)為:“沃野千里,谷稼殷積。又有龜茲鹽池以為民利。水草豐美,土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水草豐美”, “水”,源多質優,氯化鈉含量高,實屬礦泉水,使灘羊肉嫩味美;“草”, “沃野千里”,地肥草盛,種類多品質優,中草藥遍地,維生素豐富,使灘羊肉鮮肥、味香醇、營養高。自古鹽池灘羊肉可防治多種疾病,“實假水草也”。“群羊塞道”的養殖規模,為后人留下了漢代鹽池灘羊靚麗的群體風采。

鹽池灘羊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與人工培育,形成了優良的品種。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城鹽州》詩中吟唱:“自筑鹽州十余載,左衽氈裘不犯塞。晝牧牛羊夜捉生,長去新城百里外。”是詩人在左拾遺任上所作,他的祖上為山西太原人,后徙居下邽(今渭南),對近鄰鹽州(今鹽池)關注有加。鹽州新城竣工十余年來,吐蕃再不敢犯邊。“諸邊急警勞戍人,唯此一道無煙塵。”其他邊陲不太平,唯獨鹽州無戰事,所以駐軍白天警衛百姓,“晝牧牛羊”,夜晚“長去新城百里外”,捕獵驅趕傷害人畜的猛獸。鹽州在“綠楊著水草如煙”的自然環境下,鹽池灘羊成為自然選育和軍民呵護培育的優質品種。白居易用詩歌為我們留下了唐時鹽州七千多平方公里草原的文字記載,水草豐富、動物多樣、植被深厚、軍民團結,這些穿越歷史的信息,讓后人愛不釋手,感慨灘羊之鄉和灘羊的文化深厚。

鹽池縣,可謂地大草茂牛羊壯。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庶第十六子慶王朱栴駐韋州城后,對所轄寧夏后衛(含今鹽池)獨鐘有贊,他所撰《寧夏志》是寧夏最早的方志。《寧夏志》中記述荀子山(今寧夏鹽池南部陳家山、大口子山、錢家山、臥風掌山一帶分水嶺)為:“溪澗險惡,豹虎所居,人煙罕至。”這十二個字,穿越時空信息千言萬語。此山距離韋州五十公里,朱栴考察目睹過。“溪澗險惡”, “溪”證明山上有溪水涇流,也證明山頭山坡植被深厚,根系發達,蘊蓄水量充裕,是形成溪流的水源地,也證明氣候好雨水多,山下形成川澗河流。“豹虎”等猛獸所居,必須是喬木參天,灌木鎖地,草豐若窟,才能形成龐大多樣的生物鏈,養育一方大千世界,所以“人煙罕至”。有原始天然植被環境。

《寧夏志》中記載,荀子山東北坡是“清平苑”,西北坡是“萬安苑”(今萬家原地帶),有兩千多平方公里的草原森林,是明代國家養馬和百姓養灘羊的地方。“萬安苑”往西十公里是百眼井(今擺宴井),地下水泉眼成溪成河,水草相連,牛羊成群。往西南三十公里處是韋州,《寧夏志》中收集明姑蘇朱覆吉《韋城春曉》詩詠:“野花萬朵如錦開,林鳥一聲似喚人。”環境靈透了,灘羊何能不杰出呢?時韋州設群牧千戶所,為慶王管理畜牧業,這是灘羊選育早期管理兼技術指導的行政機構,鹽池灘羊也是沾了皇恩的。

慶王朱栴十三歲受封,十五歲駐韋州城。初幼弱多疾,南方人,不喜羊肉。但寧夏后衛灘羊肉,無腥膻,溫熱去寒濕,潤肺止咳、澤被美膚、強身健體。慶王冬染風寒,始餐羔羊,漸顯防治咳喘、護膚之效,灘羊肉口感鮮美,竟成慶王的佳肴而不可收。人性使然,當享口福時,總會想到親人和朋友的。慶王朱栴始向他的皇帝四哥朱棣“獻馬千九十匹”(選自清平苑、萬安苑)的同時,灘羊二毛羔羊亦是孝敬皇兄皇嫂上貢的極品,由慶王赴京朝王獻上。如果說“獻馬”,朱栴有巴結四哥,允他內徙之意,但羔羊絕對是親情孝敬的。灘羊肉能治自身的病,皇兄亦是江南移居北地,同病相憐,這份孝心是真的,“貢品”是彌足珍貴的鹽池灘羊!

明嘉靖年間,都御史馮清的《萌城道中》詠:

雨后山城肅似秋,曉天嵐霧望中收。

蒿茅一色連空遠,山水翻花繞澗流。

堡塞沿邊屯虎豹,鄉村隨處牧牛羊。

瞳瞳霽日云霄上,咫尺清光一舉頭。

在這幅美景里,雨后荀子山西南十公里的萌城(今鹽池境內),天放晴了,山巔的霧氣逐漸收起。深深的青蒿茅草,蒼翠一色,遠遠連著山峰和天空,一場雨過后,山水翻卷著浪花,繞著溪澗清水湍流。雖然邊防屯虜如虎豹環顧不寧,但萌城堡塞駐軍固守,鄉村隨處牧著牛羊。瞬間云霄縫隙朝陽斜灑,登上城頭仰首咫尺。馮都御史站在城墻上,北望碧翠千里,一口深深的呼吸會讓人沉醉,多么舒服,多么愜意啊!那如撒在萬頃碧叢中點點玉脂似的鹽池灘羊,自然韻味無窮!

既然是“極品”,那就萬萬不敢錯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西巡寧夏,親自籌劃平息噶爾丹叛亂事宜。于三月辛未至花馬池(今鹽池),宿一夜。寧夏總兵王化衍、花馬池副將徐達接駕,有御膳貢品獻上羔羊美食。康熙餐后龍顏大悅,御筆神飛,“萬世師表”的墨跡懸在了花馬池文廟的正殿上,帝王的視野是國家的文化和教育。康熙年間,鹽池灘羊養殖達到了一個歷史高峰。灘羊皮毛與羔裘遠銷海內外。近代文人雅士,多有華章評譽。已目睹耳聞者眾,涵諒余之未錄。凡國家大員外任過寧夏或任巡行者,點烹鹽池灘羊肉,一享口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設鹽池灘羊選育場,有國家級科研機構不斷進行科研培育,鹽池灘羊已成為馳名中外的名優特產品。

是的,今天“鹽池灘羊”已獲國家商標品牌注冊。鹽池灘羊已站在新世紀新千年時代品牌的高峰,三千多年的歷史選育記載,結晶沉淀出鹽池縣是中國灘羊文化之鄉、中國灘羊經典之鄉、中國灘羊美食之鄉、中國灘羊經濟之鄉。這四大品牌,不但香飄經典數千年,更香飄當代萬里行。經典積淀了當代,歷史啟迪了未來,聞名遐邇的“鹽池灘羊”,會繼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向更光明燦爛的明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江阴市| 绩溪县| 洛隆县| 贵港市| 高安市| 会宁县| 盈江县| 佛冈县| 南昌县| 台前县| 额尔古纳市| 津南区| 绩溪县| 汶川县| 新民市| 左贡县| 仁布县| 沂源县| 洛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松潘县| 金秀| 霍林郭勒市| 三亚市| 政和县| 新平| 德惠市| 云安县| 元阳县| 萨嘎县| 西青区| 屏南县| 偏关县| 灵石县| 汪清县| 崇文区| 黎城县| 东城区| 叶城县|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