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就員工:沈東軍的管理私房課
- 沈東軍
- 2885字
- 2021-04-15 12:19:04
第9課 271是大自然法則
風靡全球的271活力曲線
“271大自然法則”是很多企業重要的基石心智,也是萊紳通靈心智模式中最重要的一個。
最早提出271活力曲線(簡稱271)的是通用電氣前CEO杰克·韋爾奇,他在《杰克·韋爾奇自傳》和《贏》里都用大量篇幅介紹了271活力曲線(見圖9-1),在他的推廣下,271管理模式風靡世界。
“對人來說,差別就是一切。對不同的人,一定要‘區別’對待。”每年通用電氣都會對員工進行業績評估,將員工劃分為A、B、C三級。
A級:表現最好的前20%的員工。
B級:表現較好或一般的員工,占70%。
C級:表現欠佳的后10%的員工。

圖9-1 杰克·韋爾奇繪制的“活力曲線圖”
關于如何激勵A、B、C三個級別的員工,通用電氣的做法如下。
A級:充分發展前20%最優秀的員工。公司會為這部分員工制訂詳細的培訓計劃,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于公司而言,失去A級員工將是最慘重的損失。所以對于A級員工,公司會熱愛他們,擁抱他們,給他們最優厚的待遇,因為他們是公司的“超級力量”。
B級:這部分員工占到了員工總數的70%,他們是公司的主體,也是公司業務成敗的關鍵。這部分員工同樣可以得到培訓與提升的機會,但公司鼓勵他們努力成為A級員工。
杰克·韋爾奇說,在通用電氣,物質獎勵、職位晉升、榮譽嘉獎等各種激勵手段,被淋漓盡致地使用著。這一切在時時激勵著通用電氣的員工努力地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功。當然A級員工得到的獎勵肯定要比B級員工高得多——這就是“區別”。
C級:這部分后10%的員工表現欠佳,他們必須找出原因并迅速趕上,爭取成為B級員工并繼續進步。若他們在3~6個月中仍舊不能適應公司的前進步伐,在原地停滯不前,就會面臨被辭退的危險。這看起來好像有些不近人情,但這正是通用電氣以人為本、愛惜人才的表現。這不是殘酷,恰恰相反,這是對員工的仁慈。如果讓他們在一個不能成長和進步的環境里繼續混下去,那才是真正的假慈悲。等到他們的年齡一年年地變大,就業機會就會相應減少,而各方面的負擔卻會越來越重,那時再告訴他們說:你們走吧,這里不適合你們——那才是最殘酷的!
在中國,最堅決和徹底地貫徹271管理的企業是阿里巴巴和華為。有人覺得,按照271管理,對后10%的員工進行淘汰,太過殘酷,沒有人情,但優勝劣汰是大自然的法則。
實際上,在整個生物進化史上,很多物種都消失了。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微生物,如果它們不能適應環境的要求,就都會消亡。
企業也是這樣。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是4年,如果企業不能適應環境,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它很快就會消亡。就拿手機品牌來說,國際的有諾基亞、摩托羅拉、飛利浦,國內的有廈華、聯想、TCL等,這些當年叱咤風云的品牌,如今在手機市場上已難覓蹤跡。在互聯網時代,不能進入前20%的品牌就會滅亡,更不要說后10%的品牌了。
進化就是適者生存
我們不妨用進化論的觀點來分析一下,看看生物如何通過不斷進化來提升自身在特定生存環境下的競爭力,同時提高別的生物進入這個環境的門檻,從而形成自身對所在生存環境的控制力。生物進化包括四個階段:過度繁殖、生存競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一個商業領域就像一個小水塘,水塘里有很多青蛙,當然水塘周圍也有很多蚊子。一開始青蛙不多的時候,蚊子足夠所有青蛙吃,但是隨著青蛙的不斷繁殖,最終會進入“過度繁殖”階段,此時,蚊子就不夠所有的青蛙吃了。然后,青蛙之間自然就展開了“生存競爭”,只有那些能捕獲足夠多蚊子的青蛙才能夠生存并繁衍后代。所以,青蛙為了捕獲更多蚊子,開始遺傳變異。
這里要說明一下,生物學領域的遺傳變異是無意識的隨機變異,變異后能夠適應環境的物種會生存下來,不過,企業有意識的“遺傳變異”卻不一定能夠成功。青蛙會選擇哪種遺傳變異的方向呢?快速發現獵物的能力,發現獵物后快速行動并捕獲獵物的能力,消耗能量更小的能力……慢慢地,進化了很多代之后,就會出現一種青蛙,它的眼睛對于獵物的敏銳度很高,體形巨大但行動靈活,可以快速捕獲獵物同時自身能量消耗很少,即使在食物匱乏的情況下也能維持較長的生存周期。于是,這個水塘里的青蛙數量會慢慢變少,最后只剩下那些具備這種遺傳特征的青蛙。這就是“適者生存”階段。
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同樣如此。在行業環境非常好、利潤率非常高的時候,會有很多人看到并進入這個“水草豐美”的行業,于是就會出現“過度繁殖”,然而整個市場的客戶和資源是有限的,必然會形成殘酷的“生存競爭”。在“生存競爭”下,企業為了活下去會主動或被動地進行變革,實際上就是“遺傳變異”。只有那些有遠見、有愿景的企業才愿意拿現在的利潤去換取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而變革成功的企業往往會成為這個行業的寡頭,占據有絕對優勢的市場份額,獲取豐厚的利潤,擁有最優質的客戶,同時自身的管理成為行業標桿。
不遵循大自然法則,就會被大自然無情地淘汰
271管理的本質就是對員工進行區別對待,獎勵高績效員工,同時淘汰低績效員工。271管理是按照大自然的進化論法則進行管理,如果企業不遵循進化論法則,就會被大自然無情地淘汰。
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企業經營環境中,無處不遵循著優勝劣汰的法則。管理者和員工試圖逃避使用271管理是徒勞和幼稚的,因為271是社會和大自然的基本法則,甚至是第一法則,只不過在不同物種、不同事物上的體現有所不同而已,有的可能是“262”,有的可能是“352”。
作為管理者,他最應該做的是早日掌握271管理的方法。通過對員工不斷優勝劣汰,讓自己管理的企業(部門)進入行業(企業)前20%的行列。作為員工,他應該盡快適應271管理,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通過進入前20%來獲得關注、獲得機會、改變命運。同時,那些被評為后10%的員工,也不用氣餒,早些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還可以花時間學習或者努力趕上。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的意思是說:天地并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古人祭祀用草扎的狗)那樣走完自己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而已;圣人不施仁恩,讓事物按自身規律來發展。這種規律就是“天地”的規律,就是老子所說的“道”。
不淘汰“垃圾股”,自己就成“垃圾股”
管理者要想取得好成績,首要任務是尋找到最好的下屬,但是大部分管理者都很難對下屬鐵面無私,更難對不勝任的下屬進行淘汰。
員工就像股票,高績效員工就像“績優股”,有未來的員工就像“潛力股”,低績效員工就像“垃圾股”。管理者就像基金經理,如果基金經理手里都是垃圾股,那他怎么能有資金去投資績優股和潛力股呢?
如果我們把資源平均分配在垃圾股和績優股上,就沒有更多的資源來投資績優股,最后的回報一定是很少的,績優股帶來的回報都被垃圾股帶來的損失吞噬了。
有的管理者會說,我如果找了有能力的下屬,他未來超越我、替代我怎么辦?其實,你如果不找到厲害的下屬來幫你工作,你根本就沒有未來,現在就會有人替代你。而你找到了好下屬,他幫你工作,幫你提升業績,或許你還能贏得時間讓自己成長起來。
高明的管理者已經行動起來了,他們用能力和價值衡量下屬,堅決淘汰垃圾股,擁抱績優股,培養潛力股。通過科學合理地對待這三類員工,他們讓自己也成長為績優股。
那些還沉醉于關系構建、熟人面子的管理者,他們已經逐漸把自己變成了垃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