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435-2016 平板玻璃工廠設計規范
- 國家建筑材料工業標準定額總站
- 1171字
- 2021-04-23 18:03:43
5.2 總平面布置
5.2.1 浮法聯合車間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廠區總平面布置應以聯合車間為主體建筑展開,車間的長軸應利用地形地質和各工段生產工藝特點處理地形高差,當廠區自然地形坡度較大時,熔化、成形工段應位于設有地下防排水設施的地勢較低和地基穩定地段;
2 浮法聯合車間外煙道及煙囪周圍應留有煙氣脫硫、脫硝、除塵和余熱發電等設施的布置空間。
5.2.2 原料車間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原料車間應位于廠區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并應減少粉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2 原料堆場應設置有圍蔽的設施。
5.2.3 燃油儲罐區布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和《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0074的有關規定。
5.2.4 天然氣配氣站宜布置在天然氣總管進廠方向或至各用戶點相對較近的地點,并宜靠近全廠主用氣點。天然氣配氣站布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 50028的有關規定。
5.2.5 發生爐煤氣站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煤氣站房應靠近煤氣用氣點,煤氣站布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發生爐煤氣站設計規范》GB 50195和《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GB 6222的有關規定;
2 煤堆場(棚)宜靠近煤氣站布置,并宜布置在廠區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上煤系統宜采用皮帶輸送。
5.2.6 氮氣站、氫氣站、氧氣站、灌氧站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氮氣站、氫氣站、氧氣站、灌氧站宜集中組成單獨的氣體設施區,宜避開人流密集區及主要交通通道,并應位于通風條件好和明火排放源的上風側,氫氣站布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氫氣站設計規范》GB 50177的有關規定;
2 氣體設施區位置宜縮短送氣主管與浮法聯合車間用氣點的距離,且管線敷設應便于施工及檢修;
3 在灌氧站房外的一側或兩側,應設置裝車作業場地。
5.2.7 壓縮空氣站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壓縮空氣站朝向應結合地形、氣象等條件,避開有腐蝕性物質、有害氣體及粉塵等的場所,壓縮空氣站不應位于全年最大風頻的下風側;
2 壓縮空氣站宜與氮氣站的壓縮間統一布置,也可布置在聯合車間輔房內靠近主要用氣點;
3 儲氣罐宜布置在站房的陰面。
5.2.8 總變(配)電所宜靠近工廠負荷中心。
5.2.9 變(配)電所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便于高壓線的進線和出線;
2 不應設在有強烈振動的設施附近;
3 不應布置在多塵、有腐蝕性氣體和有水霧的場所;
4 車間變電所宜靠近用電負荷中心。
5.2.10 余熱發電站布置宜靠近余熱鍋爐。
5.2.11 給水凈化站和循環水設施的布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 50187的有關規定。
5.2.12 其他輔助生產設施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滿足輔助生產設施工藝要求以及與主要生產設施的工藝聯系;
2 應有利于廠區環境保護,符合安全、衛生要求;
3 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主要生產設施之間的空地或層間的空間。
5.2.13 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應布置在便于生產管理、環境潔凈、交通便捷的地點,用地面積不得超過項目總用地面積的7%。
5.2.14 工廠應設置廠區圍墻。圍墻定位、高度、結構形式應滿足生產安全和規劃的要求,還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 中文版Rhino 5.0完全自學教程(培訓教材版)
- GB/T50796-2012 光伏發電工程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 51120-2015 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驗收規范(英文版)
- 電磁式流量傳感器測量方法及理論
- DL/T 5512-2016 火力發電廠熱工檢測及儀表設計規程
- 水泥工廠環境保護設施設計標準
- GB 51214-2017 煤炭工業露天礦邊坡工程監測規范
- GB50548-201033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勘測規范(英文版)
- GB 51133-2015 醫藥工業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 鄭州軌道交通機電設備運營需求標準
- GB/T 51025-2016 超大面積混凝土地面無縫施工技術規范
- DL/T 5334-2016 電力工程勘測安全規程
- 海上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
- 電力系統無功補償及調壓設計技術導則
- GB 51170-2016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