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的事
- (英)娜塔莎·德文
- 1153字
- 2022-09-09 16:08:29
抗精神病藥物
接下來,我們將涉足一個更加棘手的領域。你在網上看到的大部分駭人聽聞的故事都和抗精神病藥物有關,服藥者稱自己嚴重失眠,還會“抽搐”和“痙攣”,有時甚至在停藥很久之后都還會出現類似情形。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情況下我們很難區分雙相情感障礙、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癥的癥狀,從而也難以區分調節這些疾病的藥物,就像SSRI類抗抑郁藥一樣。抑郁和焦慮如果嚴重的話,也會產生類似雙相情感障礙的癥狀。而在這種情況下,抗精神病藥物可能并非最佳治療方案。另一方面,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癥的常見特征是所謂的馬步思維(患者會根據一些缺乏證據或現實基礎的假設,跳躍性地得出結論)和妄想。因此,要在尊重患者的意愿和盡量客觀地為患者的健康著想之間取得平衡,是項很難拿捏的任務。
抗精神病藥物的主要目的是終止令人痛苦的精神病癥狀,比如患者聽到有個聲音讓他自我傷害。英國最常見的抗精神病處方藥有:
奧氮平(Zyprexa)
喹硫平(Seroquel)
利培酮(Risperdal)
阿立哌唑(Abilify)
齊拉西酮(Geordon)
氯氮平(Clozaril)
此外,患有雙相情感障礙或精神分裂癥的人通常還會服用鋰劑。鋰劑有助于減少躁狂發作(躁狂與抑郁相對,指無緣無故涌起的興奮感和無敵感,促使患者做出不計后果的冒險之舉),從而調節患者的情緒。科學家尚未完全弄清鋰劑起作用的原理,但他們認為鋰劑能加強神經細胞和控制思維與行為的大腦區域之間的聯系。
一如SSRI類抗抑郁藥,鋰劑和抗精神病藥物也需要數周時間才能進入神經系統開始起效,而且也不應該長期服用。它們也有潛在的副作用,包括顫抖、加劇口渴、嘔吐、增重、影響記憶力和注意力、嗜睡、肌肉無力、脫發、引發皮膚問題和甲狀腺功能下降,造成機體能量水平極度低下。
我從精神病早期干預小組的專業人士那兒了解到,他們一致認為,對出現幻覺的患者給予適當的早期支持,即便不能完全消除,也能顯著減少患者的用藥需求。雖然短期來看這樣做成本較高,但接受這種治療方法的精神病患者更有可能重新融入社會,找到一份工作。也就是說,從長期來看,這套方法的成本要低得多。
早期干預小組與精神病患者打過多年交道,然而自2010年英國采取嚴厲的財政緊縮措施以來,心理健康服務被大幅削減,早期干預小組已變得越來越稀少。他們采用談話治療和外延護理計劃相結合的方式,讓患者的親友了解患者的病情。一位患者的母親曾表示,在找到早期干預小組之前,她的兒子只拿到了“一袋藥”,就被“打發回家”了,沒有任何后續治療的指導。
我研究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得出的結論是,理想情況下,一個人不會嚴重到必須接受藥物治療的地步。精神病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支持性治療來控制。
不過,對于雙相情感障礙和循環性情感癥(雙相情感障礙的妹妹)的其他癥狀,可能需要服用情緒穩定劑。在必須用藥的情況下,也不應該單靠吃藥這一種治療手段,服藥期間還應當接受謹慎而富有同理心的醫務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