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經驗探析

魏 強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是《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發布5周年,中國將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同志鮮明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①“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沒有中國的明天。”② 認識改革開放、理解改革開放、評價改革開放,進而總結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經驗,對于我們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明確改革開放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當中的戰略定位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改革開放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既有符合社會發展潮流推動歷史進步的改革,又有阻滯社會發展甚至逆潮流而動的改革;既有取得巨大成功的改革,又有遭遇重大挫敗的改革;既有堅持到底的改革,又有半途而廢的改革。其中,改革的政治方向是決定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問題。中國改革開放40年,之所以能夠實現“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根本一條就在于改革開放能夠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不斷排除“左”和右的干擾,不斷回應批判各種錯誤的社會思潮,做到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早在1991年8月,鄧小平同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就語重心長地強調,“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這方面道理也要講夠。……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啊!”①習近平同志更是鮮明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② 習近平同志還專門以蘇聯、東歐國家出現亡黨亡國危機為鑒戒,強調指出,“如果沒有一九七八年我們黨果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并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把握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臨嚴重危機,就可能遇到像蘇聯、東歐國家那樣的亡黨亡國危機。”③ 特別是當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時期,甚至還有國際輿論不斷鼓噪“馬克思主義已經破產”“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歷史博物館”之時,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能夠基于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認識和堅定信仰具備強大的政治定力,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政治方向。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這更加夯實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更加堅定我們對改革開放正確政治方向的堅持。鄧小平鏗鏘有力地指出:“要回答改革開放有利于社會主義,不利于資本主義。這是個大原則。……要用上百上千的事實來回答改革開放姓 ‘社’不姓 ‘資’,有利于社會主義,不利于資本主義。”④ 中國的改革開放一定是有利于社會主義,一定是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盡管改革開放總是存在各種風險,并且越是推進改革開放,風險誘因越多,風險指數越高,風險管控越難,越是如此,越要在改革發展中不斷自覺糾偏。鄧小平在談到改革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時指出:“我還要說,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家機器是強有力的。一旦發現偏離社會主義方向的情況,國家機器就會出面干預,把它糾正過來。開放政策是有風險的,會帶來一些資本主義的腐朽東西。但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政策和國家機器有力量去克服這些東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⑤“總之,我們的改革,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又注意不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是按照這個方向走的,這就是堅持社會主義。”① 中國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中不斷探索與糾偏,確保中國改革開放政治方向的正確,同樣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生動有益的深刻啟示。“中國人民的成功實踐昭示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只要找準正確方向、馳而不息,條條大路通羅馬。”②“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總而括之,中國堅持的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不是資本主義的改革開放;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改革開放,不是否定四項基本原則的改革開放。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一條根本經驗。

中國改革開放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取向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人民愿望和期待、創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重大戰略抉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協力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同樣是依靠人民、帶領人民,為著創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鄧小平反復強調:“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③“對改革開放,人民是擁護的,人民看到中國是大有希望的。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誰也不能阻擋中國的改革開放繼續下去。為什么?道理很簡單,不搞改革開放就不能繼續發展,經濟要滑坡。走回頭路,人民生活要下降。”④“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⑤“馬克思主義是好東西,但如果馬克思主義不能帶來人民生活的改善,誰還相信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是要使國家富強起來。”⑥“人民,是看實踐。人民一看,還是社會主義好,還是改革開放好,我們的事業就會萬古長青!”⑦ 這些豐富、鮮明、生動的話語表達彰顯出來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動改革開放的價值立場。可以說,人民立場既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又是改革開放最為鮮明的價值底色。習近平同志同樣反復強調:“改革開放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們一開始就使改革開放事業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① 無論是農村改革,還是城市改革,都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都是以人民過上好日子為目標。“改革開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們共產黨員要時時刻刻為人民著想,使人民盡快富裕起來。”②“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③ 總而言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不能通過改革開放得到不斷滿足,改革開放就不可能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改革開放這場偉大革命就難以繼續順利推進。總體來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聯合國在紐約總部發布《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指出,東亞和南亞仍是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中國2017年對全球的經濟貢獻約占三分之一。④ 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8260美元,足足是1978年的43倍有余,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中國已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上中等收入國家。并且,據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遠遠超出整個世界其他國家對全球減貧的貢獻。事實雄辯地說明,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進程,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的歷程,是國家不斷走向繁榮富強的歷程,是社會不斷走向共同富裕的歷程。“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⑤ 中國的改革開放符合中國人民的發展期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蓄積著改革的巨大動力,也形塑著當代中國改革發展的嶄新形態。盡管改革開放過程當中遇到過這樣那樣的困惑、困阻、困難,但改革開放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不斷推動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重大改革,不斷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理解支持,就會不斷獲得推動改革開放闊步向前的磅礴力量。

中國改革開放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思想變革往往是社會變革的先聲。作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啟動及其成功推進,涵融著偉大的思想解放。沒有思想解放,就不會有改革開放,同樣不會有社會進步。可以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思想解放的最大成果就是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最鮮明的思想因素就是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習近平同志指出:“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與時俱進、一往無前,充分顯示了中國力量。中國人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力量。”①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無論革命、建設、改革的任何時期,只要中國共產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們的事業就能取得成功;相反,如果背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們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敗。正如鄧小平同志強調:“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②“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③“我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獨立思考,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來制定政策。因為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這樣的事,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來,列寧的本本上也找不出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情況,各自的經歷也不同,所以要獨立思考。不但經濟問題如此,政治問題也如此。”④ 習近平同志同樣鮮明地強調:“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①“我們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②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今中國最為鮮明的時代主題,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事實是真理的依據,實干是成就事業的必由之路……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反復證明,只有制定符合實際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實際的工作方法,黨和人民事業才能走上正確軌道,才能取得人民滿意的成效。”③ 繼續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實踐這個最硬的標準,就要立足中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大實際,就要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就要把準當代中國社會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主要矛盾,以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指導,做到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借鑒國外有益經驗,不斷研究改革發展當中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做出新探索。

中國改革開放始終堅持改革實際進展說服人

改革啟動時期,無論是農村改革,還是城市改革,無論是經濟體制改革,還是政治體制改革,無論是對內開放,還是對外開放,作為重大的社會變革,必然引來各方面的不同意見甚至爭論,這就要以改革發展的豐富事實來說服群眾。鄧小平指出:“改革中抱懷疑、等著瞧態度的人是有的,辦法還是讓事實去說服他們。”④ 就農村改革而言,“我們的做法是允許不同觀點存在,拿事實來說話。……改革的政策,人們一開始并不是都能理解的,要通過事實的證明才能被普遍接受。”⑤ 城市改革同農村改革一樣,“起初有些人懷疑,或者叫擔心,他們要看一看。對這種懷疑態度,我們也允許存在,因為這是正常的。……處理的辦法也一樣,就是拿事實來說話,讓改革的實際進展去說服他們。”① 對于改革開放,同樣會產生不同意見。“我們的政策就是允許看。允許看,比強制好得多。我們推行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搞強迫,不搞運動,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這樣慢慢就跟上來了。……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農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應如此。”② 針對經濟體制改革,有人擔心中國會不會變成資本主義國家時,鄧小平同志指出:“這個擔心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我們不能拿空話而是要拿事實來解除他們的這個憂慮,并且回答那些希望我們變成資本主義的人。”③ 堅持以發展事實消除對國內外對中國改革道路的疑慮,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事實證明,改革是正確的,很見效。如果外國朋友都能看出我們的變化,看出我們搞得不錯,我們自己的人民還能看不見?人民有自己的親身經歷,眼睛是雪亮的。”④ 這就是用改革發展的成就、事實打破國內外對中國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的懷疑,從而不斷增強人們對中國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改革道路的信念和信心。改革開放的推進總是需要凝聚改革的共識,而改革共識的凝聚往往來源于改革的實際進展。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經驗還在于不斷用改革的實際進展來增進推進改革開放的共識,從而助推改革深化發展。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樣:“從根本上說,沒有扎扎實實的發展成果,沒有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空談理想信念,空談黨的領導,空談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空談思想道德建設,最終意識形態工作也難以取得好的成效。”不同于改革之初,當前,最有優勢和力量之處還在于改革開放40年已經取得各方面重大“實際進展”,這就要用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凝聚關于堅持改革開放的廣泛社會共識,壯大關于堅持改革開放的正向輿論力量。作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及其推進并不是一帆風順,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同意見和各種疑慮,這同樣需要不斷以改革開放的實際進展、豐富的發展事實顯示出的社會主義優越性來夯實人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

新時代,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就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就要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要堅持在實事求是的探索中夯實改革思想根基,就要不斷以改革實際進展凝聚各方改革共識,為中華民族昂首闊步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蓄積源源不斷的力量。

(作者系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①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86頁。

② 《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1—12頁。

① 《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0—1331頁。

②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9頁。

③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12頁。

④ 《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0頁。

⑤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頁。

①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頁。

② 習近平:《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頁。

③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頁。

④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2頁。

⑤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頁。

⑥ 《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688頁。

⑦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頁。

①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97頁。

② 習近平:《在紀念胡耀邦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頁。

③ 習近平:《中國發展新起點 全球增長新藍圖--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人民日報》2016年09月04日。

④ 光明網:《聯合國發布報告:中國2017年對全球的經濟貢獻約占三成》,2017年12月13日。

⑤ 習近平:《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5頁。

① 習近平:《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頁。

②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頁。

③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頁。

④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0頁。

①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5頁。

②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9頁。

③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7頁。

④ 《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8頁。

⑤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頁。

①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頁。

②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頁。

③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頁。

④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金湖县| 右玉县| 同仁县| 桑日县| 扶绥县| 武冈市| 临沂市| 金秀| 阳江市| 冷水江市| 乌拉特中旗| 手游| 潮安县| 通河县| 南宁市| 喀喇| 渝北区| 隆尧县| 政和县| 岗巴县| 崇文区| 南京市| 布拖县| 海淀区| 容城县| 修水县| 宾川县| 刚察县| 连云港市| 枣强县| 古田县| 云梦县| 施秉县| 隆昌县| 左贡县| 田林县| 萨迦县| 红河县| 济源市|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