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13)

此時,爵士一行七人,可真正走到了安第斯山里,離龐大的高地巖頂峰、最高的山脊已經不遠了。但是爵士一行人,無論從大路還是小路的方向看,都找不到前行的路徑。這是因為最近的一次地震,把山的路都攪渾了。要前進,只能從山腰上隆起的石殼往山脊的方向一點兒一點兒爬了。巴加內爾也找不到路徑,自然沒什么主意,只能一個勁靠在巖石上,向安第斯山脈最高山峰爬去了。山頂高度,在一萬一千英尺和一萬二千六百英尺之間。幸好天公作美,天空晴朗,氣候宜人。如果在嚴寒的冬季,如五月到十月之間,那時候天寒地凍、高處不勝寒,是根本沒條件進行攀登的。如果當地所特有的颶風刮來,其惡劣的狀況更加難以想象。當地獨有的颶風,叫做“騰薄拉爾”。每年被這種颶風刮到懸崖深谷的尸體,都難以計算。

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七人,在巖石中爬了一整夜。如果遇到實在無法攀巖的重重石頭時,大家就用手緊緊扒住巖面,向上攀巖;在又寬又深的縫穴面前,大家縱身躍過;這幫男子漢如同雜技團表演空中飛人的演員一樣,用胳膊挽住胳膊,充當繩子;或者肩上人摞人,把人做梯子;在這種環境中,最能幫忙的、能大顯身手的,是身體強壯的穆拉迪和機靈的威爾遜。這兩位忠心耿耿的蘇格蘭人,正在十分賣力地忙前忙后。有許多次,如果沒有他們熱誠和勇敢地幫忙,大家肯定是沒辦法繼續走了。格里那凡爵士最擔心的是小羅伯特,害怕他因為年紀小、改不了活潑亂動的習慣,有危險情況出現。而巴加內爾擁有一種法蘭西人的熱情勁,一直勇猛地向前。至于麥克那布斯少校嘛,他的動作是那么熟練,該動的時候動,做得是那么恰到好處。表情一直都是那么漫不經心,平淡如水,不慌不忙地攀登著。

大約在清晨五點,大家看著攜帶的氣壓表,已經攀登到有七千五百英尺高的地方了。此刻爵士一行人,已經上到了二級平臺,走到了喬木帶的盡頭。在這里,有幾種動物在左跳右躥,獵人們如果看到它們,一定會非常開心。這些動物動作很矯健。因為它們也知道獵人喜歡捕殺它們,所以一見人就跑。在這群動物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山區里所獨有的駱馬。這種駱馬能如牛、羊、馬一樣馱運,生活在騾子也上不去的地方。還有一種動物,名字叫做大耳齦鼠,是所有嚙齒類中最小的動物。這種小動物溫馴,膽子非常小,皮毛也特好,模樣像野兔,也很像野鼠;但后腿有很長,這點很像袋鼠。當它們在樹頂上東躥西躥的時候,模樣很可愛又有些像栗鼠。

“這些小動物雖然不是鳥兒,”巴加內爾說道,“但靈活模樣,也不是四腳動物。”

這些動物,也算不上住在山區最高地帶的“居民”。大約在九千英尺的高處,在冰雪地帶的旁邊,還有一群群十分漂亮的反芻動物,如一群群有著絲絨般長毛的羊駝,還有一種個子瘦削、毛比較細密、沒有長角、但氣宇不凡的山羊,生物學家稱做“無角羚”。這種小動物,人們無法接近,因為它們一看見人,就會迅速逃離。這速度比鳥兒還快,然后就消失在一片茫茫的雪域中。

在黎明剛破曉,山里出現的,是一片雪一樣幻化的世界。在天空中,反射的是冰雪一樣淡青色的光芒。懸崖峭壁上的冰凌尖尖聳立著,感覺又冰又滑。在這時候攀登,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人們不進行仔細探測,就摸不準前面裂縫的所在之處,爵士一行人在這兒覺得寸步難行。這時,威爾遜就自告奮勇,先跑到隊伍的前面探路。他不停地用腳小心地試探,大聲告誡身后的人要小心翼翼跟著他的腳步前進。大伙兒都不敢高聲交談,因為高聲會引起空氣震蕩,最有可能把位于頭頂上方,有七八丈高的大雪團給震落下來。

爵士一行人已經走到了灌木叢林中,繼續往上攀巖二百五十托瓦茲,越過了灌木叢帶,出現的是禾本草和仙人掌帶。再繼續到一萬一千英尺高處的地方,禾本草和仙人草也看不到了。在早上八點的時候,爵士一行人在地面簡單地休息了一下。吃一下東西、填飽一下肚子,把體力恢復了。然后,這些男子漢又鼓起勇氣,冒著更大的風險,向山的高處爬去。他們越過了冰凌地帶,跨過了深淵,走過了布滿十字架的小路。那些十字架立在那里,見證一次次不幸的死亡事故。最后在下午兩點左右,這一行隊伍來到了在險峰之間,看起來一片光禿荒涼的開闊地。這地面是懸崖峭壁間少有的平展之處,就如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矗立的小島。在頭頂上,是一片干冷的藍天,四處是稀薄冷冽的空氣。偶然也會有一些“歪風邪氣”,在高山的石壁之間興起,大塊大塊的石塊被這些風吹得滾落到山下。

在這時候,爵士一行人,雖然充滿勇氣,但畢竟是精力有限,體力極度透支了。格里那凡爵士看著伙伴兒,一個個表情是那么筋疲力盡,也后悔選擇在深山里走了這么長時間、走了這么久。年幼的小羅伯特,雖然一直在抵抗疲乏,但實在累得邁不開步;在下午三點的時候,爵士就命令大伙停下。

“還是休息一下吧!”他見大伙兒的表情都不好意思開口,就率先提出了這建議。

“休息?”巴加內爾說道,“可是在這一帶,哪里有能休息的地方呀!”

“不管怎么樣,還是要休息!尤其是小羅伯特這孩子,更需要歇息。”

“我不用的,親愛的爵士!”這勇敢無畏的孩子答復道,“其實,我還可以繼續走的……大家還是別停吧……”

“我的孩子,我來背背你吧!”巴加內爾率先說道,“我覺得,如果在向東的方向走一段距離,可能會遇到過一個茅草棚什么的。那里就是最好的休息之處了!所以,大伙兒還需要堅持兩個鐘頭!”

“現在,大家同意嗎?”格里那凡爵士詢問道。

“贊成!”眾人異口同聲說道。

“這孩子,還是我負責吧!”穆拉迪插嘴說道。

爵士一行人繼續向前走著。他們又筋疲力盡繼續攀巖了兩個小時。就這樣,一直不停地向上爬呀、爬呀,終于到達了最高峰。在山峰上,空氣更為稀薄,實在令人喘不過氣來。大家的牙齦和嘴唇里滲透著血。這群勇敢的探險者雖然意志堅強,但還是難以抵御這稀薄的空氣。大家的高山反應越來越強烈,體力嚴重透支,意志力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大家也覺得,一直這樣硬頂下去,終究不是個辦法。摔跤的人越來越多,跌倒在地面之后,難以站起來,只能繼續爬在地面上,跪爬著前進。

這一次高山上的攀巖,可真是把人折磨得痛苦不堪,疲倦令人難以支撐。在這茫茫的冰雪中,周圍都是凍徹高山的寒氣,還有那慢慢吞噬山峰的黑影,實在令人害怕。大家都找不到過夜的地方,格里那凡爵士也覺得膽戰心寒,產生了一絲絲恐懼。就在這時候,少校那平靜的聲音傳來了:

“快看,那里就有一個茅草屋!”

高山的地震

這小屋,如果不是麥克那布斯少校,想必沒人能夠發覺。即使在這小屋旁邊走過上百次的人,甚至從屋頂上走過,都不會發覺這小屋的存在。因為這小屋僅僅是突出雪地上的一個點,埋在雪堆里,和周圍的巖石混雜在一起,很難被人發現。只有扒開雪,才能見到小屋的全貌。于是,威爾遜和穆拉迪立即動起手來,用力扒了半個鐘頭,才把這一種當地人稱做“卡蘇柵”的小屋扒出來。

這叫做“卡蘇柵”的小屋,是印第安人用木坯在巖石上建造的,屋子呈正方形,長和寬的高度約有四米。這小木屋矗立在雪花巖石的頂端,全屋只有一個小門,門前有一個石梯;盡管這門非常狹窄,但如果山里刮起“騰薄拉爾”,雪花和冰雹就會使勁往屋子里鉆,把屋子埋起來。

大家急忙往小門里鉆,擠成一團來取暖。這小屋可以容納十個人。屋子四壁雖然沒法遮擋雨季里的雨水,但卻可以遮擋零下十度嚴寒的襲擊。同時,在小屋里還架起一個爐灶,上面有土煙囪,石灰糊在了磚縫間,雖然不嚴實,但起火取暖,抵御嚴寒,還是綽綽有余的。

“看來真的應該感謝上帝,賜予我們這樣一個極好的棲身之所。雖然不是很舒適,但是避寒休息都可以了!”格里那凡爵士說道。

“怎么說不舒適呢?!”巴加內爾接著說,“這屋子其實和王宮都一樣,只是缺少一些朝臣和禁衛軍而已。”

“如果能在爐灶里起火,那可真是最好了!”奧斯丁說道,“我覺得現在主要問題不是肚子餓,而是冷得受不了。如果能找到一把干柴,那可真是比找到野味更令人高興。”

“對呀,”巴加內爾說道,“現在,我們應該找一些能夠生火的材料吧!”

“在這一片雪山里,哪里有什么東西可以燃燒呢?”穆拉迪搖著腦袋,不以為然地說。

“我覺得,既然屋子里起了爐灶,外面一定有東西可以點火。”少校說。

“麥克那布斯說得有道理,”格里那凡爵士附和著說,“現在你們干好做飯的準備,收拾一下東西,我去外面找柴火。”

“我和威爾遜一起陪著你吧!”巴加內爾說道。

“我也要去!”小羅伯特從地面爬起來,說道。

“我的孩子,你還是要好好休息,別去了,”格里那凡爵士回答道,“要知道,你這個年齡,應該是個孩子,但你卻把自己當做小大人了!”

于是,格里那凡爵士、巴加內爾、威爾遜三個人一起走出了“卡蘇柵”。這時候,已經是下午六點鐘了,山上雖然沒有風,但氣溫極其低,天氣寒冷徹骨。頭頂上的天空已漸漸變暗了。在高山亂峰之間,一抹夕陽的余暉在輕輕地滑過。巴加內爾掏出了氣壓表,看見表上的水銀柱顯示是:-4°95′。這表明他們所站的位置,是在一萬一千七百英尺的高山上。這高山只比歐洲的勃朗峰低九百一十米,如果這座山像瑞士的山峰一樣艱險重重,那么颶風或者旋風來臨的時候,誰也沒辦法翻越過這座美洲大陸的高山。

當格里那凡爵士和巴加內爾一齊走到一處云斑石高崗面前,四處張望,發覺自己正處在層巒疊嶂高山的最高峰上,可以望見四十平方英里的地方。從東邊望過去,可以看見一層層的山坡,從高處向低處下滑,這些山坡不是太陡峭,完全可以走下去。如果“培翁”們從那里滑下去,一口氣可以滑數百托瓦茲。更遠的地方是亂石堆,形成一條一條的行列,都是冰山在滑落時候沖刷出來的。科羅拉多河流域一帶,在夕陽西下漸漸浮現的黑影中慢慢消失了。起伏不平陡峭的地面,還有犬牙交錯的巖石,在黑影中也漸漸隱沒了。在西邊,一些嶙峋的尖峰支撐著山腰,在弓形石壁還抹著一些夕陽的余暉。巖石和冰山所閃爍的微微光芒,令人眼花繚亂。在北邊山上,有一連串影影綽綽、上下起伏峰巒的影子,如同顫抖的手握著畫筆畫出來的一條條模模糊糊的波浪線。但是在山的那邊,情況卻是截然相反,天空景象瑰麗多彩,在靠近黃昏的時刻,就越發的燦爛。當看到脫爾比多河谷一片荒涼的景象時,可以看到在僅僅兩英尺的地方,有安杜谷火山大張著嘴的火山口。這火山口在不停地怒吼著,如同一只體積龐大的怪獸,也如《圣經》里那一只不斷噴射熾熱的濃煙和奔流不息褐色火焰的長鯨。在火山的熏染下,周圍的山巒全部如著火了一般。暗紅色的煙云、白熱的石雹、如火箭一般的熔巖,都交織混雜在一起,如同一只絢麗多彩的萬花筒。

在這天火和地火交織在一起的天地中,巴加內爾和格里那凡爵士,這兩個臨時撿柴的旅行者,如同藝術觀察家在欣賞美景,被這壯麗的景物熏陶得如癡如醉。可是一旁的威爾遜對此卻毫無興趣,只在旁邊一個勁催促快去砍柴、撿柴。但是附近確實沒有可以充當柴火的樹木。找來找去,只能在巖石上發現一種干枯的苔蘚。這三人于是弄下來了很多。同時,威爾遜也看到一種叫做“拉勒苔”的植物,知道這種植物的根能夠用來生火,就也拔了很多。當三人把這些寶貴的燃料帶回小屋之后,就堆在一起放進了爐灶里。可是,這火怎么也點不燃,即使偶然冒起了火花也燒不了多久。這道理很簡單,因為稀薄的空氣里氧氣不足,至少少校是這么認為的。

“我覺得,燒水可能會比較容易些!”少校開口說道,“這種環境中,水不到100℃就沸騰了。喜歡喝咖啡的只能將就了。因為在海拔高的地帶,水的沸點是不到90℃。”

麥克那布斯少校這看法是完全正確的。當巴加內爾在水沸騰的時候,把溫度計插進水里一試,顯示的不是90℃而是87℃。這一行人就圍在一起喝著咖啡,感覺可真是舒服極了。就是覺得所帶的干肉少了一些,不夠集體分配。在這時候,巴加內爾又突發異想起來了:

“哦,現在我想起來了!”巴加內爾開口說道,“把駱馬肉烤著吃,味道其實真的不錯呢!還聽人說駱馬肉比牛羊肉好吃,我真的想試試這話是否真實!”

“怎么了!”少校反詰問,“巴加內爾大學者,你不喜歡晚餐的東西嗎?”

“親愛的少校,我很滿足!不過說句心里話,我覺得如果有一盤野味,我會更高興!”

“你真是會享受生活!”麥克那布斯少校說道。

“我的少校,您這么評價我,我也不生氣。不過您呢?我知道其實您說是這么說,但內心很想嚼上一塊肉吧!”

“可能吧!”少校說道。

“如果有人邀請您去打獵,在漆黑嚴寒的夜晚,您是否也愿意去呀!”

“當然愿意去,如果您真的有這個想法的話……”

大家對少校的支持還來不及表示感謝,也還來不及表示勸阻,遠處就傳來了一陣吼叫聲。這片吼叫聲在漆黑的深夜持續了很久,可以推測不是一兩只野獸發出,而是一大群野獸在吼叫,而且似乎正朝著屋子的方向走來。地理學家這時候想著,難道是上帝在賜予一間避寒小屋的同時,也賜予一頓美味的晚餐?但格里那凡爵士卻澆了一瓢冷水,說在這海拔很高的高山上是不可能有野獸出沒的。

“如果沒有野獸出沒,這吼聲是從何而來的呀?”奧斯丁不解地問,“現在,那聲音不是越來越靠近了嗎?”

“會不會是雪崩呀!”穆拉迪忍不住問。

“絕對不可能,怎么聽,分明都是野獸的吼叫!”巴加內爾立即反駁。

“我們還是親自看看吧!”格里那凡爵士說道。

“以獵人的身份去看是最好的!”少校一說完,就拿起了自己的馬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山丹县| 西畴县| 江西省| 万全县| 宜川县| 济源市| 晋宁县| 伽师县| 称多县| 莎车县| 仁化县| 都江堰市| 广河县| 巩留县| 仁怀市| 信阳市| 木里| 平阴县| 镇江市| 台江县| 金塔县| 齐河县| 山阴县| 尼木县| 洛隆县| 尚义县| 绥芬河市| 思南县| 河源市| 万安县| 乌拉特后旗| 哈巴河县| 藁城市| 雷山县| 黄浦区| 临夏市| 广河县| 大渡口区| 麻城市|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