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道德經》“古之道者”
書名: 佛不是道,道不是佛作者名: 小雞啄老愣本章字數: 482字更新時間: 2021-05-01 00:41:00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飉兮若無止。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古代善修行的人,知道恍惚間的妙生,通曉有無的變化,深邃的讓人難以測識。正因為難以測識,所以只能勉強來形容他們。審慎的如同冬天跨涉川河;時刻清醒如同四處環敵;恭謹得如同一直是在做客;看他們的外相,如同冰塊融化一般自然松散,敦實樸素;曠達的如同虛靜的空谷一般;泯然眾人仿佛也是一名濁世客。但誰又能像他們那樣自如的收濁為澄,在入靜的狀態的下還于清澈?誰又能像他們那樣安穩下來長生久視,在變動中向生而行?以這樣的存在方式生活的人,從來不想著去盈滿什么。只有不盈滿,才能夠安于隱士,歷久常新。這里面前面,是對古代有道之人的描述。重點在于后面:闡述了他們的修行方式:其一,入靜以徐清;第二,善動以徐生;其三,不欲盈。解釋一下欲盈,是追求盈滿,也是被欲望操控,古之道士的狀態可以這么概括,“猶豫若客,敦樸若谷,泯然若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