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與修復實用技術指南
- 謝崇寶 籍國東 張國華編著
- 832字
- 2021-04-30 19:06:53
1.2 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與修復的迫切需求
1.2.1 農村飲用水水源污染風險逐年加劇
飲用水是水資源利用中的重中之重,其安全關系到社會穩定與國家發展,也直接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在由水資源危機引發的一系列全球問題中,飲水安全問題形勢嚴峻。目前,全世界約有1/5的人飲水安全得不到保證,30億人缺乏飲水消毒設施,導致每年約有300萬~400萬人死于因飲水引發的疾病。水源地保護是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關鍵所在,而維護健康的淡水生態系統是實現飲水安全可持續的有力保障。在我國,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相對滯后,許多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原有的生態平衡受到破壞,污染風險加劇,導致水源地水量減少、水質下降,飲水安全受到威脅。
1.2.2 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任務繁重
我國農村飲水安全主要面臨缺水和水源地水質污染風險。農村飲水水質主要受水源地水質、水量、水處理工藝和配水系統的制約,需要加強水源地保護和采用與水源水質相匹配的合理水處理工藝、衛生的供水系統以及有效的水質監測系統,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農村飲水安全。我國農村地區相對比較落后,多數水源地沒有相應的水源保護管理措施和水質監測系統,水質受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農業面源、養殖畜禽糞便、鄉鎮企業廢水等污染的現象日趨嚴重,水質狀況逐漸變差,有些農村甚至引發水質性缺水。據調查,我國60%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周圍存在污染源,水源受到污染后,會造成有害物質或致病微生物含量超標,危害當地群眾的人身健康。
1.2.3 農村飲用水水源修復任重道遠
當前我國農村尚未構建起水質監測、水源保護、污染防控與修復一體化技術體系,廣大農村的生活區、種植業、養殖業和生態破壞區污染排放造成的農村水源污染日益嚴重,直接威脅到農村飲用水安全,有相當部分河流型、水庫型和湖泊型農村集中供水水源無法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水標準,甚至在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南方農村地區,也出現了興建飲水安全工程難以找到合格水源的現象。因此,修復已污染的農村飲用水水源,對從源頭上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