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另境傳(桐鄉歷史文化叢書)
- 孔海珠
- 3417字
- 2021-04-13 15:43:48
帶頭鬧學潮被停學
父親前往嘉興念書,就像鳥兒飛出籠子。在時代的感召下,積極參加新桐鄉青年社等活動。
在嘉興讀書期間,他無意中做了一件大事。這是因其姐孔德沚在上海向王會悟提議,一大會議轉移到南湖上開會,可由其弟另境協助王會悟租借南湖游船。那時我的父親在嘉興二中念書,常和同學去租船玩,熟門熟路。那年他17歲。關于這段史實,我在2008年寫過一篇題為《錯過的歷史——嘉興南湖租船人》,較詳細地作了闡述和考證。發表在《世紀》雜志上,后轉載的報刊很多,得到黨史專家的重視。寫這文章的緣由是一次茅盾研究會上,有位學者向我征詢:你父親是一大南湖的租船人?當時,我一愣,回答:是呀,你怎么知道?我還沒有寫過文章。他沒有告訴我出處,我也沒有機會追問?;氐缴虾#斘铱吹巾f韜、陳小曼著《我的父親茅盾》第一章第二節“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上講道:
由于經常為《共產黨》寫稿,父親(茅盾——筆者注)與李達的交往也就日趨密切。那時父親的一個遠房姑母王會悟(她比父親還小兩三歲)從烏鎮來到上海,父親把她介紹給了李達,不久他們就結婚了。黨的一大召開時,臨時把會址轉移到嘉興南湖,就是王會悟出的主意;而在嘉興租借南湖的游船,則是父親的內弟孔另境(當時他正在嘉興中學念書)出力聯系的。
既然這個材料已經在書上發表了,我想不妨把自己知道的也掏出來。
因為,關于南湖租船人的史事,我早年已從父親口中得知,只是苦于沒有文字記載可以對照查證。現在,有人這樣明確地敘說,太令人興奮了。我的父親孔另境是“一大”在嘉興南湖開會時的租船人,他曾配合過王會悟的秘密工作。雖然已是錯過的歷史,至今有人補充述說它的過往,把一段光榮歷史的真實記錄下來,仍是很重要的史料。
那么,究竟怎么回事呢?父親生前為什么并沒有回憶這段歷史的文字記載?至少,目前還沒有發現他有關這方面的自述。然而,從我小時候起,父親在聊天時會講述那條嘉興南湖的紅船,講起自己年輕的時候……
在我記憶深處還有這么幾件有關的事情:
記得1964年4月,我曾陪同父親回家鄉烏鎮一次,那時交通頗為不便,從上海出發,先坐火車到嘉興,再轉坐內河的船到烏鎮?;爻虝r,當然也要到嘉興轉車,那天,父親特意預留了時間,提議去一次南湖。我們父女倆在南湖島上的煙雨樓前拍照留念,還特意在南湖游船前駐足。那天,這條船并不停靠在岸邊,遠遠地望過去,在湖中停泊著一條頗為“典雅”的船只,沒有什么特別,父親對我說,這條游船有著非凡的特殊意義。當時,我還稚氣地問他,它真的就是1921年租用的那條船嗎?父親笑了。接著他說起當年租船的事,其實也很簡單。顯然,他的思緒在回憶到過去,他指著湖邊不遠的房子說,此地我熟悉,在這兒來租船的。那時,我在嘉興二中讀書,課余經常和同學來南湖游玩。幫助王會悟去租船,由我出面租船很方便。
大約,還要早幾年,1959年左右,父親有兩次很晚才回家,他說到嘉興議事開會去了,為了修復一大開會時租用過的船。我問,為什么找你?他說,我對嘉興的游船熟悉,去介紹一下當時具體的情況,包括船只內部的結構特點等。他們還請了其他熟悉情況的人。又過了一段時間,父親收到南湖紀念館寄來的兩張方形照片,說是修復船的實景,《南湖革命紀念船》《中共一大革命紀念船船艙》,請父親提出意見。這兩張照片至今還收藏在我的資料夾里。

南湖革命紀念船
就此,我知道這條船和父親有點關系,但不便信口說話,畢竟我知道此話說出口的分量。
然而,也不是沒有不透風的墻。在我的日記里有一段記錄,不妨抄錄下來:
1979年7月29日 星期日
下午去徐恭時家,他非常用功,掌握材料很多。幾個月前(3月18日)他對我說,他知道一大南湖租船的事,與我父親和茅盾有關。我很驚奇,他怎么知道?今天又特意去問他,關于南湖租船的事?;丶遥謫柫四赣H,情況大致是一大會議在興業路開了幾天,以后需要轉移,想去杭州,但考慮太鬧。此時李達是代表,他夫人王會悟是烏鎮人,與姑媽孔德沚很熟,他們商量去南湖比較好。具體借船人是父親,這時他在嘉興讀書。茅盾也是有關人員。在恢復這艘船的時候,父親和茅盾都去看過這船,對這船的格局提出意見。
早年(約1961—1962年),徐恭時先生曾是“茅盾資料編輯小組”成員,他們做了許多調查研究工作,查閱了大量報刊資料,同時也訪問了與茅盾有關的一些親友和知情人,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他掌握的“南湖租船人”信息,大致也源于做這個項目的時候。但是,我沒有看到他們當年的資料記載,至少現在還沒有發現。
那么,茅盾是否知道召開“一大”會議?他在《我走過的道路》上冊第174頁說:
1920年7月上海共產黨小組成立了。發起人是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沈玄廬、俞秀松?!沂?920年10月間由李漢俊介紹加入共產黨小組的,和我同時參加共產黨小組的還有邵力子。
1920年12月,陳獨秀應陳炯明的邀請到廣州辦教育去了,我和李漢俊等都去送行?!顫h俊此時忙于召開共產黨一大的籌備工作,已經夠忙了,仍努力為《新青年》寫稿,……“一大”選出陳獨秀為總書記,但陳獨秀當時尚在廣州,并未出席“一大”。上海出席“一大”的是李漢俊和李達?!耙淮蟆币院螅顫h俊與陳獨秀、張國燾,也與國際代表,在建黨問題上意見分歧……
以上兩段文字內容,可以了解到沈雁冰(茅盾)對于召開“一大”是完全知情的。
我還注意到王會悟的幾次敘述:
其一,1991年冬季和1992年8月,桐鄉人柏春帶著錄音設備,兩次赴北京看望和采訪了王會悟,聽她親口講述1921年的歷史。王會悟用帶著濃重的烏鎮口音講述1921年在嘉興南湖舉行的那次重要會議情況:
“上海偵探很多,‘一大’沒開完就被發現了,李達也不知道下一步到底怎么樣。他們都是書呆子……有人提議去西湖。我說怎么能去西湖呢,已經被巡捕房注意,即使到了杭州也是要被察覺的……剛開始,大家討論,后來結論是,這也不能去,那也不能去……還有人說,會總是要開的嘛。于是,我就說,要去一個大家想不到又可以去的地方……我說到一個大又不大、小又不小的地方去。去南湖,是我一個人提出來的。董必武特別贊同?!?/p>
談到為什么提議去南湖時,柏春的錄音帶里再次傳出了王會悟的親口解釋:“火車來來去去都通的,打聽的偵探也少。我說嘉興的情況我熟悉,要是有事的話還有我同學,我在嘉興讀過書,朋友都是有錢的。至少我的朋友不是地痞流氓,不會出賣……我還跟他們講,桌上要放一副麻將,有情況時可以作掩護……”
其二,在烏鎮西柵王會悟紀念館,在題為《“一大”衛士——王會悟》“再獻良策到南湖”一節中介紹:
“……于是,王會悟立即受命了解上海到嘉興的火車班次,又先行趕往嘉興安排一切。她先到市區張家弄鴛湖旅館包租兩間客房,作為代表們歇腳之處,又托旅館賬房代雇了一艘中型畫舫式游船,還預定了一桌酒菜。安排完這些,王會悟便到車站迎接代表們的到來?!?/p>
“王會悟雖然不是正式代表,但她用自己的機智和勇敢出色地確保了‘一大’會議的順利召開和圓滿結束。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王會悟為此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革命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顯然,王會悟在回憶中突出了她個人的功績,這是她應該有的光榮。別人似乎不便補充和更正當時鮮活的情況。父親生前不用文字記載下來當時的有關細節,大約也出于此心,不掠人之美。然而,細節的真實,才是時代的真實。為了準確無誤,2008年3月29日,我撥通了北京韋韜家的電話,向他核實情況。時年84歲高齡的他,再次肯定他在書中的記述是準確的,是他們家父母親在世時講述的史實,他耳熟能詳并記憶猶新。
考慮再三,把這件事記述下來,為的是不被歲月的流逝而湮沒得無蹤影;或者,若干年后有史家考證時,可以作為有關材料的補充。是為幸。
1922年春,父親在嘉興浙江省立第二中學讀書時(地址在天官牌樓),有人來告訴他:“你的姐夫來嘉興開會。”他曾到南湖見到沈雁冰。其時,桐鄉青年社在嘉興南湖煙雨樓舉行擴大會議,吸收了一批新社員。其時成員有:沈澤民、王會悟、孔另境、徐仲英、沈雁冰、孔德沚、金仲華、鄭明德、曹辛漢等。
父親因在嘉興浙江省立第二中學因帶頭鬧學潮被迫停學。查《申報》1922年6月26日記載:嘉興浙江省立第二中學三年級學生五十余人,因與數學教員意見齟齬,該校學生遂于24日向代理校長請求撤換教員,校長不允所請,遂令請愿的學生25日上午一律離校。
被學校除名的孔另境,其祖父要求他回家鄉從商繼承祖業,長孫他卻不愿株守家園,受時代先進思潮的影響,擬赴滬升讀大學,祖父仍不以為然。此時,又幸得姐夫沈雁冰的幫助,他的祖父只得退讓,其長孫乃得款赴滬考入當時的革命學府——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