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 另類間諜
- 莉比·菲舍爾·赫爾曼
- 1736字
- 2021-03-22 14:53:22
1937—1938,芝加哥。
麗娜和卡爾結婚的那一天,是1937年6月里一個微風和煦的日子。
小小的婚禮在卡姆以賽亞以色列猶太教教堂[19]舉行,教堂位于海德公園。來賓只有幾人:厄休拉與賴因哈德,物理系的研究生,麗娜的朋友、數學系秘書邦妮,以及康普頓夫婦。麗娜在馬歇爾·菲爾德[20]買了一件特價的白色連衣裙,邦妮幫助她做了一張面紗。但她最滿意的還是那一雙白色的涼鞋,因為那上面裝飾的人造鉆石,在燈光下熠熠生輝,讓她的雙腳好像在空中飄浮。
儀式結束后,厄休拉和賴因哈德邀請客人們到他們家去享用婚禮蛋糕和香檳。厄休拉居然端出了盧茨牌的杏仁蛋白軟糖蛋糕——德國糕點中的名牌!這真讓麗娜大吃一驚。那是厄休拉一路開車到北邊去買回來的。那天晚上,卡爾的朋友們帶著他倆去國會酒店看本尼·古德曼[21]三重奏組合的演出。他們跟著唱啊、跳啊直到凌晨才結束。麗娜滿意到了極點——要是爸媽能來參加婚禮就更好了!
幾個月以后的一天,他倆從靠近57號大街與多切斯特大街的公寓里出來,走向學校的四合院時,麗娜——現在的斯特恩太太——舉起手來,從不同的角度品嘗著結婚戒指在早晨的陽光下閃閃爍爍的滋味——她現在常做這樣的動作。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那只是一個不值錢的小圓圈;但于她而言,其價值不下于最近修建的整個諾克斯堡[22]。
她轉向丈夫:“謝謝你,卡爾。”
“謝我什么?”
“一切的一切——是你讓我成了健全的人,讓我終于有了歸屬感。”
卡爾笑了,牽住她的手,默默地走了幾步。
然后,麗娜說:“我得向你坦白。”
“坦白什么呀,親愛的?”
“但愿……”她猶豫了一下,“有時候啊,我真不想關心歐洲的情況。我這樣是不是太不像話了?”
卡爾握緊她的手:“我認為不是。有時候我自己也這樣。”
“那么你會內疚嗎?”
“我不會讓自己內疚;而且,我正在研究的領域能夠結束那兒的災難。”
“那還早呢……況且能不能成功還說不準;你看看眼前,納粹是多么不可一世。”
卡爾抓住她的手臂:“或許能,或許不能。但不要忘了,我親愛的麗娜,你也在出力呀。”
“除了打字、整理檔案和寫信,我什么也沒做。”
卡爾豎起食指緊貼嘴唇:“可別那樣說。你的工作干得好,就能讓我們集中精力搞研究。總有一天,這項研究會給予美國一個極有價值的工具。”他俯身親吻麗娜。麗娜很想收藏這樣的時刻;要是能把它們儲存在生活的幸福時光相冊里,那該多好啊!
于是,麗娜竭力忽略那些不斷從歐洲傳來的壞消息。不過,這種努力只能在短時間里有效;因為壞消息正如有了毛病的水龍頭,每時每刻都在滴水,毫不停歇。據報道,匈牙利已經被迫加入了軸心國[23],布達佩斯的猶太人必然遭到圍捕。麗娜祈禱約瑟夫平安。她不敢也不愿想象自己父母的處境;她竭力說服自己,無論是他們進了勞改營還是進了人們傳說中的集中營,自己都無能為力;因為她自己身在美國,美國人關心的不是歐洲,而是美國本土。
美國此時集中力量復蘇經濟,不愿卷入戰爭。當然也有一些人,如亨利·福特[24],甚至詆毀猶太人;而庫格林神父[25],這個天主教牧師每周一次的電臺節目,竟然有幾百萬聽眾!只要一聽到他的節目,麗娜就會關掉收音機。
到了1938年3月,納粹勢力蔓延奧地利,于是德國吞并奧地利;十月侵占蘇臺德地區[26],11月制造了“水晶之夜”[27]!歐洲已經成了充滿暴力與死亡的屠場,要想視而不見,再也辦不到了!
不過,麗娜所在的物理系傳出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恩里科·費米因其在中子撞擊領域的成就而獲得1938年諾貝爾物理獎;因此,對于核武器研究的未來,人人都很樂觀。
到了12月份,麗娜發現自己停經了,并且乳房也變得柔軟起來;因為常常和邦妮說起,才知道自己有了身孕;也不知卡爾對此態度如何,因為他工作時間太長了,便打算給他一個驚喜。于是,一天晚上,麗娜帶著卡爾去了那家菜單上有著百威啤酒商標的餐館——這兒成了他倆的“窩點”。
點了啤酒以后,她才說道:“告訴你個好消息。”
卡爾歪著頭:“你爸媽的?”
她搖搖頭:“不是,邊都不沾。”
卡爾皺眉:“那么,是啥?”
她伸手握住卡爾的手:“我們要有孩子了。”
卡爾滿臉舒展開燦爛的笑。
剛好在圣誕節前夕,兩位科學家宣布他們重復了費米的實驗。這是分裂了中子和能量的鈾原子轟擊實驗。他們聲稱,在恰當的條件下,這些沸騰的中子可以撞擊其他原子,產生鏈式反應,釋放出更多的中子與能量。他們把這種現象叫作“裂變”。
這個實驗是在柏林做的![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