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海戰略:海爾如何構建平臺生態系統
- 曹仰鋒
- 2244字
- 2021-03-11 16:22:54
“平臺賦能”:黑海戰略的基石
顯然,企業在選擇紅海戰略、藍海戰略和黑海戰略時需要匹配不同的組織能力。在戰略管理中,能力約束戰略是一個基本的原則。但是,這一原則常常被管理者忽略,導致企業在戰略執行上失利,甚至慘敗。讓我們通過1812年的俄法戰爭來體會這一核心原則。
1812年6月24日,法國皇帝拿破侖一世親率約60萬大軍渡過涅曼河,入侵俄國,一場為爭奪歐洲霸權的戰爭爆發了。拿破侖的戰略目標是:速戰速決,占領莫斯科,迫使俄國投降。俄國軍隊和法國軍隊實力懸殊,且戰且退,法軍如愿以償地攻占了莫斯科。但令拿破侖沒有想到的是,俄國軍隊主動放棄了莫斯科,而且在莫斯科燃起了大火。更為麻煩的是,俄國既不同意停戰,也不投降。隨著寒冷冬季的來臨,法軍因過于深入到俄國腹地,補給線又太長,軍隊無法及時獲得物資。無奈之下,拿破侖終于在1812年10月19日下令從莫斯科撤退。
在撤退過程中,寒冷、饑餓和疾病成了擊潰法軍的三大致命武器,再加上俄國軍隊的不斷侵擾和攻擊,法國軍隊損失慘重,死亡約23萬人。盡管拿破侖于1812年12月6日逃回巴黎,但隨后不久,拿破侖創建的歐洲體制因為戰敗而分崩離析,他本人也被迫退位,被流放到意大利一個小島上,拿破侖一世的軍事和政治生涯就此終結。
拿破侖在俄法戰爭中的慘敗告訴了我們一個基本的事實:現實和戰略之間永遠會存在巨大的鴻溝,戰略的達成不能一廂情愿,它受制于多種因素的影響。
約翰·加迪斯在《論大戰略》一書中指出,所謂大戰略就是無限遠大的抱負與必然有限的能力之間的平衡。如果一個企業尋求的目標超出了它的能力,那么,企業遲早要調整目標以適應能力。隨著能力的提升,企業可能會達成更多的目標,但不可能達成所有目標,因為目標是無限的,而能力永遠存在界限,換言之,能力是有限的。無論企業在戰略與能力之間達成什么樣的平衡,理想和現實之間,也就是當前所處的位置與目的地之間總會存在差距。只有在可操作的范圍內,將現實與理想連在一起,才能稱為戰略。[10]
在多年的教學和顧問生涯中,我不僅深入研究了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戰略變革,也擔任了一些企業的戰略顧問,幫助企業進行戰略變革和組織轉型。我發現,大多數的企業領導者都能夠清晰地把握企業的戰略方向。但是,他們的軟肋是執行,戰略規劃與戰略執行的脫節是大多數企業領導者面臨的問題,其中的根本原因是有限的能力制約了無限的戰略。
在領導者致力于把戰略變成現實時,環境的不確定性和能力的有限性將會極大地影響目標達成度。戰略和目標是思考和設計出來的,它們存在于領導者的想象之中,可以是無限宏大的,比如希臘神話中帶著蠟制翅膀的伊卡洛斯飛向太陽,比如拿破侖想要征服俄國。但在多變且不可預知的環境中,每個組織、每個人的能力和手段都是有限的,憑借蠟制的翅膀無論如何也無法飛到太陽上。因此,任何一個組織、任何一個領導者都必須平衡戰略(目標)、環境與能力之間的關系。
不管是紅海戰略,還是藍海戰略,都關注價值實現能力,只不過這兩種戰略模式關注的能力組合不同而已。紅海戰略的競爭主題是成本領先或者差異化領先,因此,企業需要圍繞以上兩種不同的競爭主題匹配不同的能力組合。比如,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奉行的是低票價策略,圍繞這一競爭主題,公司在低成本方面塑造了強大的能力。
藍海戰略試圖在成本領先和差異化領先兩個方面都保持競爭優勢,這就需要企業不僅要壓低成本,還要提升顧客獲得的價值。顧客的買方價值由企業向買方提供的效用和價格二者組成,而企業一方獲得的價值來源于價格和成本,因此,價值創新只有在企業對有關效用、價格、成本的活動都能適當地協調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實現。[11]
黑海戰略則不同,它關注的是平臺賦能能力,即利用各種平臺幫助小微企業進行價值創新的能力。
正如我在前文所言,黑海戰略的目的是構建生態系統。一個生態系統的繁榮不僅取決于各方參與者的互動參與、共創共贏,更取決于平臺的賦能能力。打一個比方,平臺能力就是生態系統中的黑土地。在肥沃的黑土地上,可以生長大豆、高粱、土豆等各種農作物。在一個生態系統之中,平臺能力越強,越能賦能創業者、賦能企業、賦能生態,越能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伙伴、各類資源方在平臺上生長和發展,形成合力,共同為用戶持續創造價值。簡言之,平臺賦能是黑海戰略的基石。
海爾基于“平臺+生態”的戰略,致力于構建生態型組織,通過打造平臺賦能能力,培育生態系統中的黑土地,目前海爾已經構建了多樣化的平臺,這些平臺共同賦能生態系統中的小微企業專注于為用戶創造價值。在接下來的一章,我將解釋海爾的平臺結構和平臺能力。
[1] 2020年BrandZ全球品牌百強發布,海爾以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再次上榜,2020年6月30日。來源:中國日報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92 2819617538963&wfr=spider&for=pc。
[2] 張瑞敏,《人是目的 有生于無》,在慶祝海爾集團創業3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9年12月26日。
[3] 曹仰鋒著,《海爾轉型——人人都是CEO》(修訂版),中信出版社,2017年。
[4] W.錢·金、勒妮·莫博涅著,吉宓譯,《藍海戰略》,商務印書館,2005年。
[5] W.錢·金、勒妮·莫博涅著,吉宓譯,《藍海戰略》,商務印書館,2005年。
[6] 張瑞敏,《產品會被場景替代 行業會被生態覆蓋》,2019年11月22日。來源:人民網,https://finance.sina.com.cn/review/jcgc/2019-11-22/doc-iihnzahi2556106.shtml。
[7] W.錢·金、勒妮·莫博涅著,吉宓譯,《藍海戰略》,商務印書館,2005年。
[8] 《負債9億美元的太陽馬戲團破產 真的是疫情造成的?》,2020年7月2日。來源:《中國經營報》,http://www.cb.com.cn/index/show/gs/cv/cv12531631201。
[9] 曹仰鋒著,《第四次管理革命》,中信出版社,2019年。
[10] 約翰·劉易斯·加迪斯著,藏博、崔傳剛譯,《論大戰略》,中信出版社,2019年。
[11] W.錢·金、勒妮·莫博涅著,吉宓譯,《藍海戰略》,商務印書館,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