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爺不在了……”
妻下班一進家門,戚戚地說。
我不禁一怔:“調走了?還是不干了?”
“去世了……”
我愕然。頓時想到了宿舍區傳達室門外貼的那張訃告——趙德喜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四月十四日晚去世,終年六十歲。行文簡短得不能再簡短……
那天,我看見了訃告,可我怎么也沒想到趙德喜是趙大爺。此前我不知他的名字。當時我駐足訃告前,心想趙德喜是誰呢?我怎么不認識呢?
我許久說不出話,一陣悲傷襲上心頭。
以后的幾天里,我心情總是好不起來……
趙大爺是我們童影(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的勤雜工,也是長期臨時工。一個一輩子沒結過婚的單身漢,一個一輩子沒有過家的人,只在農村有一個弟弟……
一九八八年年底,我剛調到童影,接到女作家嚴亭亭的信,信中囑我一定替她問趙大爺好。她在童影修改過劇本,趙大爺給她留下了非常善良的印象。
童影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稱他趙大爺,我自然也一向稱他趙大爺。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有次我和他打招呼,他挺鄭重地對我說:“可不興這么叫了,你老父親比我大二十來歲,在老人家面前我算晚輩呢!”我說:“那我該怎么稱你啊?”他說:“就叫我老趙吧!”我說:“那你以后也不許叫我梁老師了。”他說:“那我又該怎么稱你啊?”我說:“叫我小梁吧。”
過后他仍稱我“梁老師”,而我仍稱他“趙大爺”……
兒子有次寫作文,題目是《我最尊敬的一個人》。
兒子問我:“爸,誰值得我尊敬呢?”
我說:“怎么能沒有值得你尊敬的人呢?你好好想!”兒子想了半天,終于說:“趙大爺!”我問為什么?兒子說,趙大爺對工作最認真負責了,一年四季,每天早早起來,把咱們周圍的環境打掃得干干凈凈。每年開春,趙大爺總給院里院外的月季花修枝、澆水。每年元旦、春節,人們晚上只管放鞭炮開心,而第二天一清早,趙大爺一個人默默地掃盡遍地紙屑。趙大爺總在為我們干活兒……
兒子那篇作文得了優。記得我曾想將兒子的作文給趙大爺看,為的是使他獲得一份小小的愉悅,使他知道,一位像他那樣默默地為大家盡職盡責服務的人,人們心里是會感激他的。起碼,一個孩子在父親的啟發下,明白了他便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可是后來我沒有這么做。不是想法改變了,而是忘了。現在我好悔,趙大爺是該得到那樣一份小小的愉悅的,在他生前。
趙大爺無疑是窮人中的一個。五年多以來,我從未見他穿過一件哪怕稍微新一點兒的衣服。我給過他一些衣服,棉的、單的、毛的,卻不曾見他穿。想必是自己舍不得穿,捎回農村去了吧?他不但負責清除宿舍樓七個門洞的垃圾,還要負責清除廠里的垃圾。他干的活兒不少,并且是要天天干的。哪一天不干,宿舍區和廠區的環境都會大不一樣。據我所知,他每月只拿一百五十元。在今天,每月只拿一百五十元,干他天天必干的那種臟活兒,而且干得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的人,恐怕是太難找了!
干完他應該干的活兒,他還經常幫人修自行車。他極愿幫助別人。據我所知,他大概是個完全沒有文化的人。然而在我看來,他又是一個極其文明的人,一個極其文明的窮人。我從未見他跟誰吵過架,甚至從未見他和誰大聲嚷嚷過。一些所謂有知識有文化的文明人,包括我這樣的,心理稍不平衡,則臟話沖口而出,我卻從未聽到趙大爺口中吐過一個臟字。我完全相信,在別人高消費的比照下,窮是足以使人心靈晦暗的。然而在我看來,趙大爺的心靈是極其明澈的,似乎從沒滋生過什么嫉仇或妒憎。他日復一日默默干他那份兒活兒,月復一月掙他那一百五十元錢。從不窺測別人的生活,從不議論別人的日子。他從垃圾里撿出瓶子、罐頭盒、紙箱、破鞋之類,積聚多了就賣,所得是他唯一的額外收入。
這使我養成了習慣,舊報廢書,替他積聚。就在他去世前一天,我心里還想,又夠賣點兒錢了,該拎給趙大爺了……
每逢年節,我都想著他,送包月餅、一盤餃子、一條魚、一些水果什么的……
趙大爺,我心里是很尊敬你的啊!你窮,可是你善;你沒文化,可是你文明;你雖與任何名利無緣,可是你那么的敬業。敬業于自己掃院子,清除垃圾那一份兒臟活兒。
你就那么默默地去了,使我直覺得欠下了你許多似的……
好人趙大爺,窮人趙大爺,文明而善良的窮人趙大爺,干臟活兒而內心干凈的趙大爺,穿破舊的衣服而受我及一家人敬愛的趙大爺,我們一家和在傳達室每日與你相處的老阿姨,將長久長久地緬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