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創新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

中華民族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五千年來,中華文明既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艱苦奮斗的結晶,也是凝聚中國各民族團結奮進的無形力量。中華文明偉大輝煌、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血脈和動力之源。

(一)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表達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氣質的總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綿不斷的一種歷史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作為具體體現的一種精神。

創新精神是一種勇于拋棄舊思想舊事物、創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是人類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基礎和動力源泉。世界文明多元多樣,人類歷史絢麗多彩。在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多種文明,這些文明由微而著,由盛而衰,都對人類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始終以其輝煌的成就屹立于人類文明之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究其原因,就在于中華民族具備并始終延續著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始終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為中華文明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內容和新活力,從而使中華文明歷久遠而彌新,經滄桑而不老,始終保持著極為旺盛的生命力。

創新精神在中國有久遠的歷史。《周易·系辭下》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中華文明歷來注重自強不息,革故鼎新,這種“變則通”的思想是對長期社會實踐的總結,是上古時代人們智慧的結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在這種堅忍不拔、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的指引下,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技術文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成為人類文明寶庫中的瑰寶,古老中國在天文、算學、醫學、農學等多個領域創造了累累碩果,為世界貢獻了無數的科技創新成果。有資料顯示,明朝以前世界上主要的發明創造和重大科技成就約有300項,其中中國占170項。與此同時,中華民族還以不斷變革創新的實踐彪炳人類制度創新史。歷代有作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反對因循守舊、泥古不化,始終在變革創新中尋求社會發展的道路。“商鞅變法”“胡服騎射”“科舉制”等制度革新,都成為人類制度變革的典范。這些文明創新成果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新,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創新精神的生動展現,也是中華民族創造絢爛的文明并長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二)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是一個社會在最新的創造性實踐中激發出來的,反映社會進步的發展方向,引領時代進步潮流,為社會成員普遍認同和接受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是一個社會最新的精神氣質、精神風貌和社會時尚的綜合體現。進入新時期,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中國人民不斷培育、積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正是依靠這種精神,中國人民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經受了各種嚴峻考驗,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開辟了中國百年來發展最好最快的歷史新時期。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勞動生產力獲得極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社會主義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全面推進,改革創新成為時代的最強音。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表現出來的進取精神,在國家建設中煥發出來的創造熱情,正是中華民族創新精神在當代的生動寫照。這一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華民族富于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已經深深融入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各族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強大精神力量。

(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呼喚創新精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展開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我們的祖先曾經開創過近兩千年的鼎盛歲月,引領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締造了無數人類文明的輝煌時期。在15世紀之前,中國的發展始終走在世界前列。直到1820年,中國在世界GDP總量中還占比32.4%,仍站在世界之巔。(1)但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因封建統治者因循守舊、故步自封,在西方列強的大肆侵略和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下,日漸淪落,幾近亡國滅種的危險境地。從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所有中國人的強烈愿望和共同期盼。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和社會主義制度,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落伍者必將被歷史所淘汰。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而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表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貫穿于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人類社會生產力的每一次巨大飛躍、生產方式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與創新密不可分。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創新時代呼喚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決定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帶來創新自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松就能實現的,伴隨著發展的不斷推進,遇到的阻力和壓力也會越大。當前中國正處于改革攻堅期、發展轉型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因素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面對國內外新的發展機遇和現實挑戰,中國共產黨要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就必須樹立宏大歷史視野,把握世界發展大勢,聆聽時代聲音,勇于改革創新,不斷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在時代前進的洪流中書寫中華民族發展新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榆社县| 阿荣旗| 台北市| 丽水市| 鄄城县| 嵩明县| 汉源县| 红安县| 义马市| 禹城市| 周口市| 芜湖县| 交城县| 玉屏| 美姑县| 崇阳县| 澜沧| 顺平县| 桑植县| 盐山县| 祁东县| 临夏县| 穆棱市| 黄平县| 海伦市| 湛江市| 南雄市| 磐石市| 凤阳县| 永州市| 永福县| 汶川县| 弋阳县| 岳池县| 德令哈市| 司法| 灯塔市| 林西县| 湟源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