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烏白馬角
- 驛馬照命
- 下崗文二
- 6669字
- 2020-11-01 11:39:12
通過將近兩個小時的孤獨飛行,呂奇終于降落在昆明航校的機場。
呂奇辦理完交接手續之后,被分配到了航空機械工程系做了一名見習教官,主要教授搬遷過來的空軍軍官學校第10期的學員,筧橋中央航空學校搬到云南昆明之后,從第七期開始改為空軍軍官學校。
呂奇精心的準備了課堂的講義,以前雖說在機庫里面可以侃侃而談,但是畢竟沒有上過講臺;雖然這個講臺就是在維修車間里面的一個小臺子。
呂奇經過幾分鐘的適應之后,其風趣詼諧生動的語言很快就和同學們融洽了,課堂上掌聲不斷。
下課之后,呂奇正在收拾講義,走在最后的一名同學來到他面前。
呂奇問道:“同學,你有什么問題嗎”?
那位同學笑了起來問道:“呂教官,你還記得我嗎”?
呂奇仔細的看著這名同學,腦中快速的搜索,呂奇自認為自己的記憶力是很好的,不過還是沒有想起來。
那名同學見呂奇想不起來就說道:“我是林恒啊,呂奇哥哥,你不記得我了嗎?29年,天津,沈陽”。
呂奇恍然大悟,這名同學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不過那都是十二年前的事了,當時林恒還是一個10歲的小孩,林徽因很喜歡這個弟弟,老是帶著的;現在長成了一個22歲的小伙子了。
呂奇說道:“你是林恒,都長這么大了”。
呂奇才知道,林徽因在1929年就回到了北平,第二年梁思成也回到了北平,抗日戰爭爆發之后,林徽因夫婦就帶著家人到了云南昆明,受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的委托,設計的學校的校舍。
林恒說道這里的時候。呂奇問道:“你姐也在昆明”?
林恒說道:“他們去年搬到四川南溪縣的李莊去了”。
呂奇問道:“你姐還好吧”。
林恒搖搖頭說道:“姐身體不好,你也知道我姐本來身體就弱,又常年在外考察各地的古建筑,好像肺上有點問題,老是咳嗽”。
“嚴重嗎”呂奇問道“她怎么會得這個病呢”?
林恒說道:“老毛病了;具體怎么得的這個病我不知道,好像就是你走了之后的那段時間,他懷著身孕,還一個人老是去南湖那邊的冰面上,我還陪著去了幾次,怎么勸也勸不住,可能就是那段時間積下的毛病,后來又全國各地的跑,又沒有好好醫治,現在是越來越嚴重了”。
呂奇沒想到自己那次的不辭而別,會給林徽因帶來這么大的傷害,心中懊悔不已;心里恨不得立馬飛到林徽因身邊。
但是教學任務還是比較緊,呂奇到了昆明之后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在昆明空軍軍官學校日以繼夜的培訓者第十期的學員,當然少不了對林恒的小灶。
終于,兩個月之后,第十期的學員畢業了,林恒也得了個第二名。不久,第十期的學員被陸續分到全國還有蘇式飛機的機場,林恒被分到了成都機場的第十七中隊。由于后期的學員主要是學習美國飛機,呂奇也跟著第十期的這批學員回到了成都。
回到成都太平寺機場之后,王漢勛已經調到梁山機場去了。
成都機場現在隸屬第五大隊,大隊長是歸國華僑黃新瑞;呂奇不認識;副大隊長岑澤鎏、第十七中隊中隊長周靈虛倒都是熟人;呂奇也就自然的回到了地勤部門,并兼成都航校的軍械教官。
時間到了40年的8月份的空軍節,呂奇盼來了自己企盼了很久的兩天假期。呂奇和林恒帶著兩個宜賓籍的同事的包裹,借了部隊的小汽車一早就朝四川宜賓南溪縣的李莊鎮趕去。
中午過后,林恒叩響自己家里大門的鐵環,傭人李媽出來開門叫了一聲“三少爺回來了”。
林恒隨即喊了一聲:“李媽,我姐和姐夫呢”。
李媽說道:“他們都不在家,你姐夫去了西康,你姐前天就去了長寧竹海鎮,真是不要命了喲,你們快進來,快進來”。
林恒進了大院,呂奇卻徘徊在大門口,被林恒轉身拉了進去。到了家里,呂奇對林恒說道:“把小汽車的鑰匙給我,我把藥給你姐送過去”。
林恒說道:“嗯,我還得去一趟南溪縣城,把東西幫小吳(同事)帶到他家,我過河就到了。你去長寧就先去江安縣把小錢(成都機場地勤的工作人員,老家是宜賓江安縣的)的東西幫他帶過去,諾,這是地址;然后,最好把我姐接回來,肯定是那邊又發現了什么古建筑嘛”。說完把車鑰匙遞給了呂奇。
呂奇駕著敞篷小汽車一路狂奔,很快就來到了江安縣,順利的找到了小錢的家,把東西交給了家屬,打聽去竹海鎮的道;小錢家里是開客棧的;小錢的父親說道:“考察隊昨晚就住我們店里,今天去了夕佳山鎮,離這里就50來里,汽車倒是可以開去,就是路不怎么好”。
呂奇又開了一個小時左右的車到了夕佳山鎮。夕佳山鎮有明朝萬歷年間的大型民居建筑,建筑考察隊就沖著這個來的。
呂奇很快就找到了考察隊,考察隊的人說林教授帶著兩個隊員到竹林那邊去了。在江安和長寧兩個縣之間有上萬畝的竹林,當地人都叫竹海,在長寧還有竹海鎮。
呂奇斜挎著包急忙往竹林趕去,到了青龍湖汽車就不能開了,呂奇下車順著小道來到了七彩飛瀑附近,碰到了兩個年青人,上前一問,正是陪林徽因教授去天皇寺考察回來的兩個隊員。
呂奇問道:“林徽因林教授呢”?
一個年青人問道:“請問你是……”?
呂奇說道:“我是她的表弟,專門給她帶藥過來的”說完從包里拿出一瓶藥來。
另一個年青人說道:“我們從天皇寺回來之后,林教授就在七彩飛瀑那里呆了很久,還叫我們先回去,我們本來是想陪她一起的,沒想到她居然生氣了,我們可從來沒見她生氣呢”。
呂奇聽完之后說道:“你們在青龍湖那里等我,那里有輛敞篷小汽車,你們先到車上休息;我去把林教授接過來,等會兒我送你們一起回去”。說完,便朝七彩飛瀑趕去。
兩個隊員也朝青龍湖走去。
這天的天氣非常好,晴空萬里,又是盛夏季節,但是上萬畝的竹林把這里的氣溫調節到了讓人非常舒適的溫度。
呂奇看著瀑布前面的小橋上,林徽因獨自一人戴著一頂50公分的竹編帽,穿著白襯衣和白色的褲子站在橋邊,望著瀑布濺起的水汽和強烈的太陽光而產生的彩虹出神。
呂奇緩步來到小橋上輕輕喊了一聲:“徽因”。
林徽因聞聲轉身一看,隨即愣住了,呂奇也停下腳步,兩人相距四五米的距離。林徽因先是用手掩住自己的嘴,然后久久的凝視著呂奇,暗道;‘難道是自己剛才在瀑布面前許的愿望,讓老天爺天可憐見了嗎’?十數年的思念終于盼來了自己最想見到的人……兩行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
呂奇何嘗不是一樣,極力阻止自己眼睛里的淚水不要流出來,可是一見到林徽因流淚了,自己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了;兩人就在這彩虹之下任由淚水流了一個淋漓……
呂奇終于還是慢慢走到林徽因的身前,取下林徽因的竹帽放在她的身后,又取下林徽因手里的手絹,替林徽因擦眼淚;剛擦完,眼淚又流了出來,擦了幾次之后,仍是這樣,呂奇一把把林徽因攬在胸前,林徽因把頭埋在呂奇的胸膛。
呂奇低下頭在林徽因耳邊輕輕說道:“你眼睛的水龍頭開關在哪里”?
林徽因“撲哧”一笑,一把推開呂奇嗔怒道:“在哪里學的油腔滑調”?說完搶過手絹給自己擦干了眼淚,然后按著呂奇的頭也替呂奇擦干了淚痕。
林徽因笑著說道:“這么多年了,還是改不掉臉紅的毛病”。
呂奇說道:“不知怎么的,我就在你面前會臉紅,在其他任何人面前都是面不改色的”。
林徽因又嗔道:“油腔滑調的本事倒是長了不少,對了,你怎么會來這里”?
呂奇說道:“這事說來話長,我們還是回去吧,路上慢慢跟你說,你的同事還在青龍湖等我們呢”。
林徽因撒嬌的說道:“我走不動了,背我”。
呂奇笑了一下,轉身蹲下身子,彎下腰。林徽因撐著呂奇的肩膀輕輕一躍,跳在呂奇的背上,然后攬住呂奇的脖子,呂奇雙手反扣著她的雙腿一抖,讓她的雙腿夾著自己的腰慢慢往回走了。
林徽因把臉貼在呂奇的背上,看著瀑布旁邊的彩虹,閉上了眼睛。……
呂奇問道:“你的咳嗽好了嗎”?
林徽因說道:“沒有,不過是這里的氧氣充足,在這里就不怎么咳嗽了”。
“那你們不如就在這里修個竹樓,就在這里生活”。呂奇說道。
“我也想啊,不過只能想想而已,再冰(林徽因的女兒)和從誡(林徽因的兒子)都已經上小學了,再冰都快小學畢業了”。
林徽因說到這里,又在呂奇背上輕輕捶了一拳。然后問道:“當年你怎么一聲不吭的走了”。
呂奇說道:“一個朋友有點急事需要幫忙,然后就到了長春……回來的時候你已經回北京了”。
呂奇背著林徽因在路上聊著,不知不覺到了青龍湖了。
呂奇說道:“你的同事就在前面了,該下來了”。
林徽因卻輕輕地說道:“我的腳扭了”。
呂奇笑了一下說道:“你好像變得輕了”。
林徽因說道:“你那次背我的時候是兩個人呢”。
呂奇背著林徽因來到敞篷小汽車前,對兩個年青人說道:“我姐腳扭了”。
兩個年青人立馬幫著呂奇把林徽因坐到副駕駛的位置上。兩個年青人暗道‘估計摔得很重吧,從來沒見林教授哭過呢’。
呂奇上了駕駛座,解下挎包遞給林徽因說道:“這是我給你熬制的‘川貝枇杷膏’,你要是咳嗽了就喝一小口,我是專門找了一個成都的老中醫開的方子”。
林徽因接過挎包說道:“這個我喝過,有點效果”。
呂奇說道:“這是我專門熬制的,我沒用麥芽糖和糖漿,而是用川梨提煉的糖加上蜂蜜,比你喝的那種更甜”。
林徽因笑著說道:“你這樣說,我都想咳嗽了”。
呂奇發動汽車,不一會兒,就到了考察隊的客棧,裝了一些資料和物品,林徽因也跟考察隊的副領隊交代了一下工作,夕佳山民居的考察工作本來就結束了。
林徽因要急著回家看三弟,因為明天他們就要趕回成都去,呂奇帶著她先回去了。
回到林徽因的家里,林恒帶著放學后的侄子和侄女在家里玩耍,這個小舅舅給他們帶了很多糖果,兩個小孩高興壞了。
林恒聽到汽車響,就跑了出來,久別的姐弟不免一陣親昵問候。
林恒問道:“姐,姐夫去西康干什么,都幾年沒見到他了”。
林徽因說道:“西康的磨西鎮有一個天主教堂,他去那邊看看”。
晚飯自然是林恒期盼很久的‘李莊白肉’,林徽因對著大快朵頤的林恒說道:“慢點吃,給你呂奇哥哥留點兒”說完給呂奇夾了一片。
呂奇笑著又夾給了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
林徽因說道:“他碗里有呢”。
呂奇又夾給了姐姐梁再冰。
梁從誡不高興的說道:“姐姐碗里也有”,林徽因給兒子也夾了一片,這才高興的吃了起來。
晚飯后,呂奇和林徽因一家在院壩里乘涼聊天到很晚,兩人看著林恒給兩個小孩講開飛機的故事,夜深了,林恒帶著兩個侄子侄女回去睡覺之后,呂奇和林徽因各自躺在竹椅上看著天上的星星什么話也沒說,林徽因輕搖著一把蒲扇給呂奇扇著,呂奇由于一天的疲勞就在涼椅上睡著了,林徽因沒有叫醒他,回屋拿了薄毯給呂奇蓋上自己也回屋睡覺了。
第二天,林恒帶著兩個小孩開車上學去了,兩個小孩鬧著小舅舅給學校請了半天假,然后坐車兜風去了。
呂奇聽完之后說道:“你們在青龍湖那里等我,那里有輛敞篷小汽車,你們先到車上休息;我去把林教授接過來,等會兒我送你們一起回去”。說完,便朝七彩飛瀑趕去。
兩個隊員也朝青龍湖走去。
這天的天氣非常好,晴空萬里,又是盛夏季節,但是上萬畝的竹林把這里的氣溫調節到了讓人非常舒適的溫度。
呂奇看著瀑布前面的小橋上,林徽因獨自一人戴著一頂50公分的竹編帽,穿著白襯衣和白色的褲子站在橋邊,望著瀑布濺起的水汽和強烈的太陽光而產生的彩虹出神。
呂奇緩步來到小橋上輕輕喊了一聲:“徽因”。
林徽因聞聲轉身一看,隨即愣住了,呂奇也停下腳步,兩人相距四五米的距離。林徽因先是用手掩住自己的嘴,然后久久的凝視著呂奇,暗道;‘難道是自己剛才在瀑布面前許的愿望,讓老天爺天可憐見了嗎’?十數年的思念終于盼來了自己最想見到的人……兩行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
呂奇何嘗不是一樣,極力阻止自己眼睛里的淚水不要流出來,可是一見到林徽因流淚了,自己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了;兩人就在這彩虹之下任由淚水流了一個淋漓……
呂奇終于還是慢慢走到林徽因的身前,取下林徽因的竹帽放在她的身后,又取下林徽因手里的手絹,替林徽因擦眼淚;剛擦完,眼淚又流了出來,擦了幾次之后,仍是這樣,呂奇一把把林徽因攬在胸前,林徽因把頭埋在呂奇的胸膛。
呂奇低下頭在林徽因耳邊輕輕說道:“你眼睛的水龍頭開關在哪里”?
林徽因“撲哧”一笑,一把推開呂奇嗔怒道:“在哪里學的油腔滑調”?說完搶過手絹給自己擦干了眼淚,然后按著呂奇的頭也替呂奇擦干了淚痕。
林徽因笑著說道:“這么多年了,還是改不掉臉紅的毛病”。
呂奇說道:“不知怎么的,我就在你面前會臉紅,在其他任何人面前都是面不改色的”。
林徽因又嗔道:“油腔滑調的本事倒是長了不少,對了,你怎么會來這里”?
呂奇說道:“這事說來話長,我們還是回去吧,路上慢慢跟你說,你的同事還在青龍湖等我們呢”。
林徽因撒嬌的說道:“我走不動了,背我”。
呂奇笑了一下,轉身蹲下身子,彎下腰。林徽因撐著呂奇的肩膀輕輕一躍,跳在呂奇的背上,然后攬住呂奇的脖子,呂奇雙手反扣著她的雙腿一抖,讓她的雙腿夾著自己的腰慢慢往回走了。
林徽因把臉貼在呂奇的背上,看著瀑布旁邊的彩虹,閉上了眼睛。……
呂奇問道:“你的咳嗽好了嗎”?
林徽因說道:“沒有,不過是這里的氧氣充足,在這里就不怎么咳嗽了”。
“那你們不如就在這里修個竹樓,就在這里生活”。呂奇說道。
“我也想啊,不過只能想想而已,再冰(林徽因的女兒)和從誡(林徽因的兒子)都已經上小學了,再冰都快小學畢業了”。
林徽因說到這里,又在呂奇背上輕輕捶了一拳。然后問道:“當年你怎么一聲不吭的走了”。
呂奇說道:“一個朋友有點急事需要幫忙,然后就到了長春……回來的時候你已經回北京了”。
呂奇背著林徽因在路上聊著,不知不覺到了青龍湖了。
呂奇說道:“你的同事就在前面了,該下來了”。
林徽因卻輕輕地說道:“我的腳扭了”。
呂奇笑了一下說道:“你好像變得輕了”。
林徽因說道:“你那次背我的時候是兩個人呢”。
呂奇背著林徽因來到敞篷小汽車前,對兩個年青人說道:“我姐腳扭了”。
兩個年青人立馬幫著呂奇把林徽因坐到副駕駛的位置上。兩個年青人暗道‘估計摔得很重吧,從來沒見林教授哭過呢’。
呂奇上了駕駛座,解下挎包遞給林徽因說道:“這是我給你熬制的‘川貝枇杷膏’,你要是咳嗽了就喝一小口,我是專門找了一個成都的老中醫開的方子”。
林徽因接過挎包說道:“這個我喝過,有點效果”。
呂奇說道:“這是我專門熬制的,我沒用麥芽糖和糖漿,而是用川梨提煉的糖加上蜂蜜,比你喝的那種更甜”。
林徽因笑著說道:“你這樣說,我都想咳嗽了”。
呂奇發動汽車,不一會兒,就到了考察隊的客棧,裝了一些資料和物品,林徽因也跟考察隊的副領隊交代了一下工作,夕佳山民居的考察工作本來就結束了。
林徽因要急著回家看三弟,因為明天他們就要趕回成都去,呂奇帶著她先回去了。
回到林徽因的家里,林恒帶著放學后的侄子和侄女在家里玩耍,這個小舅舅給他們帶了很多糖果,兩個小孩高興壞了。
林恒聽到汽車響,就跑了出來,久別的姐弟不免一陣親昵問候。
林恒問道:“姐,姐夫去西康干什么,都幾年沒見到他了”。
林徽因說道:“西康的磨西鎮有一個天主教堂,他去那邊看看”。
晚飯自然是林恒期盼很久的‘李莊白肉’,林徽因對著大快朵頤的林恒說道:“慢點吃,給你呂奇哥哥留點兒”說完給呂奇夾了一片;呂奇笑著欲夾給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
林徽因說道:“他碗里有呢”。
呂奇又轉而夾給了林徽因的大女兒梁再冰。
梁從誡不高興的說道:“姐姐碗里也有”,林徽因給兒子也夾了一片,梁從誡這才高興的吃了起來。
晚飯后,呂奇和林徽因一家在院壩里乘涼聊天到很晚,兩人看著林恒給兩個小孩子講開飛機的故事,……夜深了,林恒帶著兩個侄子侄女回去睡覺之后,呂奇和林徽因各自躺在涼椅上看著天上的星星什么話也沒說,林徽因輕搖著一把蒲扇給旁邊涼椅呂奇扇著,呂奇由于一天的疲勞就在涼椅上睡著了,林徽因沒有叫醒他,回屋拿了薄毯給呂奇蓋上自己也回屋睡覺了。
第二天,林恒帶著兩個小孩開車上學去了,兩個小孩鬧著小舅舅給學校請了半天假,然后坐車兜風去了。
呂奇倒是給林徽因家里劈了很多材火,讓李媽高興得不得了。
快到中午的時候,呂奇來到林徽因的書房,林徽因今天穿的是一身用蜀錦制作的旗袍,正在案頭做整理工作;見呂奇進來了,對他笑了笑,說道:“自己泡茶”,然后繼續工作。
呂奇也坐在書房的長椅上,默默的看著林徽因。過了一會兒,林徽因放下筆,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筆記本,走到呂奇旁邊說道:“你別看著我了,給,這是我這些年發表的部分詩歌,你看看”。
呂奇接過筆記本,慢慢的研讀起來,林徽因回到書桌邊繼續整理東西。
林徽因整理完畢之后,看到呂奇還在看著自己的作品,便過去給呂奇斟了一些茶水問道:“怎么樣,給點兒點評”。
呂奇聞聲回道:“我哪敢跟林教授做點評,不過你關于春天的詩歌倒是挺多的”。
林徽因說道:“誰讓我認識一個春天出生的家伙,總是給我靈感”。
正說話間,門口汽車的聲音響了。兩人出了房間,見到正是林恒帶著兩個小孩回來了。
午飯過后,林恒拿出后備箱的軍用油箱給小汽車加滿了油,林徽因先是給林恒一陣囑咐,然后,又看了呂奇一眼說道:“小恒太年輕了,你得多管教著”。
呂奇笑了一下點點頭,然后上了副駕,林恒開著車離開了李莊。
回到成都之后,呂奇回到維修部,林恒歸回驅逐組。隨著中國戰機的日漸減少,日軍的轟炸越來越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