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節 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人體患病是因為人體與自然界的變化不一致及人體內臟生理功能失常。如果人體與自然界相適應,調節應對適當,人體就會健康;人對自然界的各種變化以及反應失調、不平衡或不能即時應對,恢復正常的平衡狀態,就會產生疾病。人體內部各種生理功能或某部分臟腑功能失調,可產生疾病,如會產生痰飲;因飲食起居不正常、情志失常,會產生脾胃損傷、心神方面的疾病等。在自然界能造成人體患病的有寒、火、暑、濕、燥、風(稱六淫),蟲咬獸傷,外力創傷,瘟疫傳播等因素,致使人體生理功能或臟腑組織變生多種疾病。中醫治病時通過望、聞、問、切,即是審病求因,也稱“辨證施治”。
一、 六淫
六淫是指自然界的寒、火、暑、濕、燥、風的變化超過正常規律,幾種因素就變成了侵害人體的邪氣。人與自然界在正常的自然規律情況下,就會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體就相安無事。在自然界發生了異常變化,人體又失去了抗衛能力時,就會產生寒證、熱證、寒熱錯雜。五臟六腑在自身的盛衰生理功能變化時,也會產生寒、火、暑、濕、燥、風的疾病,這是內傷六淫。
1. 寒邪
為異常寒冷之氣。寒氣為陰氣,正常的寒氣是人體可以預防和抵御的,突然產生的過寒過冷之氣,稱之為寒邪,人體失去了抗衛之力,而變生寒證,如寒邪侵犯肌膚產生毛孔、腠理閉塞;衛陽被遏,寒邪入侵了胃經就會產生胃痛、胃脹、嘔吐、畏寒。如侵犯肢體關節處,關節會產生疼痛、酸脹,影響關節活動,出現關節運動障礙,上肢難以伸舉,下肢會出現跛行。
2. 火邪
火為熱之盛(即燃燒的意思),過盛之火為邪火。火屬陽性,火陽過盛為邪火,在病理上為陽邪,在人體器官上即為紅腫。若火熱犯心,為火熱內攻,造成心臟器官的熱證,輕則擾亂心神,就會發生心神不寧、煩躁、失眠;重則會產生神昏譫語、狂躁。若侵犯肺部,就會發熱、口渴、舌干、咽喉紅腫、咳嗽,全身的津液灼傷,產生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津液損傷的癥狀,重則傷及血液,出現吐血、便血、尿血、女子月經過多等證候。
3. 暑邪
即炎熱之邪氣,其性屬陽邪。它易蒸發、散發、耗損人體津液致病。暑邪由炎熱所化生,暑邪侵犯機體為陽性證候,會出現高熱、肌膚灼熱、心煩、脈象浮數洪大。暑氣易蒸發,會耗氣損津,出現口渴、飲涼、口舌干燥、大便干燥、小便少赤。若上犯頭目,易現頭昏、目眩、頭汗。若暑夾濕邪,侵犯胃部,會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瀉。
4. 濕邪
濕為水濕變生之邪氣,故為陰邪之氣。濕邪易產生的季節為長夏之季,這個季節易蒸發水汽,易納飲生冷之食,衣著單薄,人體容易受濕邪之侵犯變生疾病。濕邪容易損害人體里的陽氣,如脾臟喜燥惡濕,濕邪易侵犯脾經,傷及脾陽,氣機受阻,而運化不健,會引起消化不良,出現胃腹脹滿,不欲納食,大便稀溏,肢體發冷。濕邪侵犯肢體四肢、關節,常見下肢浮腫,肌肉、關節酸脹疼痛,還可出現瘡瘍等癥。
5. 燥邪
即干燥變生的邪氣。在四季中以秋季為主,它也是熱邪中的一種,應屬陽邪、干燥之邪,易耗損津液,侵犯肺經,傷陰,肺失滋潤,就會產生口唇、鼻腔干燥、少津液,甚者發生皮膚干燥皸裂、大便干燥秘結,燥易傷肺,由于肺屬嬌臟,它若失去滋潤產生宣降失常,容易出現干咳痰少,痰液黏稠,不易咯出或痰中帶血。
6. 風邪
是指不正之邪風,故風邪犯病多以春天為主,屬陽邪。若風邪犯病與寒邪相夾,犯病多為風寒之癥;與濕邪相夾,多為風濕之癥;與熱邪相夾,多為風熱之癥。
風邪犯病,外侵入人體,使衛氣不固,皮膚腠理開泄,易出現發熱、惡寒、汗出,來之快,治之也易;風邪夾濕邪犯病,多侵犯關節,使肢體出現運動異常,四肢關節不利,出現關節腫脹,形成關節痹證;風邪夾熱邪犯病,侵犯神志器官,則會出現異常運動,如四肢抽搐、攣縮、角弓反張、項背強直等肝風內動之癥。
二、 情志所傷
情志為“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
對于人的精神情緒,古代醫學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人的情志活動在正常范圍之內對身體沒有多大影響,反有助身心健康。在生活中若遇環境的變化,人體思想情緒急劇變化,發生過度喜、怒、憂、思、悲、驚、恐時,就會影響到身體內臟,使功能紊亂。古人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不同的情志會影響相對應的臟腑發生病變,如怒傷肝、過喜傷心、悲憂傷肺、思傷脾、驚恐傷腎。人的七情過分,實則傷及、擾亂心臟的正常生理功能,進而影響到人體內其他臟腑器官發生病變,所以七情致傷與心臟有極大的關系。七情致傷多見于心、肝、脾、胃。
其他致病因素還有飲食、過勞、外傷、寄生蟲、瘟疫等。
中醫學幾千年來運用灸療治療五臟六腑的各種疾病,在臨床上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雷火灸在治療以上疾病過程中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產生療效的機制是灸有溫煦肌膚氣血,疏通腠理,恢復人體各種生理功能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玉田县| 乌拉特后旗| 焦作市| 山阴县| 旌德县| 广东省| 东安县| 泗水县| 高阳县| 昌黎县| 金昌市| 巧家县| 平阴县| 河东区| 民县| 行唐县| 临澧县| 岳普湖县| 肇源县| 连江县| 红河县| 佛坪县| 类乌齐县| 灌阳县| 塘沽区| 蛟河市| 商城县| 恩平市| 元阳县| 营山县| 德惠市| 龙海市| 甘南县| 山阴县| 德庆县| 东至县| 江孜县| 伊春市| 磐安县|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