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現代研究經絡學說的進展
經絡學幾千年來有效地指導著中醫臨床各科,也指導著灸療醫療,但它對人體功能的調節代謝敘述與現代醫學的觀念有很大的分歧,所以受到國內外生理學、生物學、解剖學以及一些邊緣科學工作者的廣泛注意。
近年來根據基因工程技術研究發展對針灸作用的定點途徑及經絡現象的研究是比較明確,為基因芯片研究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可以采取芯片新技術觀察不同的穴位,不同刺激手法、頻率和強度,致使有關組織基因轉錄的差異,以及時間的變化和因果關系,觀察不同疾病的治療和相應方面的路徑,深化對針灸經絡現象的認識。
經絡實質研究情況:
1. 經絡與中樞神經體液調節機制有關。經絡產生作用的實質是以神經系統為主要的功能,另外包括血液、淋巴、體液、已知的構成人體功能調節統一系統,均有聯系。人體的功能活動和各種器官的調節與外界環境的統一主要是通過神經、體液調節等功能實現的。
2. 經絡學說與周圍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密切關系。經絡的穴位多處于四肢運動神經主干、末梢神經或末梢神經附近,對這些穴位的灸療刺激多由周圍運動神經傳至中樞神經,提高人體各器官的調節作用。
3. 經絡與免疫調節網絡假說。經絡與免疫調節網絡假說的生理解剖根據是免疫細胞的主要成分淋巴細胞,其循行方式特殊,免疫過程特別復雜。免疫能力的完成不僅僅局限于免疫器官之內,還有免疫活性細胞T細胞的循行途徑血液組織淋巴、血液循環周流不息;抗原中的單核-吞噬細胞系統除了存在于骨髓、淋巴結和血液中,還存在于肝、肺、皮膚、關節,結締組織中。
4. 灸療產生的溫熱、近紅外線對人體體表的腧穴或患處進行的灸療,均能有效的調節人體神經、體液、免疫系統生理功能,以及深淺部位生理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