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不急不躁,陪孩子寫作業
- 劉漠
- 1172字
- 2021-03-17 15:38:14
專家建議
你的暴脾氣,只會讓男孩兒更調皮
教育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脾氣暴躁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更調皮,孩子只對學習之外的事情感興趣。因為,父母火暴的脾氣和無法管控的情緒,總是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思考。
對于男孩兒來講,一般都認為男孩兒應該活潑一些,調皮點也是正常的。但是過分調皮的男孩兒,是沒辦法專注學習的。那么,在教育男孩兒的過程中,父母要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因為調皮而忽視學習呢?
男孩兒從天性來講,就要比女孩兒活潑和外向一些。大部分男孩兒都是活潑好動的,這也就注定了男孩兒更容易“闖禍”。
在面對男孩兒犯錯這件事情上,父母如果總是急迫地去指責、懲罰,那么孩子的內心會更加叛逆。因此,父母需要更加耐心地對待孩子的錯誤,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理解自己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愿意去改正錯誤。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遇到事情之后,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將自己暴躁的情緒全部展現在孩子面前。
對于男孩兒來講,他們看到了父母暴躁的一面之后,在遇到同樣的事情時,也會用暴躁的態度進行處理。因此,父母要善于管控自己的情緒,遇到事情要先讓自己保持冷靜。冷靜的大腦才能夠更好地處理事情,才能更加理智地與孩子進行溝通。
很多爸爸會認為,調皮的男孩兒只有體會到“痛”,才會好好地學習;只有當他感覺到疼了,才能記住教訓。
其實,調皮是眾多男孩兒的天性,父母無須用暴躁的情緒來對待,而是應該多一些耐心與關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
你的嘮叨,只會讓女孩兒更迷茫
女孩兒給父母的感覺是柔弱的,于是,父母一般很少責罰女孩兒,而是選擇不停地嘮叨。尤其是母親,期望通過嘮叨促使孩子上進,學習更認真。然而,來自父母的嘮叨并不是一劑良藥,頻繁地嘮叨不但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迷茫。
當女孩兒在學習中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時,父母不妨給孩子指明方向,甚至指明道路。但是如果此時,父母一味地指責孩子不去尋找解決方法,不去努力學習,恐怕會讓孩子更加盲目,更加被動。
1.當女孩兒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時,父母不要嘮叨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一起去解決問題,讓孩子在無助的時候,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支持。
2.當女孩兒抱怨作業多,完不成的時候,父母不要抱怨孩子懶惰或者是學習不積極。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高效完成作業的辦法,讓孩子知道真正掌握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3.當女孩兒逃避學習時,父母不要嘮叨孩子“只知道玩”。父母要幫助孩子制訂學習計劃,讓孩子在學與玩之間找到平衡,從而促使孩子更高效地去學習。
每一個父母都應該是孩子的老師,因此,面對女孩兒在學習中的種種困惑時,父母作為孩子的“老師”不應該急于指責孩子、嘮叨孩子,而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學習方法,幫助孩子擺脫困惑,讓孩子用更加積極、明朗的態度去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