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父母越“幫”,孩子越“懶”

有一位中學語文老師講述了班上一位學生的事情,很值得父母們深思。

有一位小女孩兒在平時的學習中,無論是寫的字,還是做的作業都很認真、準確,尤其是在作文部分,總是能夠正確運用一些沒有學過的詞語或句型。但是她的成績卻總是很低,考試時寫的作文也是錯別字連篇,這讓老師感到十分奇怪。

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在期末家長會結束之后,老師將這個女孩兒的媽媽單獨留下,將情況如實告知了,并問道,父母是否知道其原因。這位媽媽毫不掩飾地說道:“平時她不會寫的字,我都會讓她通過軟件查找。”原來每次孩子碰到不會寫的字或者不會解答的題目,這位媽媽都讓她自己去語音輸入,然后抄寫到作業本上。

此時,老師恍然大悟,原來平時孩子都是借助電子產品的幫助,根本沒有認真去思考,所以到了考試的時候,平時不會寫的字和不會做的題目,還是不會。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媽媽告訴孩子的這個解決問題的方法,似乎是讓學習變得簡單了,似乎是幫助孩子解決了問題,但只是暫時性地解決問題,更多的是幫助孩子應付了老師。這種“幫”孩子的方法,其實是幫助孩子養成了“懶學”的習慣。

現在是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孩子的學習中充斥著各種電子產品、電子軟件,它們能提升作業的正確率和高效性,但同時也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懶惰,不愿意去進行記憶和思考。最終,當孩子遇到難題就會想借助電子產品的幫助,從而失去獨立思考和認真思考的機會和能力。

除了電子產品和電子軟件會增加孩子對外物的依賴,降低大腦的利用率之外,過分“勤快”的父母,也會讓孩子的大腦變“懶”。

1.父母幫孩子檢查作業

有些父母為了避免孩子的作業出錯,就會在孩子寫完作業之后,幫助檢查作業,而檢查出錯誤之后,再督促孩子去進行修改。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思維,就是自己只負責寫作業,檢查作業有父母。這種思想其實也是一種“懶學”的體現。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在做完作業之后,先自行檢查,待孩子檢查完,覺得沒有錯誤之后,再由父母檢查。這是讓孩子進行自查的過程。畢竟在考試過程中,沒有人幫助檢查正誤,只能靠孩子自己去完成這個步驟。

2.碰到不會做的題,直接問父母

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不會做的題,就問爸爸媽媽啊。”

這樣做其實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一個習慣,即只要看到比較難的題目,不經過思考便直接詢問父母。正確的做法是,先讓孩子自己思考,在進行多次解題失敗之后,再向父母求助。

3.父母追求“全對”的心理

很多父母不希望孩子在做題的過程中出錯,也不希望老師看到孩子的作業題犯錯。出于這種心理,父母會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將題都做對。

其實,對于孩子來講,看到自己做錯的題,被老師批改正確后,他會想方設法去分析,甚至希望自己以后不會出現同樣的錯誤。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更加認真。

而在父母幫助下獲得全對的話,一方面老師沒辦法了解孩子哪方面的知識點掌握不牢固,另一方面,孩子也體驗不到錯誤和失敗的感覺,更加不會重視學習。

父母要清楚,學習本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只不過起到一個督促和輔助的作用,而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無論是審題還是檢查,都應該由孩子自己完成,而不是由父母代勞。對于學習這件事情,父母代勞得越多,孩子在學習中就越容易犯懶,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

在生活中,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學習上幫助孩子取得好的成績,但是不好的方法往往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更加懶惰。父母錯誤的教育和陪伴學習的方法,會讓孩子認為有父母來給自己把關,從而內心放松警惕,也不會認真投入學習中。因此,父母輔助孩子學習,一定要掌握方法和方式,否則不是在幫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始兴县| 上虞市| 宜川县| 四子王旗| 沾化县| 泗阳县| 元氏县| 辽中县| 宁化县| 绥江县| 甘洛县| 平原县| 徐闻县| 鹤峰县| 新兴县| 德保县| 大足县| 兴安盟| 永丰县| 泸水县| 滁州市| 太谷县| 文山县| 三明市| 和静县| 武穴市| 郁南县| 双峰县| 台北市| 澜沧| 新建县| 邵阳县| 长葛市| 梁河县| 宽城| 甘德县| 环江| 娄底市| 庆元县| 建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