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西行環游記——雙面陽關

陽關,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得名,現隸屬敦煌市管轄。從阿克塞出發,沿著西行大環線,先經陽關,方至敦煌。盡管地處偏僻,但因著一句盡人皆知的俗語“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和一句千古流傳的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幾乎與每個中國人都發生了交集,無論你是才高八斗,還是目不識丁,無論你是游歷天下,還是宅居一生。

陽關道,泛指通行便利的寬闊道路。陽關曾經作為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南路的必經關隘,其交通咽喉地位,從此俗語的含義中也可見一斑。陽關昔日的繁盛,早已無緣得見,不過景區內現有的博物館和仿漢建筑群,如漢宮闕樓、陽關都尉府等,倒也可以作為我們想象的依托,借以勾勒陽關城當年的輪廓。

隨著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黯淡下來,再加之特殊的水文地理環境,經年累月,陽關舊城逐漸被水沒沙埋,到如今留給我們的只有那個已經破敗不堪的漢代烽燧遺址罷了。它孤零零的立于沙丘之上,像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兵,垂垂老矣,傷痕累累,但那被風沙雕刻過的線條卻又依稀記錄了它當年作為軍事防御體系耳目的雄姿風采。站在烽燧處向遠望去是一片連綿起伏的沙灘,據說這里便是陽關古城的舊址所在,然而現在也只剩光禿禿的沙漠了,一種荒涼感從我的心底油然升起。

從烽燧遺址下來往回返,路上立有一座王維的雕像,只見他一手拿著酒杯,一手指著遠方,瀟灑俊逸,仿佛正在吟誦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稱《渭城曲》)據傳是王維晚年作品,寫于安史之亂以后。老友將要出使安西,王維在渭城為其餞行。彼時的唐朝國破民衰,動蕩不安,長安尚且難保,何況邊境乎?早年間王維曾出使涼州,雖未到安西,但邊境環境之艱苦,想必他是了然于心的,當年的盛世尚且如此,何況亂世乎?然而此時的王維,與當年那個寫下驚世駭俗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王維已然不同,經歷時代、命運沉浮,加之個人多年的思想修為,那些雄壯豪情漸漸化為了豁達淡遠,他已是看空世俗的隱逸之人。所以他面對著前途未卜,或許永遠無法再見的老友,并沒有表達過度的擔憂,反而說著“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何妨趁著這美景多飲一杯呢?畢竟向西出了陽關城就沒有像我這樣的故人了。感情如此克制卻又如此自然。

游覽完畢陽關古城,我們驅車繼續前往敦煌。古城道路兩旁布滿了葡萄園,到處郁郁蔥蔥,與方才所看到的大漠荒涼之象截然不同。時至今日,那個在絲綢之路上充當交通要塞而熠熠生輝的陽關和那個被廢棄并被大漠風沙掩埋的破敗不堪的陽關都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西北小鎮,簡單、平凡。

我再次回望陽關古城,又想起了王維,如果能夠真正理解“平凡”二字的含義,或許就會認同那句歌詞吧,“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永平县| 南昌县| 光泽县| 怀集县| 西宁市| 疏勒县| 且末县| 湘阴县| 厦门市| 柏乡县| 上高县| 中超| 大足县| 通许县| 鹿邑县| 察隅县| 平利县| 宜都市| 察隅县| 衡东县| 吉林省| 云龙县| 晋中市| 高邑县| 大石桥市| 南岸区| 石泉县| 天镇县| 龙泉市| 抚远县| 石嘴山市| 仙游县| 聂拉木县| 寿宁县| 屏边| 天等县| 明水县| 通海县| 阿克苏市|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