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異景傳說

  • 漢血書
  • 正經(jīng)的葡萄
  • 2351字
  • 2021-01-28 19:00:00

狹窄的山路上,十余騎者奔馳而過。

石子被馬蹄濺起,從一側(cè)的山崖下滾落下去,落入深不見底的急流中。

騎者們行色匆匆,并沒有因為道路險峻而放慢腳步。

他們晝夜兼程趕往西羌,為首者正是從長安趕來的陵安君。

他手中握著舅父的一封信,這封信輾轉(zhuǎn)數(shù)次,才送抵他的手中。

信中的消息已經(jīng)整整晚到十天,不祥之感在他心中盤旋不散。

山路艱險,岔道眾多,極易迷路,多年來罕有外人至此。

進入山谷,道路更加復(fù)雜,大雪封路,他不得不繞道而行。

陵安君心中焦急,催著馬快行,眾人跟隨著他,縱馬跨過一條條冰冷的溪流,來到一處巖壁。

一條隱藏的道路從這里通向昌溪源——人們在這里生活已經(jīng)有四百余年了。

一進入秘道,那種不祥之感突然又一次涌上心來,很快得到了印證:秘道內(nèi)一片凌亂,仿佛曾有打斗發(fā)生,巖壁上到處留著深黑色的印跡。

一個隨從靠近巖壁,輕輕地嗅了嗅。

“君暠,是血跡。”

陵安君不再猶豫,率眾急入昌溪源。

昌溪源內(nèi)一片慘淡,房屋盡被大火燒毀,屠殺似乎在瞬間發(fā)生,

死者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反抗,就倒在田間屋前,死狀慘不忍睹。

黑色的血跡散發(fā)出濃烈的氣味,氣味中唯有死一般的沉寂。

昔日美麗如畫的昌溪源已經(jīng)被毀于一旦。

十六匹馬載著它們的主人在寒風中佇立。

死者中有許多人是他們熟識的朋友,一些人甚至是至親。

面對眼前的一幕,悲傷之情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他們轉(zhuǎn)過頭,看著陵安君。

這位年輕的族長,臉上平靜得不起一絲波瀾。

他想起了那個古老的預(yù)言,難道預(yù)言就要應(yīng)驗了嗎?

他們在低洼處埋葬死者,清點了數(shù)目,最后的數(shù)字證實了他們的猜想,昌溪源幾乎沒有生還之人。

只有一人例外,他們沒有找到這個人的遺體。

那個男孩還活著。

……

他尋找了許多年,從一個地方追尋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商隊查到另一個商隊。

那些年戰(zhàn)亂不斷,西域各國易主頻繁,線索屢屢中斷。

克爾比木收留了那個孩子,但是,孩子后來離開大宛,躲到莎車去了。

“那孩子殺了我兄弟。”克爾比木低聲說道,他至今害怕,“他殺了我兄弟……他是個魔鬼。”克爾比木心里藏著一個從未向人提及的秘密,正是這個秘密讓他許多年保持沉默。

面對利刃,克爾比木顫著聲音說出了秘密。

他眼睛里流露著恐懼,可憐巴巴。

他當年賺了不少錢,如今只有悄悄地躲起來,唯恐別人知曉他的蹤跡。

那人聽了這話,突然變得有些異常。

他一直看著克爾比木,眼前的老人沒有撒謊。

“不可與人提及此事!”他離開前命令道。

其實克爾比木就沒有打算告訴別人,他恨不得這些事不要發(fā)生,他還可以安安心心地賺他的錢。

……

司馬遷隱約聽說了巫蠱的事。

這種事情可真可假,陛下越是信奉鬼神,這事就鬧得越厲害。

不過,陛下希望長生不老,這事勸不得。

眼下還有一事讓他煩心。

景華殿失竊的事無人再提,但玉版還在他這里。

陵安君臨別時囑咐他或是銷毀玉版,或是藏之深山,但他卻著實舍不得。

玉版夏帝之說,其中大有文章,竟深深地將他吸引。

他把玉版藏在家中,時不時取出研看。

這一日,他又在琢磨玉版,突然間,想起了一人。

“怎么偏忘了他!”司馬遷一拍腦門,跳了起來,連聲叫人備車。

司馬遷所想到的人姓程。

原來,自古史官均為世襲,周王史官主要有兩家,一家為司馬氏,另一家姓程。

入漢以來,程家人已經(jīng)不再任史官了。

這一代的程氏傳人已經(jīng)六十余歲,自號柏桑子,本著大隱于市的原則,正在長安居住。

柏桑子善養(yǎng)花木,長安豪門富戶但凡遇到園林花木不茂,便會派人請了他去。

他只需稍稍擺弄,不久就會花開葉盛。

別人只當他是個有些才情的老花翁,很少有人知道他竟是三代史官的后人。

這日午后,老頭正和人一起在庭中飲酒賞落葉。

司馬遷下車進門,一看與柏桑子坐在一起的那人,便笑了。原來又是個熟人。

“壺遂兄怎么有這般的閑情?”他笑道。

那人自號壺遂,雖在朝中,卻也是個隱士般的人物。

柏桑子雖然不再修史,但與司馬家向來交好,立刻喚人取了杯盞,做些小菜,三人吃喝暢快,相談甚歡。

“御鋒何人?”司馬遷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

柏桑子一聽御鋒二字,立刻坐直了身體,揮手將下人打發(fā)出去,才道:“噤聲!你從何處聽得這個名字?”

司馬遷見他神色慎重,倒與陵安君的反應(yīng)十分相似,便知柏桑子知曉些情況。

他素來了解柏桑子與壺遂,也不隱瞞,便將玉版與陵安君之事說了。

“原來如此。你若說他,這事便好明白了。”柏桑子長噓了口氣。

“此話怎解?”司馬遷問道。

“夏帝太康曾娶有扈氏女為妻。此女十分貌美,深得帝太康寵愛。想當年夏帝啟建立夏朝之際,曾與有扈氏決戰(zhàn)于甘。帝啟作《甘誓》,滅有扈氏于甘。兩家原是死敵。”

“此女寵冠夏宮,自然遭人嫉恨。她在宮中郁郁寡歡,日夜啼泣。帝太康憐惜她,便問其緣由。女子便說,她膝下無子,日后必為眾妃欺凌。”

“她素知無有之鄉(xiāng),藏天下之靈藥。愿意親自前往,為帝索不死之藥。太康帝聽后,自然大為欣喜,便派人與女子一同前往。其中,便有巧匠御鋒,他奉命為帝太康以玉版記無有之盛景。”

“數(shù)年后,只有御鋒一人返回,帶回玉版十二幅,名為異景。但那女子卻再也沒有蹤影。數(shù)月后,太康失國。”

“那女子去了何處?”壺遂問道。

“除了太康帝,大概是無人知曉了。”

“既然這玉版中藏有不老之術(shù),為何卻又被置之偏殿,最后竟無人知曉?”司馬遷還是不解。

“有人說,異景之像,喻天下非夏之天下。你若把異景示人,便是有了謀逆之心。你且想想,商

湯、周武,甚至當今之劉氏,憑何物以臨天下?天下何以是一家的?異景所示,便是這天下正統(tǒng)的繼承者。我看,你還是聽聽陵安君的勸告,將那異景毀去,可圖一生的平安。”

“天下以德得之,難道還會因為子虛烏有的異景而易主嗎?”司馬遷推崇孔子,聽了柏桑子的話,便有些不悅。

“何為德?今上征伐無度,勞民傷財,何德之有?再者,天下有德之人,豈止一人?我看子長怎么不通道理了。”

他這么一說,司馬遷無言以對。

三人又喝了幾杯,只談些賦歌趣聞,不再提及異景之事。

回到家中,司馬遷有些魂不守舍。

想到陵安君與柏桑子之語,他真是輾轉(zhuǎn)難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陇川县| 尚志市| 湟源县| 平乡县| 离岛区| 柏乡县| 南丹县| 大石桥市| 郁南县| 安福县| 平武县| 同德县| 云林县| 巫山县| 兴山县| 合阳县| 岗巴县| 息烽县| 新郑市| 洪雅县| 黄骅市| 彝良县| 凤阳县| 禄丰县| 浮山县| 获嘉县| 东兰县| 潮州市| 胶南市| 长汀县| 公安县| 宝应县| 巫山县| 绩溪县| 高密市| 鞍山市| 招远市| 盈江县| 朝阳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