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7 金融企業專用科目使用規則

1.7.1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1003)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存放于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中央銀行”)的各種款項,包括業務資金的調撥、辦理同城票據交換和異地跨系統資金匯劃、提取或繳存現金等。企業(銀行)按規定繳存的法定準備金和超額準備金存款,也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存放款項的性質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增加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借記本科目,貸記“吸收存款”“清算資金往來”等科目;減少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銀行)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各種款項金額。

1.7.2 存放同業(10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存放于境內、境外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款項。企業(銀行)存放在中央銀行的款項,在“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存放款項的性質和存放的金融機構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增加在同業的存款,借記本科目,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減少在同業的存款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銀行)存放在同業的各種款項。

1.7.3 結算備付金(102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證券)為證券交易的資金清算與交收而存入指定清算代理機構的款項。企業(證券)向客戶收取的結算手續費、向證券交易所支付的結算手續費,也通過本科目核算。企業(證券)因證券交易與清算代理機構辦理資金清算的款項等,可以單獨設置“證券清算款”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清算代理機構,分別按“自有”“客戶”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結算備付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將款項存入清算代理機構,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從清算代理機構劃回資金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接受客戶委托,買入證券成交總額大于賣出證券成交總額的,應按買賣證券成交價的差額加上代扣代繳的相關稅費和應向客戶收取的傭金等后的金額,借記“代理買賣證券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客戶)、“銀行存款”等科目。按企業應負擔的交易費用,借記“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科目,按應向客戶收取的手續費及傭金,貸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自有)、“銀行存款”等科目。接受客戶委托,賣出證券成交總額大于買入證券成交總額的,應按買賣證券成交價的差額減去代扣代繳的相關稅費和應向客戶收取的傭金等后的余額,借記本科目(客戶)、“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代理買賣證券款”等科目。按企業應負擔的交易費用,借記“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科目,按應向客戶收取的手續費及傭金,貸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自有)、“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在證券交易所進行自營證券交易的,應在取得時根據持有證券的意圖等對其進行分類,比照“交易性金融資產”“債權投資”“其他債權投資”等科目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存在指定清算代理機構的款項。

1.7.4 存出保證金(103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因辦理業務需要存出或繳納的各種保證金款項。

二、本科目可按保證金的類別以及存放單位或交易場所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存出保證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應收分保賬款”等科目;減少或收回保證金時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存出或繳納的各種保證金余額。

1.7.5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11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按照返售協議約定先買入,再按固定價格返售的票據、證券、貸款等金融資產所融出的資金。

二、本科目可按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類別和融資方進行明細核算。

三、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根據返售協議買入金融資產,應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資產負債表日,按照計算確定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收入,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

(三)返售日,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應收利息”科目,按其差額,貸記“利息收入”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買入的尚未到期返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

1.7.6 應收代位追償款(120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按照原保險合同約定承擔賠付保險金責任后確認的代位追償款。

二、本科目可按被追償單位(或個人)進行明細核算。

三、應收代位追償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承擔賠付保險金責任后確認的代位追償款,借記本科目,貸記“賠付支出”科目。

(二)收回應收代位追償款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賠付支出”科目。已計提壞賬準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壞賬準備。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已確認尚未收回的代位追償款。

1.7.7 應收分保賬款(12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從事再保險業務應收取的款項。

二、本科目可按再保險分出人或再保險接受人和再保險合同進行明細核算。

三、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認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分保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攤回分保費用”科目。

(二)在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而沖減原保險合同相應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余額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賠付成本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攤回賠付支出”科目。

(三)在因取得和處置損余物資、確認和收到應收代位追償款等而調整原保險合同賠付成本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攤回賠付支出的調整金額,借記或貸記“攤回賠付支出”科目,貸記或借記本科目。

(四)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收取純益手續費的,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純益手續費,借記本科目,貸記“攤回分保費用”科目。

(五)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攤回分保費用的調整金額,借記“攤回分保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六)對于超額賠款再保險等非比例再保險合同,在能夠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賠付成本時,按攤回的賠付成本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攤回賠付支出”科目。

四、再保險接受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確認再保險合同保費收入時,借記本科目,貸記“保費收入”科目。

(二)收到分保業務賬單時,按賬單標明的金額對分保費收入進行調整,按調整增加額,借記本科目,貸記“保費收入”科目;按調整減少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按照賬單標明的再保險分出人扣存本期分保保證金,借記“存出保證金”科目,貸記本科目。按賬單標明的再保險分出人返還上期扣存分保保證金,借記本科目,貸記“存出保證金”科目。

(三)計算存出分保保證金利息,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

五、再保險分出人、再保險接受人結算分保賬款時,按應付分保賬款金額,借記“應付分保賬款”科目,按應收分保賬款金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從事再保險業務應收取的款項金額。

1.7.8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121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從事再保險業務確認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以及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準備金。

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可以單獨設置“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應收分保未決賠款準備金”“應收分保壽險責任準備金”“應收分保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等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再保險接受人和再保險合同進行明細核算。

三、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認非壽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資產負債表日,調整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調整金額,借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在提取原保險合同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準備金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三)在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而沖減原保險合同相應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余額的當期,按相關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沖減金額,借記“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在對原保險合同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充足性測試補提保險責任準備金時,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增加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五)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而轉銷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的當期,借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而轉銷相關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余額的當期,按相關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從事再保險業務確認的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余額。

1.7.9 應收保戶儲金(1213)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應向投保人收取但尚未收到的以儲金利息作為保費收入的儲金,以及投資型保險業務的投資本金,專用于保險行業。預收投保人儲金和投資本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投保人和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應收保戶儲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應收投保人儲金或投資本金時,借記本科目,貸記“保戶儲金”科目。收到投保人儲金或投資本金時,借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預收投保人儲金或投資本金時,借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轉作保戶儲金或投資本金時,借記本科目,貸記“保戶儲金”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取的儲金或投資本金金額。

1.7.10 貼現資產(130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辦理商業票據的貼現、轉貼現等業務所融出的資金。企業(銀行)買入的即期外幣票據,也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貼現類別和貼現申請人進行明細核算。

三、貼現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辦理貼現時,按貼現票面金額,借記本科目(面值),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吸收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二)資產負債表日,按計算確定的貼現利息收入,借記本科目(利息調整),貸記“利息收入”科目。

(三)貼現票據到期,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吸收存款”等科目,按貼現的票面金額,貸記本科目(面值),按其差額,貸記“利息收入”科目。存在利息調整金額的,也應同時結轉。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辦理的貼現、轉貼現等業務融出的資金金額。

1.7.11 拆出資金(130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拆放給境內、境外其他金融機構的款項。

二、本科目可按拆放的金融機構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拆出的資金,借記本科目,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銀行存款”等科目;收回資金時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按規定拆放給其他金融機構的款項的金額。

1.7.12 貸款(1303)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按規定發放的各種客戶貸款,包括質押貸款、抵押貸款、保證貸款、信用貸款等。企業(銀行)按規定發放的具有貸款性質的銀團貸款、貿易融資、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以及墊款等,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銀團貸款”“貿易融資”“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墊款”等科目。

企業(保險)的保戶質押貸款,可將本科目改為“1303保戶質押貸款”科目。企業(典當)的質押貸款、抵押貸款,可將本科目改為“1303質押貸款”“1305抵押貸款”科目。企業委托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向其他單位貸出的款項,可將本科目改為“1303委托貸款”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貸款類別、客戶,分別按“本金”“利息調整”“已減值”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貸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發放的貸款,應按貸款的合同本金,借記本科目(本金),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有差額的,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貸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貸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合同利率與實際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收回貸款時,應按客戶歸還的金額,借記“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收回的應收利息金額,貸記“應收利息”科目,按歸還的貸款本金,貸記本科目(本金),按其差額,貸記“利息收入”科目。存在利息調整余額的,還應同時結轉。

(二)資產負債表日,確定貸款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信用減值損失”科目,貸記“貸款損失準備”科目。同時,應將本科目(本金、利息調整)余額轉入本科目(已減值),借記本科目(已減值),貸記本科目(本金、利息調整)。

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貸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借記“貸款損失準備”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同時,將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利息金額進行表外登記。

收回減值貸款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相關貸款損失準備余額,借記“貸款損失準備”科目,按相關貸款余額,貸記本科目(已減值),按其差額,貸記“信用減值損失”科目。

對于確實無法收回的貸款,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作為呆賬予以轉銷,借記“貸款損失準備”科目,貸記本科目(已減值)。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轉銷表外應收未收利息,減少表外“應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額。

已確認并轉銷的貸款以后又收回的,按原轉銷的已減值貸款余額,借記本科目(已減值),貸記“貸款損失準備”科目。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原轉銷的已減值貸款余額,貸記本科目(已減值),按其差額,貸記“信用減值損失”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按規定發放尚未收回貸款的攤余成本。

1.7.13 貸款損失準備(1304)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貸款的減值準備。計提貸款損失準備的資產包括貼現資產、拆出資金、客戶貸款、銀團貸款、貿易融資、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和墊款等。

企業(保險)的保戶質押貸款計提的減值準備,也在本科目核算。企業(典當)的質押貸款、抵押貸款計提的減值準備,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業委托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向其他單位貸出的款項計提的減值準備,可將本科目改為“1304委托貸款損失準備”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計提貸款損失準備的資產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貸款損失準備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資產負債表日,貸款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信用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對于確實無法收回的各項貸款,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轉銷各項貸款,借記本科目,貸記“貸款”“貼現資產”“拆出資金”等科目。

(三)已計提貸款損失準備的貸款價值以后又得以恢復的,應在原已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信用減值損失”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貸款損失準備。

1.7.14 代理兌付證券(13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證券、銀行等)接受委托代理兌付到期的證券。

二、本科目可按委托單位和證券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三、代理兌付證券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委托單位尚未撥付兌付資金而由企業墊付的,在收到客戶交來的證券時,應按兌付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向委托單位交回已兌付的證券并收回墊付的資金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收到客戶交來的無記名證券時,應按兌付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向委托單位交回已兌付證券時,借記“代理兌付證券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已兌付但尚未收到委托單位兌付資金的證券金額。

1.7.15 代理業務資產(132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不承擔風險的代理業務形成的資產,包括受托理財業務進行的證券投資和受托貸款等。企業采用收取手續費方式受托代銷的商品,可將本科目改為“1321受托代銷商品”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委托單位、資產管理類別(如定向、集合和專項資產管理業務)、貸款對象,分別按“成本”“已實現未結算損益”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代理業務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收到委托人的資金,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吸收存款”等科目,貸記“代理業務負債”科目。

(二)以代理業務資金購買證券等,借記本科目(成本),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客戶”“吸收存款”等科目。將購買的證券售出,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客戶”“吸收存款”等科目,按賣出證券應結轉的成本,貸記本科目(成本),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已實現未結算損益)。定期或在合同到期時與委托客戶進行結算,按合同約定比例計算代理業務資產收益,結轉已實現未結算損益,借記本科目(已實現未結算損益),貸記“代理業務負債”(委托客戶的收益)、“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本企業的收益)等科目。

(三)發放受托的貸款,應按實際發放的金額,借記本科目(本金),貸記“吸收存款”“銀行存款”等科目。收回受托貸款,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吸收存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本金),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已實現未結算損益)等。

定期或在合同到期時與委托單位結算,按合同規定比例計算受托貸款收益,結算已實現未結算的收益,借記本科目(已實現未結算損益),貸記“代理業務負債”(委托客戶的收益)、“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本企業的收益)等科目。

(四)收到受托代銷的商品,按約定的價格,借記“受托代銷商品”科目,貸記“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售出受托代銷商品后,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受托代銷商品”科目。計算代銷手續費等收入,借記“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結清代銷商品款時,借記“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代理業務資產的價值。

1.7.16 貴金屬(143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持有的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存貨的成本。企業(金融)為上市交易而持有的貴金屬,比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進行處理。

二、本科目可按貴金屬的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貴金屬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買的貴金屬,借記本科目,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

(二)出售的貴金屬,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按其賬面余額,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持有貴金屬存貨的成本。

1.7.17 抵債資產(144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依法取得并準備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置的實物抵債資產的成本。企業(金融)依法取得并準備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置的非實物抵債資產(不含股權投資),也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抵債資產類別及借款人進行明細核算。抵債資產發生減值的,可以單獨設置“抵債資產跌價準備”科目,比照“存貨跌價準備”科目進行處理。

三、抵債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的抵債資產,按抵債資產的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按相關資產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借記“貸款損失準備”“壞賬準備”等科目,按相關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貸款”“應收手續費及傭金”等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按其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如為貸方差額,應貸記“信用減值損失”科目。

(二)抵債資產保管期間取得的收入,借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保管期間發生的直接費用,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

(三)處置抵債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已計提抵債資產跌價準備的,還應同時結轉跌價準備。

(四)取得抵債資產后轉為自用的,應在相關手續辦妥時,按轉換日抵債資產的賬面余額,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已計提抵債資產跌價準備的,還應同時結轉跌價準備。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取得的尚未處置的實物抵債資產的成本。

1.7.18 損余物資(145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按照原保險合同約定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后取得的損余物資成本。

二、本科目可按損余物資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損余物資發生減值的,可以單獨設置“損余物資跌價準備”科目,比照“存貨跌價準備”科目進行處理。

三、損余物資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后取得的損余物資,按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計算確定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賠付支出”科目。

(二)處置損余物資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賠付支出”科目。已計提跌價準備的,還應同時結轉跌價準備。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后取得的損余物資成本。

1.7.19 存出資本保證金(154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按規定比例繳存的資本保證金。

二、企業存出的資本保證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繳存的資本保證金金額。

1.7.20 未擔保余值(16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租賃)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出資產的未擔保余值。

二、本科目可按承租人、租賃資產類別和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未擔保余值發生減值的,可以單獨設置“未擔保余值減值準備”科目。

三、未擔保余值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出租人融資租賃產生的應收租賃款,在租賃期開始日,應按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與初始直接費用之和,借記“長期應收款”科目,按未擔保余值,借記本科目,按融資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最低租賃收款額和未擔保余值的現值之和),貸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二)租賃期限屆滿,承租人行使了優惠購買選擇權的,企業(租賃)按收到承租人支付的購買價款,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長期應收款”科目。存在未擔保余值的,按未擔保余值,借記“租賃收入”科目,貸記本科目。

承租人未行使優惠購買選擇權,企業(租賃)收到承租人交還的租賃資產,存在未擔保余值的,按未擔保余值,借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存在擔保余值的,按擔保余值,借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貸記“長期應收款”科目。

(三)資產負債表日,確定未擔保余值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未擔保余值減值準備”科目。未擔保余值價值以后又得以恢復的,應在原已計提的未擔保余值減值準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未擔保余值減值準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融資租出資產的未擔保余值。

1.7.21 獨立賬戶資產(182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確認的獨立賬戶資產價值。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資產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獨立賬戶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在合同分拆的情況下向獨立賬戶劃入資金時,借記本科目(銀行存款及現金),貸記“獨立賬戶負債”科目。在合同不分拆的情況下向獨立賬戶劃入資金時,借記本科目(銀行存款及現金)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二)獨立賬戶進行投資時,借記本科目(交易性金融資產、債權投資等),貸記本科目(銀行存款及現金)。

(三)對獨立賬戶投資估值時,按估值增值,借記本科目(估值增減值),貸記“獨立賬戶負債”科目;估值減值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對獨立賬戶計提保險費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保費收入”科目;同時,借記“獨立賬戶負債”科目,貸記本科目(銀行存款及現金)。

(五)對獨立賬戶計提賬戶管理費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同時,借記“獨立賬戶負債”科目,貸記本科目(銀行存款及現金)。

(六)向投保人支付獨立賬戶資產時,借記“獨立賬戶負債”科目,貸記本科目(銀行存款及現金)。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確認的獨立賬戶資產的價值。

1.7.22 存入保證金(200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收到客戶存入的各種保證金,如信用證保證金、承兌匯票保證金、保函保證金、擔保保證金等。

二、本科目可按客戶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收到客戶存入的保證金,借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應付分保賬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向客戶歸還保證金做相反的會計分錄。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計算確定的存入保證金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利息支出”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接受存入但尚未返還的保證金。

1.7.23 拆入資金(2003)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從境內、境外金融機構拆入的款項。

二、本科目可按拆入資金的金融機構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歸還拆入資金做相反的會計分錄。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計算確定的拆入資金的利息費用,借記“利息支出”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歸還的拆入資金余額。

1.7.24 向中央銀行借款(2004)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入的款項。

二、本科目可按借款性質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科目,貸記本科目;歸還借款做相反的會計分錄。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計算確定的向中央銀行借款的利息費用,借記“利息支出”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歸還中央銀行借款的余額。

1.7.25 吸收存款(20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吸收的除同業存放款項以外的其他各種存款,包括單位(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等)存款、個人存款、信用卡存款、特種存款、轉貸款資金和財政性存款等。

二、本科目可按存款類別及存款單位,分別按“本金”“利息調整”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吸收存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收到客戶存入的款項,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本金),如存在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二)資產負債表日,應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存入資金的利息費用,借記“利息支出”科目,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貸記“應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費用。

(三)支付的存入資金利息,借記“應付利息”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的存款本金,借記本科目(本金),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庫存現金”等科目,按應轉銷的利息調整金額,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按其差額,借記“利息支出”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吸收的除同業存放款項以外的其他各項存款金額。

1.7.26 同業存放(201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吸收的境內、境外金融機構的存款。

二、本科目可按存放金融機構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增加存款,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減少存款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吸收的同業存放款項金額。

1.7.27 貼現負債(202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辦理商業票據的轉貼現等業務所融入的資金。

二、本科目可按貼現類別和貼現金融機構,分別按“面值”“利息調整”進行明細核算。

三、貼現負債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持貼現票據向其他金融機構轉貼現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貼現票據的票面金額,貸記本科目(面值),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二)資產負債表日,按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借記“利息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三)貼現票據到期,應按貼現票據的票面金額,借記本科目(面值),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利息支出”科目。存在利息調整的,也應同時結轉。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辦理的轉貼現等業務融入的資金。

1.7.28 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21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按照回購協議先賣出,再按固定價格買入的票據、證券、貸款等金融資產所融入的資金。

二、本科目可按賣出回購金融資產的類別和融資方進行明細核算。

三、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根據回購協議賣出票據、證券、貸款等金融資產,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資產負債表日,按照計算確定的賣出回購金融資產的利息費用,借記“利息支出”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三)回購日,按其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應付利息”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利息支出”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到期的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

1.7.29 應付保單紅利(225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按原保險合同約定應付未付投保人的紅利。

二、本科目可按投保人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按原保險合同約定計提應支付的保單紅利,借記“保單紅利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向投保人支付的保單紅利,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應付未付投保人的紅利。

1.7.30 應付分保賬款(226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從事再保險業務應付未付的款項。

二、本科目可按再保險分出人或再保險接受人和再保險合同進行明細核算。

三、再保險分出人應付分保賬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認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分出保費金額,借記“分出保費”科目,貸記本科目。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分出保費的調整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分出保費”科目。對于超額賠款再保險等非比例再保險合同,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分出保費金額,借記“分出保費”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發出分保業務賬單時,按賬單標明的扣存本期分保保證金,借記本科目,貸記“存入保證金”科目。按賬單標明的返還上期扣存分保保證金,借記“存入保證金”科目,貸記本科目。按期計算的存入分保保證金利息,借記“利息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再保險接受人應付分保賬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認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分保費用金額,借記“分保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收到分保業務賬單時,按賬單標明的金額對分保費用進行調整,按調整增加額,借記“分保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按調整減少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分出人支付純益手續費的,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純益手續費金額,借記“分保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收到分保業務賬單的當期,按賬單標明的分保賠付款項金額,借記“賠付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再保險分出人、再保險接受人結算分保賬款時,按應付分保賬款金額,借記本科目,按應收分保賬款金額,貸記“應收分保賬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六、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從事再保險業務應付未付的款項。

1.7.31 代理買賣證券款(23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證券)接受客戶委托,代理客戶買賣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有價證券而收到的款項。

企業(證券)代理客戶認購新股的款項、代理客戶領取的現金股利和債券利息、代理客戶向證券交易所支付的配股款等,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客戶類別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代理買賣證券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收到客戶交來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客戶”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客戶提取存款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接受客戶委托,買入證券成交總額大于賣出證券成交總額的,應按買賣證券成交價的差額加上代扣代繳的相關稅費和應向客戶收取的傭金等后的金額,借記本科目等,貸記“結算備付金——客戶”“銀行存款”等科目。接受客戶委托,賣出證券成交總額大于買入證券成交總額的,應按買賣證券成交價的差額減去代扣代繳的相關稅費和應向客戶收取的傭金等后的余額,借記“結算備付金——客戶”“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等。

(三)代理客戶認購新股,收到客戶交來的認購款項,借記“銀行存款——客戶”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將款項劃付證券交易所,借記“結算備付金——客戶”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客戶”科目。客戶辦理申購手續,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結算備付金——客戶”科目。證券交易所完成中簽認定工作,將未中簽資金退給客戶時,借記“結算備付金——客戶”科目,貸記本科目。企業將未中簽的款項劃回,借記“銀行存款——客戶”科目,貸記“結算備付金——客戶”科目。企業將未中簽的款項退給客戶,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客戶”科目。

(四)代理客戶辦理配股業務,采用當日向證券交易所繳納配股款的,當客戶提出配股要求時,借記本科目,貸記“結算備付金——客戶”科目。采用定期向證券交易所繳納配股款的,在客戶提出配股要求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應付客戶配股款”科目。與證券交易所清算配股款,按配股金額,借記“其他應付款——應付客戶配股款”科目,貸記“結算備付金——客戶”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接受客戶存放的代理買賣證券資金。

1.7.32 代理承銷證券款(231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接受委托,采用承購包銷方式或代銷方式承銷證券所形成的、應付證券發行人的承銷資金。

二、本科目可按委托單位和證券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承銷記名證券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通過證券交易所上網發行的,在證券上網發行日根據承銷合同確認的證券發行總額,按承銷價款,在備查簿中記錄承銷證券的情況。

(二)與證券交易所交割清算,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結算備付金”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承銷期結束,將承銷證券款項交付委托單位并收取承銷手續費,按承銷價款,借記本科目,按應收取的承銷手續費,貸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科目,按實際支付給委托單位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承銷期結束有未售出證券、采用余額承購包銷方式承銷證券的,按合同規定由企業認購,應按承銷價款,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承銷期結束,應將未售出證券退還委托單位。

四、企業承銷無記名證券,比照承銷記名證券的相關規定進行賬務處理。

五、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承銷證券應付未付給委托單位的款項金額。

1.7.33 代理兌付證券款(2313)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證券、銀行等)接受委托代理兌付證券收到的兌付資金。

二、本科目可按委托單位和證券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三、代理兌付證券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兌付記名證券,收到委托單位的兌付資金,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收到客戶交來的證券,按兌付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兌付無記名證券的,還應通過“代理兌付證券”科目核算。

(二)收取代理兌付證券手續費收入,向委托單位單獨收取的,按應收或已收取的手續費,借記“應收手續費及傭金”等科目,貸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科目。手續費與兌付款一并匯入的,在收到款項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結算備付金”等科目,按應兌付的金額,貸記本科目,按事先取得的手續費,貸記“其他應付款——預收代理兌付證券手續費”科目。兌付證券業務完成后確認手續費收入,借記“其他應付款——預收代理兌付證券手續費”科目,貸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收到但尚未兌付的代理兌付證券款項金額。

1.7.34 代理業務負債(2314)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不承擔風險的代理業務收到的款項,包括受托投資資金、受托貸款資金等。企業采用收取手續費方式收到的代銷商品款,可將本科目改為“2314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委托單位、資產管理類別(如定向、集合和專項資產管理業務)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代理業務負債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收到的代理業務款項,借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吸收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定期或在合同到期與委托客戶進行結算,按合同約定比例計算代理業務資產收益,結轉已實現未結算損益,借記“代理業務資產——已實現未結算損益”科目,按屬于委托客戶的收益,貸記本科目,按屬于企業的收益,貸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科目。

按規定劃轉、核銷或退還代理業務資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吸收存款”等科目。

(二)收到受托代銷的商品,按約定的價格,借記“受托代銷商品”科目,貸記“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

售出受托代銷商品后,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受托代銷商品”科目。計算代銷手續費等收入,借記“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結清代銷商品款時,借記“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收到的代理業務資金金額。

1.7.35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260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提取的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再保險接受人提取的再保險合同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保險合同進行明細核算。

三、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確認原保費收入、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借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資產負債表日,按保險精算重新計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與已確認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差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三)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按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金額。

1.7.36 保險責任準備金(260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提取的原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準備金,包括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再保險接受人提取的再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準備金,也在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也可以單獨設置“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等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保險責任準備金類別、保險合同進行明細核算。

三、保險責任準備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確認壽險保費收入,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借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投保人發生非壽險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當期,企業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未決賠款準備金,借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對保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充足性測試,應按補提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借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原保險合同保險人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的當期,應按沖減的相應保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再保險接受人收到分保業務賬單的當期,應按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沖減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三)壽險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應按相關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的保險責任準備金金額。

1.7.37 保戶儲金(26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收到投保人以儲金本金增值作為保費收入的儲金。企業(保險)收到投保人投資型保險業務的投資款,可將本科目改為“保戶投資款”科目。企業(保險)應向投保人支付的儲金或投資款增值,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投保人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收到投保人繳納的儲金,借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向投保人支付儲金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應付未付投保人儲金的金額。

1.7.38 獨立賬戶負債(262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對分拆核算的投資連結產品不屬于風險保障部分確認的獨立賬戶負債。

二、本科目可按負債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獨立賬戶負債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向獨立賬戶劃入資金時,借記“獨立賬戶資產——銀行存款及現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對獨立賬戶投資進行估值,按估值增值,借記“獨立賬戶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估值減值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按照獨立賬戶計提的保險費,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保費收入”科目;同時,借記本科目,貸記“獨立賬戶資產”科目。對獨立賬戶計提賬戶管理費,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科目;同時,借記本科目,貸記“獨立賬戶資產”科目。

(四)支付獨立賬戶資產,借記本科目,貸記“獨立賬戶資產”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確認的獨立賬戶負債金額。

1.7.39 清算資金往來(300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間業務往來的資金清算款項。

二、本科目可按資金往來單位,分別按“同城票據清算”“信用卡清算”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同城票據清算業務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提出借方憑證,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發生退票的,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已過退票時間未發生退票的,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貸記“吸收存款”等科目。

提出貸方憑證,借記“吸收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發生退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提入借方憑證,提入憑證正確無誤的,借記“吸收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因誤提他行憑證等不能入賬的,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再提出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提入貸方憑證,提入憑證正確無誤的,借記本科目,貸記“吸收存款”等科目。因誤提他行票據等原因不能入賬的,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退票或再提出時,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將提出憑證和提入憑證計算軋差后為應收差額的,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應付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發生的其他清算業務,按收到的清算資金,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劃付清算資金時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應收的清算資金金額;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應付的清算資金金額。

1.7.40 貨幣兌換(300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采用分賬制核算外幣交易所產生的不同幣種之間的兌換。

二、本科目按幣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貨幣兌換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發生的外幣交易僅涉及貨幣性項目的,應按相同幣種金額,借記或貸記有關貨幣性項目科目,貸記或借記本科目。

(二)發生的外幣交易同時涉及貨幣性項目和非貨幣性項目的,按相同外幣金額記入貨幣性項目科目和本科目(外幣);同時,按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的金額記入非貨幣性項目和本科目(記賬本位幣)。結算貨幣性項目產生的匯兌差額記入“匯兌損益”科目。

(三)期末,應將所有以外幣表示的本科目余額按期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折算后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本科目(記賬本位幣)余額進行比較,為貸方差額的,借記本科目(記賬本位幣),貸記“匯兌損益”科目;為借方差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本科目期末應無余額。

1.7.41 一般風險準備(410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一般風險準備。一般風險準備是指從事證券業務的金融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用于彌補虧損的風險準備。一般風險準備一般按凈利潤的10%計提,并且只能用于彌補虧損。

二、企業提取的一般風險準備,借記“利潤分配——提取一般風險準備”科目,貸記本科目。用一般風險準備彌補虧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一般風險準備補虧”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按規定提取的一般風險準備余額。

1.7.42 利息收入(60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確認的利息收入,包括發放的各類貸款(銀團貸款、貿易融資、貼現和轉貼現融出資金、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墊款等)、與其他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同業等)之間發生資金往來業務、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實現的利息收入等。

二、本科目可按業務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等科目,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貸款——利息調整”等科目。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43 手續費及傭金收入(602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確認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包括辦理結算業務、咨詢業務、擔保業務、代保管等代理業務,以及辦理受托貸款及投資業務等取得的手續費及傭金,如結算手續費收入、傭金收入、業務代辦手續費收入、基金托管收入、咨詢服務收入、擔保收入、受托貸款手續費收入、代保管收入,代理買賣證券、代理承銷證券、代理兌付證券、代理保管證券、代理保險業務等代理業務,以及其他相關服務實現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等。

二、本科目可按手續費及傭金收入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確認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按應收的金額,借記“應收手續費及傭金”“代理承銷證券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收到手續費及傭金,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銀行存款”“結算備付金”“吸收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手續費及傭金”等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44 保費收入(603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確認的保費收入。

二、本科目可按保險合同和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保費收入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確認的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借記“應收保費”“預收保費”“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按原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退還投保人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確認的再保險合同分保費收入,借記“應收分保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收到分保業務賬單,按賬單標明的金額對分保費收入進行調整,按調整增加額,借記“應收分保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按調整減少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45 租賃收入(604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租賃)確認的租賃收入。

二、本科目可按租賃資產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確認的租賃收入,借記“未實現融資收益”“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取得或有租金,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46 匯兌損益(606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發生的外幣交易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益。

二、采用統賬制核算的,各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期(月)末余額,應當按照期(月)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按照期(月)末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賬面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的差額,如為匯兌收益,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匯兌損失,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采用分賬制核算的,期(月)末將所有以外幣表示的“貨幣兌換”科目余額按期(月)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折算后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余額進行比較,為貸方差額的,借記“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貸記“匯兌損益”科目;為借方差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47 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620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從事再保險業務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包括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企業(再保險分出人)也可以單獨設置“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攤回壽險責任準備金”“攤回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等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保險責任準備金類別和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提取原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當期,應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借記“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對原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充足性測試補提保險責任準備金的,應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增加額,借記“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在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而沖減原保險合同相應保險責任準備金余額的當期,應按相關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沖減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科目。

(三)在壽險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而轉銷相關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余額的當期,應按相關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48 攤回賠付支出(620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賠付成本。

企業(再保險分出人)也可以單獨設置“攤回賠款支出”“攤回年金給付”“攤回滿期給付”“攤回死傷醫療給付”等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攤回賠付支出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而確認原保險合同賠付成本的當期,應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賠付成本金額,借記“應收分保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在因取得和處置損余物資、確認和收到應收代位追償款等而調整原保險合同賠付成本的當期,應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攤回賠付成本的調整金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貸記或借記“應收分保賬款”科目。

(三)對于超額賠款再保險等非比例再保險合同,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賠付成本的,應按攤回的賠付成本金額,借記“應收分保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49 攤回分保費用(6203)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分保費用。

二、本科目可按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攤回分保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認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應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分保費用,借記“應收分保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收取的純益手續費的,應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純益手續費,借記“應收分保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當期,應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攤回分保費用的調整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分保賬款”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50 利息支出(64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發生的利息支出,包括吸收的各種存款(單位存款、個人存款、信用卡存款、特種存款、轉貸款資金等)、與其他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同業等)之間發生資金往來業務、賣出回購金融資產等產生的利息支出。

二、本科目可按利息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金額,借記本科目,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貸記“應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吸收存款——利息調整”等科目。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費用。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51 手續費及傭金支出(642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相關的各項手續費、傭金等支出。

二、本科目可按支出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相關的手續費、傭金等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存放同業”“庫存現金”“應付手續費及傭金”等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52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650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提取的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再保險合同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二、本科目可按保險合同和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認原保費收入、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借記本科目,貸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二)資產負債表日,應按保險精算重新計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與已確認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差額,借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應按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在確認非壽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金額,借記“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資產負債表日,調整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的,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調整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53 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650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提取的原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準備金,包括提取的未決賠款準備金、提取的壽險責任準備金、提取的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再保險接受人提取的再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準備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業(保險)也可以單獨設置“提取未決賠款準備金”“提取壽險責任準備金”“提取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等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保險責任準備金類別、險種和保險合同進行明細核算。

三、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確認壽險保費收入,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借記本科目,貸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投保人發生非壽險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當期,企業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未決賠款準備金,借記本科目,貸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對保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充足性測試,應按補提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借記本科目,貸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二)原保險合同保險人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的當期,應按沖減的相應保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再保險接受人收到分保業務賬單的當期,應按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沖減金額,借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壽險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應按相關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54 賠付支出(651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支付的原保險合同賠付款項和再保險合同賠付款項。企業(保險)可以單獨設置“賠款支出”“滿期給付”“年金給付”“死傷醫療給付”“分保賠付支出”等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保險合同和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賠付支出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的當期,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二)承擔賠付保險金責任后應當確認的代位追償款,借記“應收代位追償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收到應收代位追償款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按應收代位追償款的賬面余額,貸記“應收代位追償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已計提壞賬準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壞賬準備。

(三)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后取得的損余物資,應按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計算確定的金額,借記“損余物資”科目,貸記本科目。處置損余物資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按損余物資的賬面余額,貸記“損余物資”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已計提跌價準備的,還應同時結轉跌價準備。

(四)再保險接受人收到分保業務賬單的當期,應按賬單標明的分保賠付款項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分保賬款”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55 保單紅利支出(652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按原保險合同約定支付給投保人的紅利。

二、本科目可按保單紅利來源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按原保險合同約定計提應支付的保單紅利,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保單紅利”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56 退保金(653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壽險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時按照約定應當退還投保人的保單現金價值。企業(保險)壽險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時應當退還投保人的不屬于保單現金價值的款項,以及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時應當退還投保人的款項,在“保費收入”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壽險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應按原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退還投保人的保單現金價值,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57 分出保費(6541)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向再保險接受人分出的保費。

二、本科目可按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分出保費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認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應按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分出保費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分保賬款”科目。

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當期,應按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分出保費的調整金額,借記“應付分保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對于超額賠款再保險等非比例再保險合同,應按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分出保費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分保賬款”科目。調整分出保費時,借記或貸記本科目,貸記或借記“應付分保賬款”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1.7.58 分保費用(6542)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再保險接受人)向再保險分出人支付的分保費用。

二、本科目可按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分保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認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應按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分保費用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分保賬款”科目。

收到分保業務賬單,按賬單標明的金額對分保費用進行調整,借記或貸記本科目,貸記或借記“應付分保賬款”科目。

(二)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分出人支付的純益手續費的,應按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純益手續費,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分保賬款”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封丘县| 河东区| 山丹县| 凌云县| 叙永县| 广昌县| 垫江县| 福鼎市| 长宁县| 靖宇县| 板桥市| 太湖县| 榆林市| 龙南县| 错那县| 门头沟区| 寻乌县| 开封县| 布拖县| 开原市| 临汾市| 成武县| 班戈县| 齐河县| 汝城县| 轮台县| 久治县| 双鸭山市| 衡东县| 三门峡市| 楚雄市| 宝兴县| 桂平市| 罗江县| 兴国县| 五家渠市| 饶平县| 遂平县| 鲁山县| 会宁县|